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怎样正确对待“月子病”
民间有一种说法,叫做“月子病月子里治”。
那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这就要做具体分析。
如果这句话的含
义是指月子里得了病要抓紧时间治疗,不要拖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讲,“月子病月子里治”是有道理的。
如果是指月子里得的病只能在月子
里治,过了月子期就不能再治了,或者说只能在下次月子里才能治好,这种说法就不对了。
因为通常的疾病,只要诊断准确,找到病因,治
疗对症,总还是能够治好的。
那种“过了月子期就治不好了”的说法
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至于有的妇女为了治好“月子病”,不惜采用再
次怀孕后做人工流产甚至中期引产的办法,人为地制造一次“坐月子”的机会,这样做无疑是雪上加霜,其结果是旧病未愈又添新病。
妇女
朋友千万不要走进这个误区。
那么,怎样准确对待“月子病”呢,从产褥期保健的角度来讲,
以下几点可供新妈妈们参考。
重在预防
对于“月子病”,不能消极地怕和躲,而应积极地预防。
科学合
理的饮食起居和豁达健康的精神情致,是防止产褥期疾病的关键。
产后,新妈妈们既要有充足丰富的营养摄入,以满足身体恢复和
婴儿哺乳的需要,也要防止摄入过量而造成产后肥胖以及一系列与肥
胖相关的疾病。
既要充分休息恢复孕产期的疲劳和消耗,也要提倡早
下地早活动,并实行适当的体能恢复锻炼。
既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受寒,也要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有的产妇生怕自己受风着凉,平日里门窗紧闭,室内空气污浊,
衣服捂得严严的,内衣总是湿漉漉的。
生活在这种环境里,自然是弱
不禁风的,很容易得病。
有的产妇,生怕自己累着,日后留下腰酸背痛,产后迟迟不敢下
地活动,这样的结果,使全身肌肉和关节的张力不能很好地得到功能
上的锻炼和恢复。
通常,产后6个小时就能够下地排尿,24个小时后
就能够坐起哺乳和下地实行洗漱,10天左右就能够适当地做一些产后
保健操之类的活动,这对于全身肌肉韧带张力和功能的恢复,防止日
后的腰腿痛是很有好处的。
早查早治
在“月子里”,无论得了什么病,都应该及早发现,即时就医。
如有的产妇产后发热持续不退,就必须查明原因,警惕体内可能存有
的感染病灶,如盆腔炎、子宫内膜炎、乳腺炎、会阴侧切伤口或剖腹
产伤口炎症等等,一旦确诊,就应即时实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
假如
自己不以为然,误认为一般伤风感冒而不即时就医,使炎症蔓延扩散
或变成慢性病灶,病程就容易迁移,甚至久治不愈。
对症治疗
无论是平时还是“月子里”,得了病都应该到正规医院找专业医
师实行治疗。
而如果盲目乱投医,热衷于什么土法、秘方,或想当然
地自购药物服用等等,那就有可能延误诊断,耽误治疗,使疾病转为
慢性而长期缠身。
如果已经得了诸如腰背疼痛之类的所谓“月子病”,就更应该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采用药物、理疗、体能锻炼等综合治
疗的方法实行治疗。
总之,治疗“月子病”,一要讲科学,二要有信心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