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长会演讲稿合集5篇小学生家长会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家长:下午好!感谢各位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今天的家长会。
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你们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是您对孩子的一种关心和关注。
正是您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才能顺利的开展。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幼儿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两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家园共育”。
今天的家长会主要是让各位家长更多的了解一下我们中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向大家传达一下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
我们中三班有三位老师。
我是乔老师,也是本班的班主任。
我今年33岁,从事幼教工作十二年了,我和其他老师一样有一颗爱孩子的心。
我愿做孩子的朋友,家长的朋友,希望各位家长以后多多支持我们的工作。
另外两位老师是赵老师、何老师。
这两位老师对工作都很认真负责,对孩子也很有耐心和细心。
我们所学的主要内容都在每周课程表上。
课程表安排的内容有:启蒙阅读、语言、健康、数学、美术、音乐、科学等这些方面的内容,有些是幼儿用书上的,有些是教师参考资料上的。
这学期我们班还要开设区域活动课:我们不只是要让孩子学会动手、动脑,还要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学会交往、学会分享及合作的能力。
现在咱们班共有孩子28人(男生17人,女生11人)。
幼儿园中班是幼儿三年学前教育中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有他特有的年龄特点。
为了我们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本学期我们根据班内孩子的情况和特点,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兴趣爱好为重点。
让孩子学会做人做事懂礼貌,不断的提升自理能力,培养孩子善于动脑、敢想、敢说、勇于实践的能力。
接下来我把中班的有关情况简单地介绍一下。
一:中班年龄特点:1、注意力集中了。
集中精力从事某种活动的时间也较以前延长,小班一堂课15分钟,中班为20—25分钟。
2、能动能静。
反应快,动作灵活,活泼好动特点在中班孩子身上表现尤为突出。
他们总是不停的变换姿势和活动方式。
如动动手、伸伸腿或做小动作、自由的奔跑等,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掌握自己的行动,显得比小班幼儿自由放松,甚至无拘无束。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中班的孩子好动,因此,孩子与孩子间容易产生肢体的接触,特别是一些比较调皮的孩子会有攻击性行为。
这是中班孩子一个较普遍的特点。
所以本学期老师会不停地提醒孩子接下去该做什么了,帮助他们养成幼儿园生活、学习的规律。
3、嘴巴甜。
这一阶段的孩子连贯性语言开始发展,运用语言交往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比较爱讲话,甚至不分场合和时间,甚至讨好老师,比如喜欢在老师面前告状。
根据这个特点,我们时刻要求孩子回答问题完整,能说一整句,就不说半句,能说半句,就不说两个字。
同时区别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
告状并不是坏事情,有些事情小孩子认为自己解决不了,告诉大人,这也是好事情,应该鼓励。
当然,孩子告状的时候,并不总是他有理,也不总是他做的对。
这个时候,关键是大人的处理方法:大人在处理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原则,如果孩子告的对,要表扬,如果孩子告的不对,也要委婉的纠正。
比如:现在有些孩子会把想象和现实混为一谈,有些家长说孩子爱撒谎,说大话,其实不是,是孩子希望这样,但是他不明白希望不等于事实,所以会说出一些跟事实相违背的语言。
这时候,我们不能去指责孩子,而应该耐心告诉孩子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要让孩子明白:告状≠有理。
这样,孩子在遇到一些事情,就会根据情况,正确判断是否需要告诉大人来处理,而不是乱告状。
4、聪明中的麻烦。
处在游戏的高峰时期,他们不仅爱玩游戏而且会玩游戏。
会自己确定主题,安排角色,独立游戏。
大人有大人的方式交朋友,小孩有小孩的方式,在游戏中逐渐形成伙伴关系。
而且,有了相对稳定的游戏伙伴,“铁哥们,好姐妹”。
我们的孩子多聪明,可是麻烦哪儿来呢?由于交往技能的不足,不知道有哪些交往的方式可以找到好朋友,不知道哪种交往的方式是正确的容易发生争执和攻击性行为。
小学生家长会演讲稿篇2亲爱的叔叔阿姨:大家好!作为三班的班长,很高兴能站在这里向您们汇报入学以来的情况。
在三班这个幸福的大家庭中,我们生活的很快乐!我们75名同学如兄弟姐妹,相亲相爱。
考场上,我们淋漓尽致的发挥自己的才能;舞台上,我们随心所欲的炫耀自己的特长;课堂上坐如钟,操场上站如松,赛道上跑如风,能静能动,会学会玩,这,便是我们,初一三班的我们——报到那天,我们每个人都兴高采烈的走进了初一三班的教室,虽我们都不曾相识,但我们在一起刻苦的军训着,虽我们不曾取得名次,但我们在一起共同努力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入学后,我们一起利用课余时间,辛苦排练了合唱,并参加了学校举办的“迎国庆”歌咏比赛。
亮丽的服装、灿烂的笑容、整齐的动作、优美的歌喉,获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并赢得了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同时,我们班还成立了属于我门的腰鼓队,进行训练。
我们并没有因为课外的活动多而耽误学习。
