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9课 法国共和政体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自用版】

第9课 法国共和政体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自用版】

第9课法国共和政体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自主研读学习单】
课前小知识
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和英国存在着议会制约王权的传统不同,法国是欧洲大陆上王权专制最为严格的国家。

但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在法国掀起了一场反对君主专制的高潮。

18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并与19世纪40年代完成。

在19世纪初,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至法国,法国在19世纪中期稍晚于英国的时候也完成了工业革命。

但与英国不同,法国不仅缺乏广阔的殖民地作为海外市场,也因为高利贷发达而缺乏工业资金,并且小农经济占有较大比重。

所以,相对于英国来说,资产阶级力量要弱小的多。

德意志帝国
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

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阅读P
44p
1
,并参考课前小知识,找出法国
革命前的矛盾和思想条件。

1、矛盾:
思想条件:
2、阅读P
44p
2
,找出革命过程中矛盾的焦点是
什么。

对比英国革命历程,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2、法国革命:1789年--1875年
矛盾焦点:
认识:
3、阅读PP
45p
1
和历史纵横,参考英美制度的
确立,法国如何确立其政体的?体现了什么
精神?
3、确立途径:
政治精神:
4、其确立过程中,那两派政治势力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你有什么认识?参考课前小知识分析其得以确立的根源是什么?4、斗争过程:
认识:
根源:
5、期间谁又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5、推动者:
认识:
知识目标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6、仔细阅读P 45p 2和p 3,分析法国共和政体的运作关系。

6、法国共和政体
议会:
总统:
7、阅读p4,总结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意义。

7、意 义:
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阅读第三子目前两段,找出德国统一的原因和方式 1、 德国的统一----制度确立的前提条件
原因: 方式:
2.阅读P 46p 1,找出德国确立新制的途径。

参考P 46页的“资料回放”分析该制度下皇帝、宰相和内阁、议会之间的权力关系。

并从其关系入手,参考课前小知识分析该制度的特点和局限性。

3、阅读P 46p 3分析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德国的意义。

2、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途 径:
关 系:
皇帝:
宰相和内阁:
议会: 特 点: 局 限 性:
3、意 义:
【合作探究学习单】
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民主共和制、法国的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
项目英国君主立宪

美国民主共和

法国民主共和

德国君主立宪

国家元首
国元首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任期
国家元首有无实

政府首脑
政府产生方式
国家权力中心
行政权
政府首脑与议会
关系
立法机构
【巩固提升学习单】
1.某部历史纪录片中有这么一段解说词:“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称为‘不光彩的、从窗户缝潜入的共和国’,甚至预言其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

但事实恰恰相反,第三共和国却不断巩固,在历史上存在了70多年,成为法国‘长寿’的共和国。

”导致第三共和国长寿的原因不包括
A.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
C.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政治体制之争已不复存在
2.保罗·肯尼迪说,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

他所说的德国是
A.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国家 B.封建军事色彩浓厚的资本主义国家
C.封建君主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工业国 D.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大帝国
3.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

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

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4.下列有关德国1871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B.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成员
C.内阁对国家元首负责 D.国家元首有权解散两院
5.1789年6月,法国国民议会宣布:“……这个议会,而且只有这个议会,才能说明并提出全体国民的共同意愿;在君主和这个议会之间,不再有任何否决权或任何否定的权力。

”这说明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的主要政治主张是
A.废除君主制度 B.建立共和政体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向封建保守势力妥协
6.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7.以下内容摘自某论著的目录:“民主的源头”、“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

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可能是
A.《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B.《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
C.《古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D.《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考量》
8.《自由引导人民》于1831年在卢森堡宫展出数月后即被收起,官方理由是它“太革命了”。

从1876年起它才被送入卢浮宫,并被永久性展出。

这体现了法国政局的变化是
A.巴黎公社的建立B.普法战争法国的战败
C.共和政体的确立D.保王势力的消失
9.“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这说明1871年德意志帝国确立的政治制度并不是一种完善的民主代议制,其突出表现在
A.选举权方面 B.立法权方面 C.行政权方面 D.司法权方面
1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五条规定:“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此规定表明
A.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B.国家行政权属于宰相
C.国家权力中心为议会 D.宰相只对国家元首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11.材料一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

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

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

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

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

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

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3分)
(2)1870 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 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 (4分)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 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3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