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模拟试题2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A. 睥睨(pì)三棱镜(líng)宽宥(yòu) 芥蒂(dì)B. 亵渎(xiè) 玄奘(zànɡ) 恹恹(yàn) 虬枝(qiú)C. 迸溅(bènɡ) 胸襟(jīnɡ) 迥异(jiǒnɡ) 拈轻怕重(niān)D. 摒弃(bìnɡ) 嫉妒(jí) 啁啾(jiū) 毋宁(nìnɡ)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3分)A、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B、若干年过去了,我还会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列车上的少女,揣摩她现在不知怎样了?C、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
D、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淘神、费力?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各有关单位在此次质量大检查之后,务必健全和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工作。
B.作家只有深深的扎根于生活的泥土里,才能写出反映我们时代的作品。
那种离开泥土的天才作家是没有的。
C.鲁迅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他指出:儿童的命运便是将来的命运。
D.十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要善于抓住机遇,经过拼搏,才能取得成功,否则,一旦失去机遇,便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B、画家以酣畅淋漓的笔墨,描绘出江南的一片新绿,真使人有妙手回春之感。
C、敢于仗义执言的人,即使有些缺点,也不可与那些少说为佳、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同日而语。
D、历史上不少忠臣义士,尽忠进谏,结果却是或被挖心,或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芳。
5、下面对课文内容分析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课文标题是个设问句,它起着三个方面的表达作用。
一是抓住人们所熟知的花的特征提出问题,有助于提示文章的中心;二是以设疑激趣,富有吸引力;三是文章主体部分从六个方面先按纵向说明的时间顺序再按横向说明的逻辑顺序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
B、《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诗人借陋室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其中的“铭”和《木兰诗》的“诗”,《竹溪记》的“记”及《诗词曲三首》的“首”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C、《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讲演稿,可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任,清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D、《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一篇由果到因、从现象说到本质的事理说明文。
6、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清得如同镜子一般,,实在奇绝。
①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
②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
③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
④现在正是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
A.②④①③ B. ①③②④ C. ②④③① D.①③④②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32分)一、积累运用(20分)7、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
(4分)对喜欢旅游的我来说,多么期待能有一天到重建后的马尔代夫去看看,去看看美丽的沙滩,去看看(zhàn)蓝的海水,去看看那在海边 (xī)戏的各色人种……真的希望那时候又能看见曾被海(xiào)无情吞噬的 (wān)8、默写。
(8分)⑴__________,高斋闻雁来。
⑵知之者不如好知者,______________。
⑶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⑸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__________,一个有道德的人,__________,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⑹写出一句含有鸟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写出与《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与“抽刀断水水更流”形成对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答题。
(3分)已知:(1)备考前夕:某校初三(2)班晚10∶30下自习。
(2)班主任有令:每晚下自习后须自学一小时。
求:考入重点高中解:眼皮十分沉重答:九年寒窗苦,苦海无边这是一道特殊的数学题,你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条),请给该学校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信息: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通过专题《鸟》的学习,我们对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
某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一期“爱鸟”专刊。
以下是其中一个栏目的内容,读后按要求答题。
(共5分)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
它是为信念而飞的。
荆棘鸟:它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只是渴望站在荆棘树上让最尖最长的荆棘刺进胸口,唱出生命里唯一一次最美妙的歌。
生命只为了那一声绝唱,却足以让人惊心动魄。
⑴请根据以上内容,为该栏目拟一个鲜明、恰当的主题(三至五个字)。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根据这一主题,仿照该栏目内容的写法,为自己喜爱的一种鸟(题中涉及的除外)写几句简短的话。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52分)(一)赏析范仲淹《渔家傲》,完成11-12题(4分)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的不同,表现了边陲之地的孤寂荒凉。
B .“千嶂里”中的“千嶂”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 .“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的写出了戍守边疆的将士们的思想之情。
D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然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12、就全词而言,这首词既表达了___________,又流露出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3—16题。
(17分)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八分有奇. ( ) 水波不兴.( ) 中轩敞者为.舱( ) 矫.首昂视( ) 14、下面各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高可.二黍许 竖其.左膝 可.以调素琴(《陋室铭》)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中峨冠而多髯者. 珠可历历..数也 有奇字素无备者.(《活板》) 历历..在目 (《山市》)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两个句子。
(4分) ①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AB C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问:①核舟雕刻者在船舱窗边特意刻上一副对联,其主要目的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作者说佛印“神情与苏、黄不属”,请根据文章,分别用一两个词语(提倡用成语)概括出他们不同的特点来。
(4分)佛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l7~21题。
(16分)有为有不为季羡林①“为”,就是“做”。
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这就是“有为”。
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这就是“有不为”。
②在这里,关键是“应该”二字。
什么叫“应该”呢?这有点像仁义的“义”字。
韩愈给“义”字下的定义是“行而宜之之谓义”。
“义”就是“宜”,而“宜”就是“合适”,也就是“应该”,但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要想从哲学上、从伦理学上说清楚这个问题,恐怕要写上一篇长篇论文,甚至一部大书。
我没有这个能力,也认为根本无此必要。
我觉得,只要用一般人都能够有的良知去印证,就能知道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了。
③中国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可见“善”“恶”是有大小之别的,“应该”“不应该”也是有大小之别的,并不是都在一个水平上。
什么叫大,什么叫小呢?这里也用不着烦琐的论证,只须动一动脑筋,睁开眼睛看一看社会,也就够了。
④小恶小善,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
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和病人让座。
能让,算是小善;不能让,也只能算是小恶,够不上大逆不道。
然而,从那些一看到有老人或病人上车就立即装出闭目养神的样子的人身上,不也能由小见大看出了社会道德的水平吗?⑤至于大善大恶,目前社会中也可以看到,但在历史上却看得更清楚。
比如宋代的文天祥。
他为元军所虏,如果他想活下去,屈膝投敌就行了,不但能活,而且还能有大官做,最多是在身后被列入“贰臣传”,“身后是非谁管得”,管那么多干吗呀。
然而他却高赋《正气歌》,从容就义。
留下英名万古传,至今还在激励着我们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⑥通过上面举的一个小恶的例子和一个大善的例子,我们大概对大小善和大小恶能够得到一个笼统的概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