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学课件
法院经审理认为,黄春华死亡经上海市青浦区劳 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工伤,该工伤认定书亦经复议、 行政诉讼后生效。而西涛公司没有替黄春华缴纳上海市 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鉴于《关于贯彻〈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 办
法〉的实施细则》已废止,西涛公司应按2005年4月1日 起实施的《关于贯彻〈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 办法〉的实施细则》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3、社会保险基金由国家、企业和职工合理负担并逐步实现省级社会 统筹,实行能保证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的社会保险基金运 营和管理制度;
4、实行一体化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
一、建立多层次保险制度
社会保险的各个险种都可设计为由国家基本保险、 用人单位补充保险和个人储蓄保险三个部分所构成。
第十五章 社会保险
第一节 社会保险概述
一、社会保险的概念、性质、特征
(一)概念
1. 劳动风险是指劳动者因年老、伤病、残废、生育、 死亡、失业导致丧失生活来源的风险。
2. 社会保险是与劳动风险相对应的概念,即对劳动风 险的社会保障。它指:劳动者因年老、伤病、残废、 生育、死亡,造成劳动能力丧失或失去职业岗位等 客观情况,导致经济困难而从国家和社会获得补偿 和物质帮助的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的定义表明:
保险的对象只限于全体劳动者,不包括其它社会成员; 保险的内容范围限于劳动风险中的各险种,不包括此
外的财产经济风险; 保险待遇支付依据是基于客观原因导致暂时或永久丧
失劳动能力或失去职业岗位,不包括主观因素所致的 此类损害; 社会保险是一种补偿性质和物质帮助性质的保障制度, 前者是指对劳动者过去的劳动或所缴保费的相应补偿, 后者是指这种支付带有互助互济性质,主要作用是保 障其基本生活需要。
国家基本保险
是由国家统一建立并强制实行的为全体劳动者平等的 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社会保险,在各险种的结构中, 它属于基本组成部份。
特点: 1)它的适用具有普遍性、持续性、强制性; 2)实行统一的标准 3)为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4)由用人单位、劳动者、国家三方合理分担费用
案例:不给外地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企业赔偿20万
2005年3月11日,上海西涛图文设计公司(以下简称 西涛公司)安排员工黄春华等人到浦东从事灯箱制作安装 工作,当晚23时许安装完毕,黄春华在回家途中发生交 通事故受伤,于同月21日死亡,为此西涛公司支付给黄 春华家属医药费2万余元。
2005年4月19日,死者妻子杨卫华向西涛公司注 册地上海青浦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获得 支持。2005年7月,杨卫华又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西涛 公司支付医疗费、丧葬补助金、因工死亡补助金和供养亲 属抚恤金以及工资、加班费等费用,该申请要求绝大部分 得到仲裁的认可。
(三)特征
1. 社会性:包括保险范围的社会性、保险目的的社会 性、保险组织和管理的社会性;
2. 互济性:通过集与分散资金来分散危险,而且尽力 扩大危险所分散的范围。
3. 补偿性:是对劳动者过去劳动的一种补偿。
社会保险自身的特点:
(1)社会保险的客观基础是劳动领域中存在的风险,保险标的 是劳动者的人身,排除非人身保险;
2006年7月,法院最终认定医药费中剔除不属于 医保报销部分,判决西涛公司支付死者家属20余万元。
▲▲点评:
本案由于涉及工伤等社会保险的缴纳问题,较
有代表性。案件争议的焦点在于公司是否应为外地员
工缴纳社会保险以及死者发生的交通事故是否属于工
伤以及工伤的具体赔偿标准。
社会保险是国家根据宪法所制定的基本政策。
为员工(不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缴纳社会保险费,是 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否则,用人单位除了需要为员
工补缴社会保险费外,还要承担额外的法律风险,譬
如本案中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伤待遇。 BACK
用人单位补充保险
西涛公司对劳动仲裁不满,于2006年1月13日起诉到法 院。西涛公司诉称死者黄春华工作完毕离开现场后,接受 外包劳务工吃请,改变了回家路线,酒后违章驾车,所发生 事故不是工作原因。公司认为死者死亡不符合《工伤保险条 例》的规定,不应认定为工伤;假如工伤确实存在,公司所 承担的赔偿也不应超过法律规定,赔偿标准应适用2002年9 月1日实施的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贯彻〈上海市外 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的实施细则》,超出法律规 定的医药费用、赔偿费用不应支付,要求判决改变劳动仲裁 的裁决。
(2)社会保险的各方主体特定; (3)属于强制性保险; (4)在赔付方面,不是单纯的经济支付,而与一系列劳动服务
工作紧密结合,在支付方式上也非一次性支付而往往需作 持续的定期支付。原因在于社会保险的总体目标是维持劳 动力的再生产的持续进行; (5)在基金构成方面,主要由用工方缴纳和国家财政支持,主 要不是由被保险人承担。
(二)性质
1、是国家通过立法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保险与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的区别
实施对象 实施依据
实施条件
社会 保险
社会 福利
职工
依据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或 劳动机会的法律事实而实施 的。
全体社会 依据全体社会成员的收入水
成员
平及家庭负担状况而定
履行缴费义务 才能享受保险
不需承担缴费 义务
第二节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改革所建立的新型 社会保险制度应具备:
1、制定《社会保险法》,将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以立法的形式 固定下来,形成完备的社会保险法规体系;
2、不分所有制、不分职工身份、不分工资分配形式,实行统一的社 会保险制度,并将社会保险制度的内容以全国统一的法律固定下来;
二、社会保险法的概念
概念:社会保险法是调整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法律 规范。
调整对象: 1. 社会保险管理机关与管理相对人之间的关系,主要
是明确规范各自的权利与义务; 2.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主要是规范征收社会保险资金和发放社会保险待遇, 保证劳动者实现其社会保险权益,规范用人单位对 劳动者的社会保险义务; 3. 社会保险监督机构与社会保险管理和经办机构、用 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