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政府对外资企业的管理及税收(ppt 26页)
政府对外资企业的管理及税收(ppt 26页)
外资企业应当自行解决外汇收支平衡。外资企业的 产品经有关主管机关批准在中国市场销售,因而造 成企业外汇收支不平衡的,由批准其在中国市场销 售的机关负责解决。
1994年以前中国的外汇管理体制
主导方针:集中管理、统一经营
特 征:多重汇率(官方、调剂、黑市) 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外汇留成和上缴)
• 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开立外汇帐户,全额保留外汇。建立外汇调剂 中心,专门办理外资企业外汇买卖。要求外商投资企业自求外汇平 衡。
个人所得税,主要是建立统一的个人所 得税制,适用于中国公民和在中国工作 的外籍人员。改革后,个人所得税规定 的费用减除额统一定为每月800元人民 币,但对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 增列了附加减除费用每月3200元人民币。
其它税种的改革
包括完善资源税,开征土地增值税 ,取 消集市交易税,牲畜交易税、烧油特别 税、奖金税和工资调节税等。
法规仍要求外资企业自求外汇平衡
1996年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
1996年12月1日起,接受国际货币组织协定第8条款义务,人 民币实行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这就取消了对企业商品进口和 劳务支付、归还外偿利息和外商投资收益汇出等经常性项目国 际交易支付的所有限制,并且不实行歧视性的货币安排或多重 货币制度。
• 对外资企业的影响 外商投入资本按牌价(官方价格)折算成人民币,利润汇出则以调
剂市场汇率折算,外资企业风险增大。
• 国有企业可获计划外汇额度,并可以按官定牌价获得外汇,而外 资企业所需外汇,如自身不能平衡,只能到调剂市场上购买,且需 事先审批。
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
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 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允许进场交易的限 于国内各家银行。
1996年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
1996年7月1日起,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银行结售汇。 这一新制度包括三项内容:(1)外商投资企业经过申报和区 分外汇账户后可以在外汇指定银行办理结汇和售汇,也 可以继续通过外汇调剂中心买卖外汇(1998年下半年起, 外汇调剂中心陆续关闭,内外资企业统一通过外汇交易 中心买卖外汇);(2)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在经营外汇业务的 银行开立用于经常项目外汇收支的外汇结算账户和用于 资本项目外汇收支的外汇专用账户;(3)外资银行可以为 外商投资企业办理结汇和售汇业务,成为外汇指定银行。
2000年10月31日,中 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 修改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法和外资企业法。
中外合作企业经营法的修改
将第十九条修改为:合作企业可以在经 批准的范围内,进口本企业需要的物资, 出口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合作企业在经 批准的范围内所需的原材料、燃料等物 资,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可以在国 内市场或者在国际市场购买。
经过这次税制改革,工商税收的税种由 原12人,税制大大 简化,结构趋于合理。
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
中国鼓励外商投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 现在企业所得税方面:
1、限定地区减低税率征税的优惠政策。 如对设在经济特区的企业和经济技术开 发区的生产性企业,所得税减按15%的 税率征收;对设在沿海开放区、沿海开 放城市、沿江开放城市、边境开放城市 和内陆省会城市等生产性外投资企业和 在旅游度假区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所 得税减按24%的税率征收。
外资企业法的修改
第三条第一款修改为:设立外资企业,必须 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鼓励举办 产品出口或者技术先进的外资企业。
删去第十一条第一款。
第十五条修改为:外资企业在经批准的范围 内所需的原材料、燃料等物资,按照公平、 合理的原则,可以在国内市场或者在国际市 场购买。
删去第十八条第三款。
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对内资企 业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
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 汇市场
对外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保留外汇收入,开立外汇帐户。 外商投资企业无需外债指标,即可直接向境外借入外汇资金。 外商投资企业外汇买卖不通过银行,而是通过外汇调剂市场办理。
外资企业法的原有关内容
第三条 设立外资企业,必须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 的发展,并且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或者产品全 部出口或者大部分出口。
第十一条 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应当报其主管 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 外资企业在批准的经营范围内需要的原 材料、燃料等物资,可以在中国购买,也可以在国 际市场购买;在同等条件下,应当尽先在中国购买。
第八讲
政府对外资企业的管理与税收
版权所有, 1997 (c) Dale Carnegie & Associates, Inc.
与外商投资企业有关的政府机构
1、各级计划部门 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 2、各级外经贸部门 审批协议、合同、章程等 3、企业主管部门 合营企业的中方政府主管部门,即 为中外合营企业的主管部门。 4、工商、财政、税收部门 • 工商部门:企业注册登记、合同管理、物价管理等 • 财税部门:依法征税,行使财税审计、监督和服务
删去第二十条。
原十九、二十条内容
第十九条 合作企业可以在经批准的经 营范围内,进口本企业需要的物资,出 口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合作企业在经批 准的经营范围内所需的原材料、燃料等 物资,可以在国内市场购买,也可以在 国际市场购买。
第二十条 合作企业应当自行解决外汇 收支平衡。合作企业不能自行解决外汇 收支平衡的,可以依照国家规定申请有 关机关给予协助。
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的税收问题
1994年中国推行分税制和工商税制改革。 这次税制改革涉及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 等6个主要税种和大部分地方税种。改 革以后,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 外籍个人来说,除企业所得税和个别地 方税种外,其他税种已与国内企业和个 人一样,实行统一的税制。
企业所得税改革
改变过去按不同所有制分别设置税种、 税率不一、优惠各异的状况。根据发展 市场经济的要求,为公平竞争创造条件, 实行统一的内资企业所得税制。外商投 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优惠继续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