第八课财政与税收【教材分析】本课在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国家参与的社会产品分配过程,即我国的财税体制。
教材先从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支出等材料入手,让学生感悟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然后深入探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以及财政收支关系,感悟财政政策的不同和变化。
税收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所以教材又进一步探讨税收的有关知识,如税收的性质、基本特征、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税收的作用以及依法纳税的有关内容。
【设计意图】根据高三一轮复习的整体要求:全面、系统、扎实、灵活,实施高三一轮复习高效课堂模式,即考点展示,考向解析;考点梳理,讲练结合;系统整合,巩固提升的课堂模式。
该课堂模式要求发挥学生在复习中的主体地位,做到讲学结合,讲练结合,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教学目标】1、高考考点:(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及构成;财政收支平衡(2)财政的作用: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财政与基础设施建设;财政与宏观调控(3) 税收及种类:税收的性质;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4) 依法纳税:纳税人;负税人;依法纳税2、考向定位:(1)财政的作用是高频考点,可围绕民生、经济平稳运行、资源配置等以主观题或选择题形式考察该考点。
(2)结合国家的财税体制改革考察财政和税收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难点】1、财政的作用2、财政收入和支出3、税收及其种类【教学方法】讲学结合、讲练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环节一:考点展示考向解析】(略,见教学目标)【环节二:考点梳理讲练结合】考点一、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自主复习】1.财政含义国家的______和______就是财政。
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2.财政收入(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2)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其他收入。
(3)财政与税收的关系:______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
(4)影响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3.财政支出(1)含义:财政支出就是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2)分类:按照具体的用途,分为________________,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________________,债务支出。
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1、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否越多越好?(1)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因此国家财政作用重大,我们应该大力增加财政收入。
(2)但是并不能由此认为“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因为,在国民收入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财政收入是有一定限度的。
财政收入过多,会影响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影响企业扩大再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财政收入过少,会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建设,影响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整体水平的提高。
因此,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要和企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持一致。
(3)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思维拓展】拉弗曲线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
【考点演练1】(2014年重庆卷4).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逐年提高(如右图所示),这将进一步增强国家财政实力。
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提高:①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控制力②有利于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③是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举措④目的是促进非公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考点演练2】(2014上海卷)财政部决定从2014年起,对中央企业税后利润收取比例提高5%,增收部分用于保障民生。
这部分税后利润及其用途是A. 国有资产收入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B. 国有资产收入和国民收入再次分配C. 集体资产收入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D. 集体资产收入和国民收入再次分配【考点演练3】(2014新课标卷I )要加大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关键是要增加财政收入。
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A.大幅度提高税率B.大力发展实体经济C.提高职工工资水平D.扩大资本市场规模[核心突破]2、财政收支关系(1)财政收支平衡意味着财政收支相等吗?财政收支平衡并不意味着收支相等。
实际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收支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
当年的收大于支略有盈余,或支大于收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
(2)出现财政赤字是否意味着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时,通过扩大赤字规模,可以刺激总需求,达到总供求的平衡;在通胀压力增大时,通过减少赤字规模,减少总需求,从而达到总供求的平衡。
所以,赤字是国家宏观调控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将赤字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会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
[思维拓展]作为一种扩张性的宏观调控操作,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包括增加赤字、减少税收和扩大支出三个方面。
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2年,全国赤字规模分别是1800亿元、9500亿元、1万亿元、8500亿元和8000亿元,2013年为1.2万亿元,增幅达50%。
2013财年度增加赤字后,赤字率在2%左右,总体上处于安全水平。
(3)经济运行状况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应用经济运行状况对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扩大赤字规模,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扩张性财政政策、积极的货币政策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缩减赤字规模,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紧缩性财政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考点演练4】(2013年广东卷)在开放型经济中,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
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考点演练5】2014 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下列措施中属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是A.住建部通知叫停小产权B.央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C.天津市实施汽车限牌措施D.我国扩大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考点二、财政的作用【自主复习】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1)国家财政是促进______________、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__________的作用。
[核心突破](1)教材变化:增加“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2)民生类的材料,主要应该体现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类的材料,主要体现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或减少税收、扩大发行国债、经济平稳运行等一类的材料,主要体现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3)材料与作用并不完全一一对应,有时同一段材料可以体现多个作用。
【考点演练6】(2014安徽卷38)近年来,学科网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书香中国万里行”,“书法进课堂”等文化活动,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材料三财政助力文化为了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活动顺利开展,文化部、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实施文化消费补贴制度;培育文化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继续扩大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
结合材料三,分析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8分)考点三、税收及其种类【自主复习】1.税收的本质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__________,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具有____________、无偿性、____________的特征,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3.税收的种类(1)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
(2)增值税和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作用是可以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_________________实现______________的有效手段。
【核心突破】1、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及关系注意:税收的强制性,并不意味着纳税人不享有对纳税机关监督的权利;税收具有无偿性,并不意味着国家对纳税人不提供相应服务;税收的固定性,并不意味着征税对象、税率不发变化。
【考点演练7】下列对税收三个基本特征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②强制性和无偿性决定其固定性③固定性不是绝对不变④固定性决定其无偿性A.① 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税种征税对象税率作用增值税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比例税率避免对一个经营额进行重复征税;防止前一个生产环节企业的偷税行为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比例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思维拓展]我国的财税体制改革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营改增)是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一项重大的税制改革。
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改革。
按照规划,最快有望在十二五(2011年-2015年)期间完成“营改增”。
涉及行业包括(一)交通运输业:包括陆路、水路、航空、管道营业税改增值税运输服务(二)部分现代服务业(主要是部分生产性服务业)1、研发和技术服务2、信息技术服务3、文化创意服务(设计服务、广告服务、会议展览服务等)4、物流辅助服务5、有形动产租赁服务6、鉴证咨询服务【考点演练8】(2013四川卷)S市是我国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试点城市。
截止2012低,该市共有15.9万户企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其中九成企业税负减轻。
2013年1月,国务院决定选择交通运输业和6个现代服务业在全国推广“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