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一算,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已15年有余了。
在这15年里,我总共当了10年的班主任。
回顾这10半的班主任工作,我有一个最为深切的体会,那就是要做一名好班主任,不容易;要做好高中的班主任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我不是一名好班主任,自己深感愧疚,所以从班主任工作的这个角度也就谈不上有多少工作经验。
但我对我所带的班级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成效似乎并不明显,用学校领导的话来说,那就是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对此,我也非常苦恼。
所以,借着学期末工作总结的契机,我对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总结分析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也认识到了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所应具备的素质。
一、自身的不足之处1、把握不好宽与严的尺度我总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应该是和颜悦色的,不应该总是一副冷面孔。
所以,在具体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力争展现出自己的亲和力,但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样的感受——当我对学生和蔼可亲的时候,他们就容易得意忘形,所以不禁感叹:“对学生不能太好!”于是会马上换上一副严厉的面孔。
当我对学生声色俱厉,不苟言笑时候,我心里又常常不忍,觉得能宽容些才好。
正是这种有意无意的恩威并施,让我在宽恕与责罚之间摇摆不定。
如何才能宽严相济,这是我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2.缺管持之以恒的精神我觉得班主任工作应该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工作,需要我们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在这方面,自己做得不好。
比如,班级实施某种班规,在事前我可能把方方面面考虑得都很细致,但实行起来,自己往往虎头蛇尾。
比如这学期刚开学的时候,我要求值日生每天早晨7点必须到校,实行签到制度,刚开始几天,我坚持每天7点到校,检查值日生的到校情况,所以那一阶段,班级同学在这方面做得不错,但时间一长,自己逐渐懈怠了,有一部分学生也就跟着放松下来了。
再比如,班级惩罚措施的实行,也是虎头蛇尾,有时学生犯点小错误,自己也没有很重视,处罚往往不到位。
3.不能全面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把过多的精力用在了处于班级两头的学生身上,而忽视了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对这些学生的教育不到校,所以班级中这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不够积极努力,这可能与我的工作方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4.吝于对学生进行表扬可能是对于高中的学生的整体素质缺乏自信,所以自己平时眼中总是看到他们的缺点,对于他们的优点经常视而不见,只见批评不见鼓励,所以学生很容易丧失信心。
5.没有做到“嘴勤”人们常说:要做好班主任,就要做到“腿勤、眼勤、嘴勤”。
在前两方面,自认做得还算可以,唯独在“嘴勤”这方面,自己做得实在不够。
其实,反过来想一想,在这“三勤”之中,“嘴勤”恰恰是最重要的。
班级同学的情况,自己看到了,了解到了,但如果不说出来,就等于没有看到、不了解。
道理自己很明白,但往往是话到嘴边而没有说出来,我想这可能跟自己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6.工作缺少方法在班主任工作中,还没有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在工作中往往缺乏计划性,想到哪,做到哪。
自己对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理论也知之甚少,学习不够深入。
以上几方面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主要的不足之处。
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取在今年后的班主任工作中能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工作,我也更深入地认识到了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所应具备的素质。
二、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1.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好的班主任应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爱心就是要求班主任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爱护、尊重、理解。
记得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老师的阳光就是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有了爱心面对学生才会多赞扬、多激励。
自己在以往的工作中,总是过多地关注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很难在心里真正地爱他们。
我想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做到:无私的爱、平等的爱、而不是偏爱。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有的家长对子女比较娇惯,使其养成一些不良习惯,班主任应在爱护学生的前提下,分清不同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爱在当爱处。
总之,爱是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只有真诚地去关心、爱护、帮助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依赖,才能为班主任工作赢得主动性。
2.要有渊博的学识。
人们常说:学高为师。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我想首先应该具备极强的专业素养,用自己广博的学问感染学生,因为学生一般都比较崇拜学识渊博的老师。
反过来说,任何一个学生也不会相信一个不学无术的老师,甚至会轻视鄙视他们。
师生之间一旦形成了这种对立的关系并巩固下来,班主任的工作将会难以开展。
我本人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就应该也是一位好老师,有渊博的知识,在教学和管理上有一套,在教学研究也应有所成就。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学生对老师心悦诚服,以老师为荣。
3.言传身教,以德服人。
常言道:身正为范。
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可以以德服人的人,班主任应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注重言传身教,注意自身形象。
所谓的言传身教就是班主任用自己的语言去教育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去感化和教育学生。
言传与身教是教育方法的辩证统一。
通过实践使我认识到言教与身教的紧密结合,是搞好学生教育工作的一把金钥匙。
比如刮风时,随手关窗;顺手捡起地上的一块废纸扔进垃圾筒中;随手整理一下扫除工具等诸如此类,尽管极其微小,但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学生效仿,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好的效果。
