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作文700字范文
第一篇:月是故乡明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想不到,此时的我,也竟要与月、影为伴。
我抬头一望,白露依
旧是如此之纯净,而月也是如此之娇美。
不过,一个固执的声音却穿
过了我的耳畔: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是啊,即使有康桥明媚的柔波,即使有夏威夷热情的
沙滩,即使有加利福利亚明媚的阳光,但,这些都远远抵不上家乡的
那一轮明月。
不是因为什么,只因只有它才能拨动游子心头上的那一
根弦,而这个根弦,名曰思乡。
思乡?是的,正因它,才使得文人骚客们心存余悸,才使得那原本
虚渺的景象在他们的笔下“柔情似水”,才有了“举头望明月,低头
思故乡”的思乡小调,才有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惊
世之作!
月,自古以来,便是家的代名词。
月升月落,时间的流逝,有如
白驹过隙,不过,流逝的时光,带走的是年少的稚气,挥之不去的,
还是心中那一轮皎洁的明月。
而今晚,月色正浓,身处异地的游子们,不知你们是否和我一样感慨万千呢?
离家已有些时日了,不知我那年迈的老母亲自体是否安好?不知她
是否还时常伫立在家乡的那一座小桥前,等待着她的儿女?
想到这,我的心中一片酸楚。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那能千里共婵娟的明月,能把我
的思念,深深地寄给我的母亲。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用它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而我
想说得是“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生苦短,又有多少
个月明的日子?人在世,莫在于珍惜每一个有月相陪的日子……
第二篇:月是故乡明
农历八月十五,一轮圆月缓缓地爬上山头。
昔日苍白的月影更加
苍白了,望着那归途的路,月亮似乎也在等待远方的游子回家,只留
下几抹残辉照耀大地,慢慢地移动。
在台北郊外的一座富丽堂皇的别墅里,宽阔的阳台上,坐着一位
七八十岁的老将军,他满头银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含着泪水,
他那颤抖的手中拿着一块未咬一口的月饼,它似乎很重、很沉,同月
亮一般重、一般沉。
他望着月亮,嘴里念念有词,心灵的雨花好像在
飘洒,飘过前面的小山坡,飘过金门列岛,飘过海峡,飘到了那块他
魂牵梦萦的土地——大陆,那是他出生的地方。
故乡的亲人在干什么呢?他们一定在烧菜,烧很多很多的菜。
堂前的供桌上,放着祖先的灵牌。
每年家乡的父老乡亲都要实行一次祭祀,让这些祖先“回家”与
亲人团圆。
他们可知道,海峡的另一端还有一个他,正等着回家。
望着故乡的方向,心灵的时间在逆转。
记得儿时,做了祭祀后,
一家人围坐在桌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弟妹欢聚团圆,
享受着天伦之乐。
那灯光也是这么相叠着,却是那么温暖、那么和谐。
桌上放着一只土制的炭炉,炉上坐着一口锅,把菜放进去热热,吃一口,肚里就暖和和的。
饭后,一家人坐在凉台上,每人手中都拿着一
只和月亮一样大小的月饼。
他把玩着,虽然没这么好吃,但得到的是
蜜一般的甜,怎么也舍不得吃掉。
至今,他还记得当时的夜景,朋亮
是那么的圆,就像初升的太阳光芒四射,金黄的月光像妈妈那略带红
晕的脸。
月光毫不保留地洒向大地,抚摸着他,那么柔,那么顺。
年
少的他幼稚地说了句:“这月真美!”
“是的,故乡的月最美,最明!”从思念中拔出来的老将军不由轻叹了一句,缓缓捧起月饼犹如捧起故乡的月,轻轻地咬一口,慢慢地咀嚼着,好像享受着故乡月的那份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