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项目建议书(简本)上海市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气象局二〇〇八年四月前言今年1月到2月,我国大部尤其南方地区连续遭受四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袭击。
上海1月25日至2月3日出现持续低温雨雪天气过程,雨雪量之多,持续时间之长,为50年一遇,对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电力传输、农业及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通过总结这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的应急管理处置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包括国外发达国家),在应对和防御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极端气象灾害方面仍存在许多难点和薄弱环节,如对重大灾害性天气对交通、电力等行业造成影响程度的预评估不够;重大气象灾害防御的部门合作、信息共享亟须加强,特别是预警信息发布后的社会联动、部门协调配合和有效应对防范还不够;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和教育工作薄弱,公众缺乏灾害防御的意识和科学知识。
因此,以“部门联动”为核心的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建设就极为必要。
建立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在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在2005年1月召开的世界减灾大会和2005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全球峰会上,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和要求建立世界范围的应对所有灾害的早期预警系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自然危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一些发达国家纷纷成立多灾种的早期预警中心,如法国气象局从2007年开始建设多灾种预警中心;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也在制定计划,着手建立综合灾害预警业务中心。
世界气象组织已设立相关国际计划,为上海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的建设提供国际先进的技术支持,希望通过上海多灾种早期预警在城市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中的成功实践,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示范,进行推广。
在自然灾害中有近90%的灾害是气象灾害或与气象灾害有关,参与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既是气象部门的责任,也具有有利条件。
本项目以气象灾害为切入点,通过对气象因子和各类灾害之间的因变规律的应用,在政府层面建立多灾种部门联动机制和预警信息制作、发布标准,在社会层面,贯彻“政府主导、基层主体”防灾理念,推动社区防御体系建设,建设和完善上海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争取到2010年,基本形成上海城市多灾种(气象及次生灾害)早期预警体系,为上海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响应和城市网格化管理提供有力的体系支撑,使上海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 - 1 -1.1 项目名称................................................................................... - 1 -1.2 项目申报单位........................................................................... - 1 -1.3 项目建设单位........................................................................... - 1 -1.4 项目预期成果........................................................................... - 1 -1.5 项目投资规模........................................................................... - 2 - 第二章项目建设依据、基础和必要性............................................. - 3 -2.1 项目建设依据........................................................................... - 3 -2.2 项目建设基础........................................................................... - 4 -2.3 项目建设必要性 ...................................................................... - 7 - 第三章建设目标和内容.................................................................... - 10 -3.1 建设目标................................................................................. - 10 -3.1.1总体目标........................................................................ - 10 -3.1.2分目标 ............................................................................ - 11 -3.2 建设内容................................................................................. - 11 -3.2.1建立多灾种早发现监测平台....................................... - 13 -3.2.2建立预报预警信息制作平台....................................... - 14 -3.2.3建立指挥决策支持平台............................................... - 24 -3.2.4建立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 26 -3.2.5建立多灾种数据集........................................................ - 31 -3.2.6建立多部门网络系统 ................................................... - 33 - 第四章项目投资估算和来源............................................................ - 34 -4.1 项目投资估算......................................................................... - 34 -4.2 项目投资来源......................................................................... - 34 - 第五章项目实施进度........................................................................ - 35 - 第六章项目建设管理与人员培训 ................................................... - 36 -6.1 项目建设管理......................................................................... - 36 -6.2 人员培训................................................................................. - 36 - 第七章项目建设效益分析................................................................ - 38 - 第八章结论与建议 ............................................................................ - 41 -第一章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上海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
本项目以气象灾害为切入点,致力于建立气象及其次生衍生灾害早期预警系统。
1.2 项目申报单位上海市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上海市气象局联合申报。
1.3 项目建设单位上海市气象局为主要建设单位,其它相关政府委、办、局参与建设。
1.4 项目预期成果(1)建立一个先进的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实时发布气象及次生衍生灾害早期预警和灾害预评估信息,并通过其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向市领导提供指挥方案建议,智能生成各部门联动方案。
(2)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总体建设要求,建立上海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3)建立多灾种灾害预警和灾情查询网站和呼叫中心,通过双向互动方式,实现上海灾害早期预警的“一门式”服务。
(4)通过多灾种综合、多部门联合、多阶段一体化响应的防灾减灾实践,加快监测,预警,信息分发系统的建设,普及预报预警产品制作、信息发布、社会自救互救的理念,提升整个社会的防灾减灾水平和公众自救能力。
1.5 项目投资规模第二章项目建设依据、基础和必要性2.1 项目建设依据1.《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预案中明确将气象灾害列为自然灾害的重要内容。
在25个专项应急预案中,国家自然灾害救助、防汛抗旱、突发地质灾害、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等7个预案都对气象工作提出了任务和要求。
在80个部门预案中,有30个预案提出对气象科技、信息和服务支撑的要求,涉及到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众多方面。
2.《“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规划》提出要开展应急管理示范项目建设,并把台风、暴雨等气象及相关灾害作为示范项目的建设重点。
《规划》还提出,依托中国气象局气象业务系统和气象预报信息发布系统,形成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综合发布系统。
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上海示范项目建设可以成为我市贯彻落实《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具体举措之一。
3.《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中提出,要根据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订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强化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提高突发气象灾害的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