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燃气管道保护的方案

燃气管道保护的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1)三、综合管沟施工 (2)(一)、基坑开挖工程 (2)(二)、边坡支护 (3)(三)、燃气管道保护 (3)四、安全保证措施 (5)(一)安全管理措施 (5)(二)安全技术措施 (6)1.基坑开挖安全措施 (6)2.用电安全防范措施 (6)3.机械安全防范措施 (7)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7)(一)工程施工应急管理机构 (8)(二)工程施工应急预案 (8)附件1 (9)综合管沟施工中燃气管道保护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太行大街综合管沟K26+648.5处有一燃气管道斜跨综合管沟,跨距30m,直线跨距22.5m,综合管沟埋深10.3m,燃气管道埋深2.12m,管沟顶至燃气管道底相距0.443m。

为保证施工过程中燃气管道的安全,在燃气管道处前后10m采用放坡大开挖施工技术进行综合管沟基坑开挖。

采用“喷锚土钉墙+碗扣支架”支护,分段、分区、分层进行土钉墙、碗扣支架和综合管沟施工。

工程地质特性:本工程所在场地地形较平坦,在地貌上属于滹沱河一级阶地,除填土层外,主要地层均为第四世纪山前冲洪积相沉淀物。

地下25m范围内无地下水。

二、编制依据1.《石家庄滹沱新区起步区太行大街综合管沟工程施工图设计土建工程》;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 》;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 》;4.《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 CECS 22:2005》;5.《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 104-2011 备案号J1189-2011) 》;6.《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8.《建筑基坑支护规程》9.《石家庄滹沱新区起步太行大街综合管沟支护工程》施工图补充设计10.《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三、综合管沟施工本段开挖工程采用“边开挖、边支护”的施工方法进行基坑开挖。

开挖施工中首先人工清除管道上覆土,再采用机械开挖管道两侧1米以外土方,然后分段人工去除管道下侧20cm土方,待机械开挖完一段后进行支护支架搭设。

支架施工完成后再循环施工下一段管道开挖,至下一段开挖完成后,进行管沟的垫层、主体和附属设施施工。

整个施工过程领工员覃德军、安全员陈文胜全程监督。

图1 施工流程图(一)、基坑开挖工程燃气管道横穿段西侧已有成型沟槽(雨、污水管施工开挖),剩余部分基坑开挖采取分区、分段、分层开挖。

燃气管道段分为两个区段进行开挖,第一区段分四层开挖支护完成后,进行燃气管道支护,支护完成后再分四层进行第二区段的土方开挖支护,开挖支护后紧接着进行燃气管道的第二次支护。

图2 燃气管道段开挖平面布置图图3 燃气管道开挖断面示意图(二)、边坡支护边坡清理→土钉定位成孔→孔道注浆→挂设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

边坡支护工艺具体见边坡开挖技术交底。

(三)、燃气管道保护燃气管道保护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支架搭设→锚固缆索锚固→铺设方木→铺设土工布5层。

1、测量放线由测量组根据设计图纸放出支架基础位置,测量人员复测原地面高程,对道路中线及开挖线进行放样,开挖线用白灰做标记,根据综合管图5 燃气管道支护横断面图单位:mm2、支架搭设采用8m普管,纵向位置按间距0.8m布置,布置2排,横向间距按0.6m 布置,布置4排。

支架下托下采用10cm厚木板垫底,四周采用斜杆加强支架稳定,支架顶通过铺管采用扣件连接,铺管上铺5cm厚木板,接触处通过5层2cm厚的土工布填充。

图6 支架平面布置图单位:mm3、缆索及斜向钢管支撑施工每个碗扣支架通过三根Ф12的钢丝绳锚固于边坡上的锚固体。

锚固体分别为燃气管道保护涵和埋深1m(800*800*1200)的钢筋混凝土柱。

东西两侧支护架各采用3根7米长普管进行支撑。

钢管与支护架连接处采用扣件连接,斜坡支撑点横向采用6米普管进行连接防止支撑点陷入斜坡。

具体见燃气管道支护支护平面图。

4、支架拆除待综合管沟施工完成后,在综合管沟顶部利用砖砌防护支墩。

待支墩修建完成后方可拆除防护支架,进行土方回填。

支架拆除先拆除锚固钢丝绳、再由上而下拆除支架配件。

5、综合管沟主体结构施工综合管沟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交底见专项技术交底。

6、基坑回填基坑回填施工技术交底见专项技术交底。

四、安全保证措施(一)安全管理措施1.项目部成立施工安全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划分领导机构、明确个人职责;健全了安全防护、临时用电、机械安全、保卫消防制度。

