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信开店营销成功案例分析

微信开店营销成功案例分析

微信开店营销成功案例分析从卖出第一件东西到现在,猫小白(以下简称小白)的微信朋友圈营销生意已经做了大半年,月流水也从几万增长到了几十万。

“我是比较早在朋友圈卖东西的一批人,当时已经有报道说有人在朋友圈做到了百万月流水,觉得自己也很快能达到,但是做下来发现不那么容易。

”小白对记者说,“跟你想的也不一样,你在大城市看多了高富帅,遇到小城镇的人,你会发现其实你不懂他们”。

去年8月,小白注册了公司开始正式经营她的朋友圈生意,公司的名字叫“猫乌兹”。

在此之前她在朋友圈自己卖东西,已经做到了一个月过万的营业额。

小白所在的杭州北部小镇经济水平相当于四线城市,创业路径也与高富帅云集的北上广截然不同。

从淘宝到微信的移花接木这一模式看上去让人匪夷所思:为什么用户不直接去淘宝找呢?“那是你们的想法,淘宝对四五线城市的人来说太难驾驭了。

”小白说:1、你在实体店看到一款商品觉得很中意,觉得价格高,实体店家会拍着胸脯跟你说我们的货淘宝没有,其实都是有的,只是用户搜不到。

很多人在实体店拍了照片来找我代购,我都在淘宝帮他们找到了,但是这对他们来说很困难;2、就算找到同款,有的卖几十,有的卖几百,可能是同一样东西,买便宜了你会担心质量不好,买贵的你会担心被坑;3、很多中老年人会用微信,会用朋友圈,但是根本不会用淘宝,那对他们来说太复杂了。

在小城市这些人的消费需求也很旺盛。

”小白表示,很多年轻用户消费能力比较强,在朋友圈看到喜欢的东西直接留言就买了,不会为了几十块钱的差价费力去淘宝。

不过支付仍然是一个大问题,很多中老年用户不会使用支付宝,子女为了防止其被骗也不会给他们绑定银行卡,于是小白以自己所在的小镇为核心,在周边小镇开设了几个实体店,一方面用做仓储中转,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支付和物流问题,用户去实体店提货和支付,还可能促成二次交易,而实体店基本可以自负盈亏。

小城市消费怪象:用户嫌便宜小白所在的小镇没有麦当劳肯德基,没有ZARA、优衣库,也没有家乐福和沃尔玛,美特斯邦威成为了当地最大的服装连锁,另一方面iPhone5S、移动4G、智能电视等广告并不鲜见。

“其实这里的消费水平已经上来了,但是商业环境没有跟上。

”小白说,“没有大型连锁的参照,商家的定价都很随意,慢慢的消费者就接受了这样的定价,他们会觉得花五六百买一双鞋,花一两千买件外套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要便宜有凡客,还有淘宝。

”小白说:“其实我们这也有不少人在凡客和淘宝买东西,都很便宜,最后发现质量都不太好,慢慢的他们也就不太接受便宜货了,尤其是鞋和包。

”于是她开始逐步挑选客单价比较高的商品,从款式到质量也相应有所提升,而此前低客单价的商品仍然在售,不过比例有所下调,小白表示,一开始她把价格区间定的太过狭窄,事实上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弹性是很大的,几十块到几千块的东西都会有需求。

从激进到冷静:人才是最大瓶颈在创业初期,配合地面活动和当地媒体、论坛、微博、微信宣传,加上代理的扩张,利润一下子从每月几千提高到了几万,也开始有厂商直接过来联系合作,兴奋的小白觉得以这样的速度扩张下去,很快就能超过韩都衣舍等淘品牌。

于是小白开始筹划在线下进行扩张,按照一开始的计划,猫乌兹的实体店将在2013年年底前扩张到7家,不过截至2014年初,实体店仍然只有两家。

营收增速也开始放缓。

同时代理们的销售能力也参差不齐,多的一个月能拿到五六千的提成,少的则一个月只能促成十几单交易,尽管代理的扩张并不带来直接成本,不过管理上的隐形成本也很高,我自己不能兼顾那么多,但是没有得力的人来管理。

此外CRM(客户关系管理)成本也逐渐上升,小白意识到做互联网生意,必须知道客户是谁,随着客户的增多,她一人也无法完全兼顾。

“最近我在重新思考,包括品类、销售和管理方式,都需要调整,我有很多想法,但是需要得力的人去执行,我相信这个问题会逐步解决。

”小白说,“我现在最希望实现的,就是微信开放支付接口,那肯定会带动微信电商的爆发。

”第一步提醒:微信创业也有极大的风险微信创业热离不开风投的支撑,风投曾吹起了一个又一个市场泡沫,如今风投们把目光聚焦在微信上,某公司在过去9个月时间内以月均1~2个项目推进微信创业投资。

众多创业大赛出现许许多多微信创业者的身影,现在一提到微信创业,风投们都会格外关注两眼,生怕错过了任何有潜力的暴富项目。

如今风投们的眼里,全是微信造富梦,全然不顾微信创业的风险性,微信不比互联网,互联网是公用的,而微信是企鹅的,企鹅一个政策就可以抹杀一群创业者的希望。

而去年11月下旬,一直宣称自己不做电商,不碰营收,且已经暂停试水电商一年之久的微信悄然上线了微信“精选商品”,并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而同时,很多人其实已经发现,原来入驻微信“精选商品”频道的运营团队不是别人,正是腾讯自己的电商网站“易迅网”。

2013年12月5日,易迅网放出消息,正式推出“易迅+”战略,将之前由易迅商城负责运营的微信“精选商品”升级为“微信商城”,就此,微信涉足电商领域的序幕正式拉开。

