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四模物理试题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四模物理试题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四模物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对下列各图蕴含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图甲的加速度时间图像说明该物体在做加速直线运动B.图乙的位移时间图像说明该物体受力平衡C.图丙的动能时间图像说明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图丁的速度时间图像说明该物体的合力随时间增大2.如图所示为建筑工地一个小型起重机起吊重物的示意图。

一根轻绳跨过光滑的动滑轮,轻绳的一端系在位置A处,动滑轮的下端挂上重物,轻绳的另一端挂在起重机的吊钩C处。

起吊重物前,重物处于静止状态。

起吊重物过程是这样的:先让吊钩从位置C竖直向上缓慢的移动到位置B,然后再让吊钩从位置B水平向右缓慢地移动到D,最后把重物卸载到某一个位置。

则关于轻绳上的拉力大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吊钩从C向B移动的过程中,轻绳上的拉力不变B.吊钩从C向B移动过程中,轻绳上的拉力变大C.吊钩从B向D移动过程中,轻绳上的拉力不变D .吊钩从B 向D 移动过程中,轻绳上的拉力变大3.如图所示,某人从高出水平地面h 的山坡上的P 点水平击出一个质量为m 的高尔夫球,飞行中持续受到一阵恒定的水平风力的作用,高尔夫球竖直落入距击球点水平距离为L 的洞穴Q 。

则( )A .球飞行中做的是平抛运动B .球飞行的时间为g h 2C .球被击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L g h2D .球飞行中受到的水平风力大小为L mgh4.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m f。

现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 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 的木块,使四个木块沿斜面以同一加速度向下运动,则拉力F 的最大值( )A .m f 53B .m f 43C .m fD .mf 235.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小物体A 、B 、C 能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A 、B 、C的质量分别为m 、2m 、m ,A 与B 、B 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C 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μ,B 、C 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 、1.5r 。

设本题中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对A 的摩擦力一定小于μmgB .C 与转台间的摩擦力大于A 与B 间的摩擦力C .转台的角速度ω定满足:r g6μω≤D .转台的角速度ω定满足:r g 3μω≤6.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通信卫星2009年2月11日在西伯利亚上空相撞。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的首次卫星碰撞事件。

碰撞发生的地点位于西伯利亚上空490英里(约790公里),恰好比国际空间站的轨道高27.0英里(43.4公里),这是一个非常常用的轨道,是用来远距离探测地球和卫星电话的轨道。

则以下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碰撞后的碎片若受到大气层的阻力作用,轨道半径将变小,则有可能与国际空间站相碰撞B .在碰撞轨道上运行的卫星的周期比国际空间站的周期小C .发射一颗到碰撞轨道运行的卫星,则发射速度要大于7.9km/sD .在同步轨道上,若后面的卫星一旦加速,将有可能与前面的卫星相碰撞7.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相距一定的距离放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带电小球(可视为质点)A 和B 。

在t 1=0时,同时将两球无初速度释放,此时A 球的加速度大小为α;经一段时间后,在t 2=t 时,B 球的加速度大小也变为α。

若释放后两球在运动过程中并未接触,且所带电荷量都保持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两个小球带的是同种电荷B .两个小球带的是异种电荷C .t 2时刻两小球间的距离是t 1时刻的2倍D .t 2时刻两小球间的距离是t 1时刻的22倍8.如图所示的弹弓,橡皮筋两端点A 、B 固定在把手上,橡皮筋ABC 恰好处于原长状态,在C 处(AB 连线的中垂线上)放一固体弹丸,一手执把,现将弹丸竖直向上发射,己知E 是CD 的中点,则( )A .从D 到C ,弹丸的机械能一直增大B .从D 到C ,弹丸的动能一直在增大 C .从D 到C ,弹丸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D .从D 到E 弹丸增加的机械能大于从E 到C 弹丸增加的机械能9.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 的光滑半圆形细轨道,其圆心为O ,竖直固定在地面上。

轨道正上方离地高为h 处固定一水平光滑长直细杆,杆与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杆上P 点处固定一定滑轮,P 点位于O 点正上方。

A 、B 是质量均为m 的小环,A 套在杆上,B 套在轨道上,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定滑轮连接两环。

两环均可看作质点,且不计滑轮大小与摩擦。

现对A 环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力F ,使B 环从地面由静止开始沿轨道运动。

则( )A .若缓慢拉动A 环,B 环缓慢上升至D 点的过程中,F —直减小B .若缓慢拉动A 环,B 环缓慢上升至D 点的过程中,外力F 所做的功等于B 环机械能的增加量C 。