身教是无声的命令,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4.善于进行角色的转换。
在课堂上,是老师。
在课外,是朋友,是导师,是父亲,母亲等。
只有善于在不同的角色中转换,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以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5.注重学生的人格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应该是每一位老师的首要任务。
健全的人格对于学生未来能否健康地走向社会,起着决定性作用。
人格教育应常抓不懈,并渗透于日常学习生活中。
比如文明礼貌教育、感恩教育等。
6.相信学生,依靠学生。
班主任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向善的可能,都有相差不大的智商,应该平等的对待他们,而不应厚此薄彼。
班级管理应该下放到学生中去,老师只需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指导即可。
学生的事由学生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他们的能力。
一个好的班主任能在他不在学校时,班级同样能运转自如。
7.重视沟通。
优秀的班主任应能运用各种各样的沟通方式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情况,解决生活上的实际问题。
如谈心,学生干部汇报,电话家访,网上聊天等。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就不可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所以要勤于与学生交谈,说服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从晓理、动情到导行的过程,道理的阐发,感情的表达,行为的引导,往往要借助于口头语言来实现。
8.要有严明的纪律一个好的班级必须有严明的纪律,正所谓严师出高徒。
只有严明的纪律,才能培养严谨的学风,只有严明的纪律,才能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人生观。
因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在思想品质、接受教育情况等各方面必将存在差别,有优等生,就有差生,要把这些形形色色的不同学生培养成高质量的人才,没有一个合理的制度约束和矫正是不可能的。
如班里的考勤制度可督促学生正常的学习时间,奖惩制度培养学生弃恶扬善的品质等。
有了制度,才算有法可依,在此基础上还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在各种制度的正确疏导下,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9.搞好班级活动,协调各科任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就需要经常开展有意义的班级活动,并积极参加学校活动。
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长见识,也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责任感和荣誉感。
管好班级,还要积极与科任教师联系,经常了解他们的教学特点,督促学生做好配合工作,尊重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对班级工作的意见;了解学生的上课纪律、作业完成情况等;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团结协作,共同管理班级。
这几方面是我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应该进一步去完善的地方,是我未来努力的方向。
总之,班主任要在各项工作中,善于采取各种教育措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使班集体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发挥,充分优化“教”和“学”的和谐关系。
这几年来,我深深觉得班主任工作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要想成为每一个学生都喜爱的老师,要想得到每一个学生的信任,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
最后,我想用屈原的一句名言来结束我的总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我参加工作的时间不算长,经验不够丰富,只谈谈自己的一点工作心得。
有不当、欠缺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师不吝指正。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在校领导眼中,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管理的执行者;在学生眼中,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在家长眼中,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教导者,是孩子的第二家长。
可见班主任所处的特殊位置,那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呢?我在工作中得到以下点滴认识和体会。
一、与学生做朋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世间有两种爱最博大无私而令人尊敬:一者是父母对子女的爱,一者是老师对学生的爱。
”学生都喜欢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教师。
作为班主任要经常主动地接近学生,与学生谈心交流,真心实意地热爱学生、尊重和理解学生。
在上课时,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全神惯注地聆听,老师为人师表,“诲人不卷”,学生遵守纪律,“学而不厌”,师生共同探讨,教学相长,共同进步;下课时,老师平等地与学生忘乎所以地一起游戏,一起追逐,一起欢笑,让孩子可以尽情地释放天真。
学生感觉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对话是平等坦诚的,也愿意主动地亲近老师,向老师打开心扉,在矛盾和困难中,主动向老师寻求帮助。
这种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为班主任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基础。
二、真诚地关爱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做班主任的重要责任和核心任务。
这就包括关爱学优生、学困生和住宿生。
看到他们的成长是多么愉快的一件事啊!1、没有真正的“后进生”,相信你能行一个班级中有时会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学习成绩糟糕,不求上进,还经常给老师惹麻烦,每当想起他们老师都感到头痛,甚至对他们失去希望。
他们就是所谓的“后进生”,他们真的是无药可治,没有希望了吗?我不这样认为,我们要把这样的学生当前的处境看成他们成长中的冬天,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对他们放弃希望,枯木尚有逢春时,何况成长中的孩子!对此我们经常说:“相信你一定能行”,这就要:1尊重后进生的人格,让他们抬起头走路。
爱迪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待后进生,我们要常带微笑,切勿动辄训斥,要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愉快地在学习上“望尽天涯路”。
2在班干部的任用上大胆启用后进生,用其所长。
后进生多为头脑灵活的“机灵鬼”,只因迈错了一步,机灵劲没用到正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