同时,拉开序幕的不止是电商,还涉及移动支付、建站服务、微信运营等多个领域。

三个月,一个人,依靠微信朋友圈,卖掉100000斤各式栗米,总值接近200万。

栗米,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有机大米品牌,发展成有300个长期客户,2万名潜在高端客户的大米品牌。

在华语商学院的圈子里,富军已经成功打造出这么一个形象:“买有机好米,找富军!”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卖米是和太太打了一个赌“我当时就和老婆夸海口了,开玩笑,我富军能跟外国人做几个亿的生意,卖大米有什么难。

然后就真的做了。

”一接手就后悔了,富军发现,国内市场和他熟悉的外贸根本就是两回事。

他接手时,栗米主要走一些政府特别采购渠道。

“以前和老外打交道很简单,老客户几年都不用见一面。

没想到一转国内市场,发现做渠道这么辛苦,雁过拔毛。

更致命的是,市场上的有机大米太多,中国老百姓又有信任危机,栗米在市场上知名度接近于零。

富军开始觉得,手中有粮,心里很慌。

但既然在老婆那里夸下海口,无论如何这事得干下去。

他头皮一硬。

数数仓库,刚好有20万的新米出炉。

富军的朋友圈内某条被点赞的消息,微友们对富军的消息不吝夸奖。

有粮在手,但往哪送是一个问题。

富军把自己所有的社会关系梳理了一遍,还发动外贸团队里的小伙伴,把这些年打过交道的大米潜在客户全部列出。

这个豪爽的山东汉子,最早送米都是10斤、20斤、30斤的送,就像小时候村里招待客人那样。

也不管有用没用,富军说,做事先做人,做人要大方。

一比赛,争强好胜的富军就燃起了激情。

他开始逢人就要微信号:“你好,很高兴认识你,我叫富军。

”重复一阵子之后,他发现“戈友”们热衷于建群。

这下富军找到了窍门:每次他只要认识一个群主,被拖进群后,就可以加到很多好友。

这比“点对点”地加快多了。

富军立刻从打赌的兄弟里胜出,一周的戈壁之旅,富军的微信好友发展到一千多名。

或许是艰苦的戈壁挑战赛加深了微友的感情,也或许是相似的背景和经历让大家特别有共同话题。

富军还发现,当他尝试在朋友圈内介绍自己的大米时,效果出奇得好。

自商业需要事件营销富军不遗余力推销大米的形象并没有遭到大家的反感,相反,人们开始记住了这个自信、开朗、乐善好施的“富军”,他在商学院的微信朋友圈中勾勒出了一个公众形象。

有趣的是这时候,他的好友加到了3000,而见面超过三次的不到10%。

也就是说,大部分人虽然没见过富军,但都知道,他是商学院里卖米最有名的人。

随着微信好友的迅速扩张,线下的互动也变得重要起来。

富军策划过两次线下活动,都带来了很好的效应。

一次是在“戈八回归日”上——这是第八届戈壁挑战赛后,走完戈壁的各个商学院学生重回都市生活后的第一次大规模聚会。

富军赞助了回归日的所有大米,怕大锅烧米不够香,富军还临时买来八个全新的电饭煲,蒸煮栗米。

这件事一度引发美谈。

虽然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做过品牌,但敏锐的富军发现,事件营销总会带来爆炸式的效应,有趣的话题能够在商学院圈子里引发关注和讨论。

谁能吸引眼球,引发话题,谁就能得益。

在社交化网络里,这个规则经久不衰,沿用到小规模的朋友群里,一样有效果。

于是,就出现了马拉松赛场上那只背着米袋子奔跑的愤怒的小鸟,这只背着米袋子,浑身贴满二维码的小鸟吸引了大量媒体的关注,连上海马拉松最美丽选手廖智都来合影,这个“愤怒老板”登上了各大新闻头条,从2月份和老婆开玩笑决定卖米,到之后开始向微信好友赠送大米。

到8月26日正式开始登记卖米时,富军发现,粮仓里的米已经没货了。

新米需要预约购买。

之前适销对路的圈层营销在这个时候显现出了威力。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富军每天都收到微信上订米的订单。

人们在微信朋友圈跟他打招呼,通常就是:富军,我认识你,你家大米我吃过,很好,我要定一年。

”到11月底,富军累计了全年订户200个,销售大米200万。

这真的是他一个人创下的成绩,订户大都来源于各种熟悉或者素未谋面的微信好友。

朋友圈内容建构在他朋友圈上,他甚至替一个朋友吆喝过300万的二手兰博基尼和50万的劳力士表;当有一天他想召集山东老乡聚会时,短短两天就通过微信集合了150位国内外山东籍企业家;而诸如寻找场地赞助,商业赞助,只要发布消息,很快就能实现各种资源的对接;一家高端会所开业,富军通过微信朋友圈为对方带去了半年内1000高端人次的客流。

每天在朋友圈吆喝自己的产品,会有人反感么?“有,但是更多人给我点了赞,并且每天我都有大米订单。

嫌我烦的朋友们也无非是亲切地和我调笑一下:富军跌进米缸了,有时候看到我发栗米的消息,他们还会友好地提醒我:富军再说话,禁言三周!”但越是这样,富军这个人越是和他的栗米紧紧捆绑在一起。

“大家因为信任我富军,所以信任我富军卖的有机大米,他们认可我这个人,然后认可了我创造的栗米品牌。

”回过头,仔细统计富军的朋友圈内容,可以看到有几个关键词的重复概率非常高:健康,感恩,真诚,大米,善心,理想,行动,坚持。

创造品牌真的需要很多钱么?不,富军的故事告诉你,一个小企业,如果熟悉“媒体”的运作方法,照样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在很短的时间里实现很高的收益。

200万,只是栗米的开始。

富军的微信平台将为他带来更多的空间和可能。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微信开店营销案例分析相关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