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能否继续增长研究思路:1、了解Google公司的使命,目标,商业模式。
2、对Google公司进行整体环境分析(SWOT)。
3、详细分析Google现有的业务特点,并用五力模型分析各类业务的行业形势,判断出这些业务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总结出Google这些业务能否继续增长。
4、提出我们的建议。
一、背景1、Google公司mission:确解用户之意,切返用户之需2、Google 公司目标:将信息时代,由桌面推向互联网。
从我们的分析看,google就是想成为互联网行业的老大。
3、Google公司的商业模式:Google有五十多种产品,我们将其产品主要分为四大类。
搜索类产品是google的主要产品,也是搜索行业的领头羊,包括网页搜索,视频搜索,地图搜索等;网络应用产品主要是诸如Google talk,gmail,google chrome等应用类的产品,目前市场份额还较小,不过这是goole产品走向多元化,覆盖整个网络的标志;手机系统产品是Google新退出的手机系统,目前还在起步阶段。
盈利产品google adwords是目前google 绝大部分利润的来源。
这是关键字搜索广告,在Google搜索页面的右端有一排“赞助商链接”,Google将根据用户点击广告商链接的点击率来付钱,每点击一次收一次钱。
各广告的排名也是根据点击量确定的。
Google的绝大部分不盈利产品与盈利产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正是这些不盈利产品占据了巨大的市场份额,使得Google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使用Google 搜索引擎的人增多,那么广告商就更愿意使用google adwords,同时通过Google adwords搜索广告的人也增多,最终使得Google盈利增多。
而Google的利润也将直接关系到其技术方面的投入等,影响到其他业务的发展。
二、Google公司的环境分析(SWOT)S:1.企业文化、目标和管理模式,帮助谷歌吸引顾客和高素质人才。
2.技术。
谷歌在搜索算法与硬件创新运作方面具有优势。
Google的每一个搜索结果都是“纯技术选择”,是计算机程序按照点击率规则自动排列出来的。
确保搜索技术上的优势,它有70亿美元的现金用于投资新技术。
3.品牌形象,顾客忠诚度。
Google杰出的形象--代表创新、互联网、诚信。
不进行推销、不追求快速致富的形象深入人心,也使得Google顾客的品牌忠诚度大大提高。
4.公司规模大、服务种类多。
公司旗下业务种类繁多,包括谷歌搜索引擎、manager, blogger, youtube, gmail以及新生的手机业务等。
产品的多元化使google能更好利用自身优势吸引资源,扩大影响力。
5.合作伙伴多。
通过以上优势,谷歌还能吸引到更多合作伙伴,如诺基亚、中国移动等。
W:1.Google的网络显示广告没有什么建树。
如何建立起与自己用户的良好关系,并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的广告客户,Google在这方面显然并不占据着优势.2.盈利模式过于单一。
虽然公司业务种类繁多,但是真正能带来盈利的也就局限在adwords和搜索引擎等极少数产品上。
3.公司涉足领域过于狭窄。
相比竞争对手,虽然它也尝试进入新的领域,但不论是开发工具、操作系统、产品工具等等而言,无一是Google的强项。
4.在新兴市场海外市场的本土化程度不高。
例如Google完全照搬美国的做法也让我们丝毫感觉不到Google有什么“中国体验”。
再如, Google 收购了一家Blog网,但其并没有在IM与Blog的融合上有太多建树,而家网站似乎也不Google,它只是被捆进来的,并没有给Google用户的忠诚度与粘稠度带来实质性的提升。
5.自身规模挤走客户。
由于谷歌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其客户雅虎造成了相当的竞争威胁,于是雅虎宁愿斥巨资也要结束与谷歌的合作,对谷歌本身而言也是一种损失。
O:1、图书电子化提供与出版商等的合作机会。
随着电子图书的普及,谷歌想在这一领域分一杯羹,必然要加强同出版商以及电子书终端公司的合作。
2、海外互联网市场,尤其是中国互联网市场的迅速发展,为谷歌扩大客户群、吸引新资源提供了极大的平台。
3、雅虎和微软合作让出市场份额。
前两者的合作使雅虎战略性放弃了搜索引擎业务,新生的微软搜索引擎还不能及时占有市场,这样就腾出了相当的市场空间,对谷歌来说确实是一个好机遇。
4、各行业竞争激烈,激励众公司与其合作。
5、网络营销规模扩大,利润来源宽泛。
T:1、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的广泛影响使得各公司普遍无力或不愿在广告上投入更多资金,对于adwords而言无疑是不小的打击。
2、搜索市场发展放缓。
目前Google的收入几乎全部来自搜索业务,然而这一市场增长已经开始放缓。
据咨询机构Forrester的数据,在日趋成熟的美国搜索市场,其增长率将从45%下滑到今年的30%。
3、微软等竞争者新产品。
微软进军互联网搜索广告领域对于谷歌的固有业务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4、企业并购,竞争者实力增强。
典型例子就是微软和雅虎的合作并购案,微软在得到雅虎的核心技术后成为Google强劲的竞争对手。
5、知识产权的保护。
这一点着重体现在谷歌图书馆上,图书版权纠纷问题一直是限制谷歌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原因。
谷歌需要分别于图书馆、出版社、图书作者等各方解释谈判来达成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战略:Google的战略与SWOT分析的结论的匹配度还是较高的。
坚持自己的信仰就是坚持了自己的企业使命和目标,可以进一步吸引顾客,并且保留住原有顾客。
加大对技术的投资,可以使公司竞争力增强,同时,有利于公司的创新。