在月考中,凭借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学习,我们班的总平均分获得了年级第一,单科全部第一,我们欢呼、我们雀跃。
此后,腰鼓队迎来第一次的表演——运动会入场式。
这是我们第一次向全校师生展示我们的风采,每个人都把它看做一次全新的挑战,上场前还在互相加油鼓劲。
我们的心血没有白费,灿烂的阳光照耀在操场上,伴着雷鸣般的掌声。
但我们的笑容比阳光还要灿烂,我们的欢呼声高于雷鸣般的掌声,因为我们获得了入场式的特等奖。
在入场式结束的第二天,我们参加了开封市第二十九届菊花花会开幕式,不出所料,我们给开封市人民展示了中学生的风采。
记得为了参加这次开幕式,我们放学后不愿意走,摸黑练习;下雨了不愿意回去(在走廊里训练),伴着那蒙蒙细雨。
汗水滑过脸颊,雨水滑过屋檐,默默见证了我们的努力。
紧接着,我们就迎来了广播操比赛。
我们抽出自习课、体育课、课间操的时间认真练习。
每一次击掌、每一次跳跃、每一次蹲下、每一次站起、每一个目光、每一个眼神都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为了使抓彩的地方更多,我们又利用周日的时间,排练了入场式,加入口号。
比赛那天,着装整齐、精神焕发,烂灿的阳光给我们鼓励,和熙的微风为我们喝彩。
我们创造了“百人同操”的奇迹。
全校师生为之震惊,理所当然,特等奖被我们三班搞定。
时间总是流逝的那样的迅速,仿佛是一瞬间,初一年级上半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都已经结束,同样我们获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
春节期间,我们排练了一套腰鼓节目《好运来》,并应邀参加了翰园碑林和天波杨府的春节庙会,为游客们送去了新春祝福。
这学期,我们的腰鼓节目《好运来》和广播操参加了《古城好少年——走近百年名校河大附中》节目的录制。
节目录完后我们每个都兴高采烈,满脸笑容,老师为我们照了合影,记录了我们成长中的点点滴滴。
清明节时,我们又参加了开封市清明文化节。
背起腰鼓,拿起柳枝,组成了巡游队伍中的柳娃方阵。
给这次清明文化节增添了不少青春的活力。
目前,我们正在加紧排练“啦啦操”,参加学校的艺术节演出。
转眼,期中考试已经成为历史,年级第一仍在我们手中。
这一切的成绩、荣誉、快乐我们都不能忘记我们的王老师。
每次的成功,我们在欢呼、我们在雀跃,可能很少会有人想起她的身影,每次我们在高兴时,她总是默默微笑——可能是感到欣慰,也可能希望我们能更好。
在学习和活动中,她在默默伴随着我们。
每天她督促着我们蹦楼梯,锻炼身体。
前段时间,她的腿不好,正在治疗。
治疗后要在床上静养3个小时,可她放心不下我们,来陪着我们。
我们蹦楼梯时,她害怕有同学偷懒,缓缓地往天桥上爬,一向走路朝气蓬勃的她步伐显得有些吃力。
我看到过几次这样的情景,当老师快要上到天桥顶上的时候,她两腿一软,险些从天桥上摔下去。
我默默地看在眼里,却深深地疼在心里。
在此,我代表全班同学向王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在这里请各位家长和老师放心,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创造出更多优异的成绩!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了。
小学生家长会演讲稿篇3各位叔叔阿姨:大家好!我是南关小学六一班谢宜贝。
我也是南关小学第13期学生十佳博客获得者。
我在20xx年9月17日建立了自己的博客。
到现在,写了40多篇博文。
开始写博文时,只有四、五个人到我的博客里看我的博文,后来,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也加入了“作文连线”“呼笑山庄”等出色圈子,也经常到别人的博客里学习,现在我的访问量也达到了3900多条。
我的写作水平也越来越高了。
这多亏了小城说雨老师、支手之音老师、一会yi生老师的指导,我也认识了很多出色的同学,比如林蔓的天空、心之小语、四月妮妮,虽然我们没有见过面,但他们都是校讯通的博腕,在我的文章下留言,给我很多的鼓励。
我的博客里,写的都是小事,有学校的大扫除和月考体会,有妈妈的生日和家务劳动,还有读书笔记。
这些经历,同学们都有,但是我写下来了,生活中就有了美好的回忆。
作文连线是校讯通博客中最大的圈子,有4000多人天天在写博文、评博文。
前几天,作文连线圈主小城说雨老师邀请我当作文连线管理员,我今后要多评博文、多写博文。
我的理想是当学生博腕,我不停地评博、写博,我就离博腕越来越近。
希望各位叔叔阿姨能让你们的宝贝在校讯通建博客,这里面没有网络游戏,到这里的孩子都在学习提高,我十分期待在校讯通博客里与大家交流、沟通。
谢谢大家!小学生家长会演讲稿篇4各位家长:各位家长,孩子的成长不仅靠老师、学校,还要靠父母、靠家庭,但现在很多家长对如何教育子女缺乏真正了解。
有些家长用老一套方法,对孩子的过失,不是打就是骂,不但没起到教育效果,还适得其反。
有的家长总爱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对比,或者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应该怎样怎样”,严重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遏制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那么家长怎样更好地和学校配合,教育好孩子呢?这里给几点想法和建议。
1.爱要有方,严要有度。
家教往往存在“两极分化”。
要么爱得死去活来,要么严得不近人情。
过份爱孩子的家长常常替孩子包办一切,使孩子从小不能学着用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自己的事情自己不做,以为别人的帮助理所当然。
有的父母则以“爱”为理由,对孩子过份严厉,经常骂孩子,甚至打孩子。
这样的孩子往往会听话,但渐渐失去自尊、自信,失去勇于向上、百折不挠的劲头,失去敢于说真话的愿望。
理想的家教应该“爱有方,严有度”,父母要对孩子多说一些鼓励的话,多与孩子分享快乐时光,多给孩子发展的空间,相信孩子一定是最好的。
2.不要替代孩子选择。
中国家长对待孩子,常有一种“不放心”的心理,很多事情都帮着孩子做。
从小帮着孩子穿衣服,从小让孩子跟大人睡,孩子上学,帮着检查文具书本,不让孩子干家务活。
甚至长大了找工作、结婚,家长都要大包大揽。
在这种包办中,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试试看的心理被抹杀,变得懒惰、依赖、怕苦怕累、没有主见、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