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1)

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1)

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山东盛泉矿业有限公司:张国宾邵华一
摘要:随着我国煤炭产业的快速发展,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性能,对于煤炭企业确保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煤矿的机电设备管理,要从基础工作做起,用经济杠杆为手段,以确保矿井机电设备安全性为中心,扎实地搞好管理工作,保证矿井机电设备可靠、高效、安全地运行。

关键词:机电设备管理维护
一、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现存问题
1.管理理念滞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传统的设备维修管理越
来越暴露出其不足:
设备设计制造过程和设备维修过程的管理彼此独立进行,缺乏信息的交流和反馈。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技术、质量、耗能、费用等有关的问题和信息,未能通过适当的渠道,反映给计划、设计、制造部门,从而改进设备的性能。

一些煤矿企业只注重产量,对井下机电设备性能改进重视不足,没有真正把机电设备视为现代化煤矿安全生产的保证放到一个关键
的位置,仅把机电设备管理当作一个辅助生产工作,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具体措施没有落实到位,抱着什么时候坏,就什么时候修的思想,正是因为企业对设备检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够重视,才使机电设
备定期维护与检修工作不能落实,直到机电设备出现异常和故障后,才开始实施维修,影响了正常的生产,也使设备的运行周期大大降低,对于管理不到位造成的煤矿事故中,三到四成是因为落后管理理念造成的。

2.设备日常维修存在较多问题
在目前很多煤矿中,机电设备陈旧落后,通常带病运行,安全措施跟不上,与当前国家相关的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相距较远,由于煤矿企业的工作环境差,湿度高,空气灰尘多,如果机电设备在矿井里实施存放、运输过程中,不采取防锈、防尘、防潮等手段,则会加速设备的腐蚀及损坏,再加上工作人员的认识不足,经常会导致此类事情的发生。

当前煤矿设备维修模式的不足长期以来制约着煤矿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事后维修,是一种被动的维修处理对策。

事后维修多属于在无充分条件和准备的状态下进行的,往往很难彻底消除煤矿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后设备故障隐患仍然较大。

(2)虽然技术人员在计划性定期维修的过程中,有时也会采取较
为简易的监测方法,但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周期,主要还是依靠他们
的经验来确定。

这种维修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不管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客观上是否真的需要检修,但按照计划必须到一定时间就要检修一次。

这样一来,就限制了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工作的灵活性与机动性,
很难预防随机因素引起的突发性故障,有时甚至还会导致过剩检修情
况的发生。

3.操作者素质不高
机电设备操作人员文化的业务素质不高,操作过程中不能满足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对于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掌握技术不够熟练,加上岗位变化频繁,也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在通常情况下,煤矿的工作环境差,不安全因素多,因此被人们视为又脏又累,而且有一定危险的工作,这就导致了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人员,不愿进入煤矿企业工作。

4.对安全管理的投入少
因为种种原因,一些煤矿企业的设备都无大的投入,大量的超过服务年限的机电设备继续在使用,很多设备的工作性能已经达不到《煤矿安全规程》标准要求,但仍然没有更新替换,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了常常发生煤矿的机电事故。

二、提高管理与维护水平
1.加强前期设备的规范的管理
首先,要严格把好设备的造型关,设备的选型一定要适应煤矿的具体情况,管理工作要责任到个人,机电设备从验收、存档、资料保存、安装、维修等全过程,都要做到资料齐全,认真管理,其次,提高安装质量,对新机电设备验收与安装使用,一定要根据质量标准进行实施,对于不合格的产品,不予接受,存在质量缺陷、设备不完好的,不进行安装,当安装工作完成后,存在质量缺陷、设备不完成的,不进行安装,当安装工作完成后,由维修技术人员,安全监督人
员和设备管理等共同验收,试运转正常后,办理移交手续,投入正常使用。

2.坚持管理制度化
加强实施煤矿机电设备现代化管理过程,要解决过去一些设备管理中的不足,改进并完善机电设备的管理制度,根据有关设备管理方面的规定,结合煤矿生产的具体情况,落实设备巡检制度,机电工和操作工要实行岗位制,督促贯彻规章制度的执行,实现对设备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管理。