将信息时代从桌面推向互联网则是与微软的高调竞争,微软的强项在于软件等技术,而Google的强项在互联网,把信息时代从桌面推向互联网相当于直接与微软展开竞争,也表明Google引领时代发展的决心。
针对自己盈利模式过于单一的弊病,Google开始关注其他非广告业务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而寻求与其他公司的合作是Google扬长避短的措施,有利于产生借助合作伙伴的“长”来规避自己的“短”。
同样地,业务的多元化也表明Google以认识到了自身业务过于单一的弊病,开始着手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
三、各类现有业务分析:1.搜索类产品1)搜索行业分析(五力模型,供应商忽略)搜索行业是随IT发展起来的比较成熟的一个行业。
在搜索行业,搜索引擎不仅仅单靠技术,更需要专业知识和经营规模的支撑才能更好的发展。
独一无二的数据库资源体系不仅仅是凝聚客户注意力的动因,同时也是市场制胜的关键因素。
因此,google、yahoo、百度等行业巨头,都在不断开发新一代的搜索引擎,希望在日趋成熟饱和的搜索行业立于不败之地。
行业竞争者分析:在搜索行业,能和google竞争的主要有雅虎、微软、以及各国的本地搜索,我们将以中国百度为例进行分析。
雅虎:虽然雅虎已就搜索业务和微软进行合作,但雅虎一直以来作为搜索行业的大佬地位一时也难以撼动。
与google相比,雅虎在“生活咨询”的搜索上做得较为出色。
以下是以美国市场为例的各大搜索引擎的市场份额以及在中国的各大搜索引擎的市场份额,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搜索引擎的实力。
替代品分析:搜索行业主要向顾客提供信息,因此,如果顾客能从其他途径得到所需信息的话就会产生替代效应。
我们总结了搜索行业的替代品主要有以下产品:潜在进入者分析:搜索行业中,潜在的进入者主要是一些新兴的搜索引擎,当前来说,微软的bing可以看作是一个潜在的进入者。
Bing借用了雅虎的核心技术,对google展开了竞争。
但是,bing能否将雅虎搜索原来的用户全部接受也是一个未知数,这就为google提供了机会。
买方的议价能力分析搜索行业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行业,行业竞争比较激烈,顾客面对众多的搜索引擎可以任意作出选择,因此,买方的议价能力较强。
同时,除去单个的个体顾客,很多企业在建立网站后关心网站的推广,而选择搜索引擎已成为企业推广网站的重要方式。
因此,谁赢得企业,谁就有可能在搜索引擎竞争中获取成功。
而企业为了自身的利润,也会提高自己的议价能力。
综上,在搜索行业,买方的议价能力较强。
2)Google的搜索引擎特点分析,竞争地位分析Google作为全球最大的多语言搜索引擎在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网页收录习惯,也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标准。
1.Google提供信息服务而不控制用户,只为只向最终用户传递“相关信息”,不会像其他网络媒体那样把广告硬塞到用户面前。
2.Google在搜索算法与硬件创新运作方面具有优势。
3.敏感度较高,反应较快。
Google对新建的网站具有较高的查知性,收录速度相对较快。
,4.并重相关性和重要性。
5.变化较快、机动性较高6.较重视链接的文字描述从Google以上的特点可以看出,Google 秉持着开发“完美的搜索引擎”的信念,在业界独树一帜 ,业内老大的地位难以撼动。
正因此如此,Google才能在长期以来占据着全球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
当前,雅虎的不景气给Google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但同时百度等其他搜索引擎的慢慢崛起也使Google的压力不断增大,而和微软的竞争无疑将使Google在搜索行业和浏览器等新涉足行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我们认为,Google在搜索行业的领先地位在短时间内不会被撼动,由于雅虎将自己的搜索业务卖给微软,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让出市场份额,同时,中国等新兴市场不断壮大,因此,Google在搜索行业应该会继续增长。
2.盈利产品Google Adwords1)搜索广告行业分析搜索广告是网络广告的一种。
这类广告并不是直接刊登在网页上,而是客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输入关键字到搜索引擎,之后通过关键字搜索出的广告商链接。
客户点击这些链接即可进入广告商的网站。
每有一次点击,广告商就要向提供搜索广告的网站付一次费。
近年来,Google凭借此种盈利产品获得了巨额盈利,但是最近几年利润的增长开始有所下降。
替代品分析:搜索广告的替代品主要有:平面广告,电视广告,网络内容广告等。
与这些替代品相比,搜索广告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庞大的互联网资源:互联网上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潜在客户目标群针对性强:搜索广告主要是用户通过关键字主动来搜索相应的广告,因此搜索到这些广告的都是对这类产品感兴趣的用户,更加有可能去购买产品。
经济效益:其他的广告形式,广告商需要一次性付款,价格很贵,而看到广告的客户也不一定会去购买。
而搜索广告是“点击付费”,点击进去的客户必定是对此类产品有兴趣的,因此广告商的钱可谓是花在了对的人身上。
花了钱得不到经济效益的可能性比其他广告形式要低。
其他的优势还有:高度的可说明性,交互性,直接性,客户转换率,市场反映快,在线客服等等。
而搜索广告的劣势主要体现在:会遭遇恶意点击:广告商的竞争对手可能会去疯狂点击该广告商的链接,这样,广告商付了钱,却没有得到实际的客户,可谓是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