2.认真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以预防为主,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

3.建立健全自检制度,项目经理部设质量安全监察部,施工班组设专职安检员、兼职安检员,分别实施检查任务,同时认真接受外部监督。

4.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工前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明确,责任到人,奖罚分明。

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坚持工前讲安全、工中检查安全、工后评安全的“三工制”活动。

坚持每周一的安全活动日活动。

6.做好职工的定期教育及新工人(包括劳务工)、变换工种工人、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新进场工人(包括劳务工)未经三级安全教育,不得上岗。

(二)安全技术措施1.基坑开挖安全措施(1)夜间施工必须保障现场有足够的照明条件,夜间在重点防护部位悬挂红色警示灯。

(2)施工现场在施工区域范围内进行围挡,要求围挡直顺、整齐,外观符合要求。

在临时进出门处设置专职人员进行看护,与施工无关人员禁止入内。

(3)基坑四周用钢管设置防护栏,并设安全警示牌。

(4)雨季作好基坑排水,保持开挖过程中土体和基底的干燥。

2.用电安全防范措施(1)所有施工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性能,用电人员各自保护好设备的负荷线,地线和开关,发现问题及时找电工解决,严禁非专业电气操作人员乱动电器设备。

(2)配电系统分级配电,配电箱、开关箱外观完整、牢固、防雨防尘、外涂安全色、统一编号。

其安装形式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可靠、完好,选型、定值符合规定,并标明用途。

(3)现场内支搭架空线路的线杆底部要实,不得倾斜下沉,与坑槽边及临近建筑应有一定安全距离,且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达不到要求必须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4)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按规定设置漏电保护装置,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5)现场内各用电设备,尤其是电焊、电热设备、电动工具,其装设使用应符合规范要求,维修保管专人负责。

3.机械安全防范措施(1)各种机械实行专人使用,下班前清洗干净,机械设备定期保养维修,确保正常运转,尤其是须严格遵守安全大检查,清除事故隐患。

(2)各种机械要专人负责指挥,统一信号规范。

各有关指挥人员、司机一定要精力集中,一定要看清信号、明确操作信号要求后,方可作业,避免失误。

施工人员要相互配合,互相照应,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提出纠正。

(3)严禁无证人员上岗进行机械操作。

机械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运作机器,不得违规操作。

(4)机械操作司机对机械的各个传动部分、操作控制部分经常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必须马上报告设备部门及有关人员维修,严禁行车带病工作。

(5)在机械运作范围内严禁非机械操作人员滞留。

(6)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夜间专人看管。

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突发事件主要有:边坡塌方、高空坠物、交通事故等。

(一)工程施工应急管理机构施工期间,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教育全体职工时刻牢记安全,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加大安全管理力度,把不安全因素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

为应对工程施工中不可预见的突发性安全事故,项目部成立由项目经理任组长,生产副经理任队长、总工程师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

应急指挥中心设在项目经理部安全质量环保部,并公布24小时值班电话。

应急小组下设四个小分队:应急预案督导小分队:安全质量部部长李睿任分队长,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检查及监督,应急预案实施中协助项目经理进行现场指挥和协调。

机械物资供应小分队:机械物资部部长王孟春任分队长,负责抢险机械、物资的供应,成员为机械物资部全体成员。

后勤保障小分队:办公室主任黄富君任分队长,负责抢险期间抢险人员的饮食及现场保卫,引导、疏散无关人员,成员为全体食堂人员及驻工地派出所干警、所有现场巡守人员。

现场抢救小分队:安质部副部长陈文胜任分队长,负责积极处置和抢救人员、设备,成员为医务人员、各区工班全体人员。

(二)工程施工应急预案施工中特别是施工前期,经常组织进行专门抢险培训和抢险演练,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组织有力,行动迅速,遇险不慌不乱。

备齐专门抢险设备物资,专人看管,定期检查,不得挪做他用。

雨期施工密切注意天气情况,及时和气象部门联系,做到事件来前有充分准备,人员、机械设备、物资事前转移到安全地点。

驻地、各工点排水系统完备,数量充足。

发生险情和事故后,现场报警人立即向应急指挥中心(项目经理部综合部)通报,指挥中心值班人立即向应急领导组组长报告,同时现场设置警戒线,防止闲杂人员进入。

附件1燃气管道保护工程数量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