提高设备的及时先进性,加强设备运行可靠性,对落后功能差的设备,要坚决淘汰。

3.规范设备维护检修
在机电设备检修方面,煤矿企业要依据相关规定,实施定期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提升系统、排水系统、压风系统、防雷接地装置及供电系统保护等,要构建煤矿机电设备防雷系统,依靠计算机实施辅助维修管理工作,对一些根据实施收集与处理,同时对维修情况做出分析判断,实现数据的传递及时与可靠性决策,并向网络化及可现代化维修管理方向发展。

因此要想打破当前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不科学的局面,要先把握它的要点:
(1)正确处理预防为主与计划检修关系。

预防为主就是通过机电设备使用中的观察检测,掌握设备运转磨损情况,注意日常维护保
养和维修,及时消除机电设备的故障隐患,当磨损达到一定程度就要
定期或及时检修,不能拖延,因此要把预防与计划检修结合起来。

(2)正确处理生产与检修的关系。

设备检修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一些煤矿在生产任务重的情况下,常常忽视检修工作,出现机电设备带病作业,致使事故发生,严重影响生产、安全和进度。

针对以上需对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维护创新与改进,只有创新才有发展,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矿企业新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当前煤
矿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必须结合煤炭生产与运输的特点,充分利用
先进的设备维修技术和维护理念,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维护进行创新与改进,对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保养实施全过程监控,将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最佳综合效益和最经济寿命周期费用有机结合起来。

采取以下措施:
(1)积极开展煤矿机电设备可靠性、维修性的基础性研究。

可靠性维修需要在预防维修、预测维修、主动维修之间取得平衡,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在机电设备设计、生产、使用、维护等单位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系统深入地研究机电设备故障模式、故障发生的机理、故障造成的影响;加强设备运行、维修纪录的管理和数据的分析、整理;系统研究机电运输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

(2)充分借助先进的监测仪器进行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检查和维修。

在对重点的机电运输设备进行维修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建设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体系,逐步尝试推行设备状态监视和故障诊断技术,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存储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快速运算能力。

实现计算机辅助维修管理。

由计算机完成维修数据的收集、分析、处
理,对维修计划作出预测和决策。

(3)采用高效的修理方法:①单机修理法并制定维修规划,此方法修理时间长,修理质量也不稳定,只适合于修理力量薄弱修理任务少、而机型复杂的修理所。

②总成互换修理法,是将磨损的零部位或总成拆下,用新品或修复件进行更换,替下的零部件或总成在经济合理的情况下修复,检验合格之后入库备用。

这样可以取消中修,简化修理层次修理速度快,时间短,因而大大提高设备完好率、出勤率,增加设备使用的经济效益,也为专业化维修创造有利条件。

(4)逐步建立和完善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维修管理的工作标准。

包括各种技术管理标准、经济管理标准、维修技术标准、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标准以及维护修理的各种定额标准等,形成科学的现代化维修管理制度。

(5)在现有条件下,煤炭生产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对设备使用、维护、修理人员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健全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进一步完善包括三级保养、点检、班检、定期维护和巡回检查以及交接等日常维护和文明生产的制度。

(6)实行设备外包维修,机电运输设备维修外包主要是为了满足两点需求: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和获得专业化的技术服务。

4.提高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
在做好机电设备防雷的因素中发挥好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要管理好,使用好,维修好机电设备,必须要有一支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好先进设备的优势,要保证
及时人员的稳定性,对于及时过硬的人才,提高其待遇水平,同时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技术培训,提高维修人员的及时水平,培养一支及时好的设备维修检测队伍,熟悉设备性能,掌握设备原理,准确快速地判断和处理故障
5.加大安全设备的投入力度。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行业标准,制定规划,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及监控等设备的可靠运行,对落后的设备进行必要的更新换代,对保护设施不全的设备,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实施严格的保护,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予以更换,要用先进和节能型的现代化机电设备,取代原来的落后设备,要组织技术人员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对设备实施技术改造,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及效率。

优先采用不功率采煤机,变电所检测,监控系统,绞车变频调速装置,综掘机轨道运输检测监控系统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综上所述做好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一定要从保障安全服务生产及技术创新的角度水平,结合煤矿的具体实际情况,通过定期检修工作,强化井下电气及流动设备的管理,提高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和机电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设备的安全水平上,引导生产力发展实施机电设备投入与先进技术引进相结合,落实管理与维护措施,确保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