若F 为恒力,B 环运动到D 点时A —定处于平衡状态D .若F 为恒力,B 环被拉到与A 环速度大小相等时,sin ∠OPB =h R10.如图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半圆轨道的直径αb 水平,小球P (可视为质点)从α点正上方高H 处自由下落,经过轨道后从b 点冲出,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2H ,空气阻力不计,关于小球离开b 点以后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从b 点离开槽后做斜抛运动B .小球从b 点离开槽后不会再落回半圆槽中C .小球会从b 点落入槽中,并且从α点离开槽后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 满足3H h <D .小球会从b 点落入槽中,并且从α点离开槽后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 满足323H h H << 11.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质量为M 的小车,其左侧有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AB ,轨道最低点B 与水平轨道BC 相切,整个轨道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将质量为m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A 点无初速度释放,物块沿轨道滑行至轨道末端C 处恰好没有滑出。

重力加速度为g ,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

关于物块从A 位置运动至C 位置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车和物块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B .摩擦力对物块和轨道BC 所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C .物块的最大速度为gR 2D .小车的最大速度为Mm M gRm +222A .水平外力做的功为2芦wg/ .. _ _ .. 气.B.B与A分离时,弹簧正处于原长位置.C.B与A分离后,A滑块机械能守恒D.B与A分离,A仍能运动到P点13.如图所示,光滑地面上有P、Q两个固定挡板,A、B是两挡板连线的三等分点。

A点有一质量为m2的静止小球,P挡板的右侧有一质量为mi的等大小球以速度v0向右运动。

小球与小球、小球与挡板间的碰撞均没有机械能损失,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

己知两小球之间的第二次碰撞恰好发生在B点处,则两小球的质量之比m2可能为()12.如图所示,A、B两滑块(可视为质点)质量分别为2m和m,A与弹簧拴接,B紧靠着A,二者静止时弹簧处于原长位置,已知M点左边的平面光滑,滑块与右边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M、N间的距离是弹簧原长的2倍,重力加速度为g。

现用水平向左的外力作用在滑块B上,缓慢压缩弹簧,当滑块运动到P点(图中未标出)时,撤去水平外力,测得滑块B在M点右方运动的距离为l时停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平外力做的功为2μmglB.B与A分离时,弹簧正处于原长位置C.B与A分离后,A滑块机械能守恒D.B与A分离,A仍能运动到P点13.如图所示,光滑地面上有P、Q两个固定挡板,A、B是两挡板连线的三等分点。

A点有一质量为m2的静止小球,P挡板的右侧有一质量为m1等大小球以速度v0向右运动。

小球与小球、小球与挡板间的碰撞均没有机械能损失,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

已知两小球之间的第二次碰撞恰好发生在B点处,则两小球的质量之比m1:m2可能为()A.3:1 B.1:3 C.1:5 D.1:714.如图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板,右端有一根轻质弹簧沿水平方向与木板相连,木板质量M=6kg,质量m=2kg的铁块以水平速度v0=12m/s从木板的左端沿板面向右滑行,压缩弹簧后又被弹回,最后恰好停在木板的左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铁块和木板最终共同以3m/s 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B .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54JC .运动过程中铁块与木板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54JD .运动过程中铁块与木板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108J15.如图所示,A 、B 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 放在固定的斜面上,斜面的倾角α=30°,B 、C 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相连,C 球放在水平地面上。

现用手控制住A 球,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

己知A 球的质量为M ,B 、C 球的质量均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83,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释放A 后,A 沿斜面下滑至最低点时C 恰好离开地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3.2mB .A 、B 速度最大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C .A 到达最低点后会继续沿斜面上升D .从释放A 到C 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A 、B 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小卷II (非选择题 共50分)二、填空题(16题每空1分.17题每空2分)16.某活动小组利用图甲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钢球自由下落过程中,先后通过光电门A 、B ,计时装置测出钢球通过A 、B 的时间分别为t A 、t B 。

用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表示钢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测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为h ,钢球直径为D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

(1)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钢球的直径,读数如图乙所示,钢球直径为D=cm。

(2)要验证机械能守恒,只要比较()A.)11(222BAttD-与gh是否相等B.)11(222BAttD-与2gh是否相等A.)11(222ABttD-与gh是否相等B.)11(222ABttD-与2gh是否相等(3)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_________(选填“〉”或“〈”)钢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由此产生的误差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通过增加实验次数减小。

17.在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各落点的中心位置如图,假设实验中小球的弹性较好,可以看作弹性碰撞,且碰撞结果基本符合21211vmmmmv+-=,21122vmmmv+=,其中m1、m2分别是入射球和被碰球的质量,m1>m2,v1、v2分别是入射球和被碰球碰后的水平速度,v0是入射球碰前的速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