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白诗二首 送友人 月下独酌 1ppt 原创课件

李白诗二首 送友人 月下独酌 1ppt 原创课件

“不解” (不能同酌共饮) “徒随” (无法真正交流)
以物为友,实乃无奈之举动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将:和。 及春:趁着阳光 明媚之时
• “暂伴”
• 透露了作者心中一丝无可 奈何的惋惜,
• 李白清醒知道这种解脱不 过是暂时的。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月徘徊”
月被我的歌声感动,在我身边不肯离去。
(景中含情)。 有情有义
为别:分别 万里:极言其远 征:远行
诗人借 孤蓬 来比喻 远行的友人
无根无依 随风飞旋 难觅踪影
孤身在外 万里漂泊 踪迹难寻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 深切关心 。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故人:老朋友(李白自称)
浮云
友人(游子)
随风变幻 飘忽不定
落日似眷恋大地
漂泊无依 行踪不定
诗人(故人)惜别之情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相期:相约会。 邈(miǎo):遥远。
云汉:银河。 无情游:指忘却世情的交游
• “无情游”
• “云汉”
无利害关系 纯洁真诚
在人间 找不到
远离尘世的天 界
•表达对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庸俗关系的厌 恶与否定 ,表现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的
高洁品质。 李白所选定的人生道路,在当时的情
? 况下,是注定要以寂寞与潦倒为伴的
• 月光下,他能和古人结为知己: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 城西楼月下吟》)。
• 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 本诗抒发了作者孤独愁寂之情。诗歌 通过作者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一种群饮 的欢乐环境和闹腾的场面。运用以乐 写愁、以闹写寂的反衬手法,将李白 狂放不羁的性格表露无遗。
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天上的月亮是李白在精神 世界中永远的知己
• 他曾经回忆自己儿时对月亮的最初认识: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
• 出门在外,月光勾起他游子的乡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 思故乡”(《静夜思》);
• 秋月里,他曾倾述过不尽的相思: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歌用“青山”、“白水”、“浮云”、 “落日”、“班马”等色彩鲜明,富含离 愁的词语描述分别的情景。采用动静结合、 比喻等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惜 别之情。
体会情感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表达\展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先点出作者的情感, 2、通过什么来表达感情(内容上) 3、表达感情的特点(手法上:虚实结合、直抒胸 臆、委婉含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以乐景写 哀情等)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本文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步骤一)。这 首诗通过“劳歌一曲”,“解行舟”,“西楼” 等带有离别特征的词写离别(步骤二)。本诗以 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联以风雨凄凄 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整首诗借景寓情,别具一 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步骤三)。
诗人饮酒环境如何?
花前月下良辰美景(“花间”、“月下”)
诗人当时心情如何?
孤独(“独”、”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三人:指月亮、作者及其身影。 • 对:朝着
以物为友
既表现孤寂之情, 也寄寓品质的高洁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行。
不解饮:不会喝酒 徒:徒然,白白地。
盛情邀请之下,可否排解心中愁苦?
李白诗二首
1初步了解李白及其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 2理解李白诗歌表达的怀才不遇、孤独寂寞 的思想感情以及对友人的难舍之情。
李白
李白( 701年2月8日-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 人,有“诗仙” ,“诗侠”之称。
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 多是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 瀑布》、《行路难》、《蜀道难》、 《将进酒》等。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酌,饮酒。 • 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 “影零乱”,
影随着自己的身体做出各种不很规矩的舞姿。
酒至半酣,渐至佳境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趁醒着的时候三人结交成好朋友, 醉后不免要各自分散了。
• “交欢” • 显示出诗人对此的知足 (美酒使李白忘却人间的烦恼,明月给
李白带来心灵的安慰。)
与无情之物交欢,自然显示当时的
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
• 他终究要酩酊大醉,月亮、身影也都 将回复到它们原先的形态,“三人” 无奈分别。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别诗 五言律诗
郭:城外 白水:明净的水 城:内城
无言“青山”-有声“白水” ,有声有色。 远“横山”-近“绕水”,有远有近 “横” 写青山的静,“绕” 写白水的动, 动静结合。 绕城流水似乎又象征着绵绵离情。
自兹去:从此离开。兹,此。 萧萧:马鸣声。 班马,离群的马。
• 没有直接写自己的感受
• 用“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烘 托了惜别之情。
内容
形式
首联 写景
对仗工整、动静
点出送别地点 结合
颔联 叙事
不拘对仗、别具
点出送别主题 一格
颈联 由眼前之景道心 比喻形象、对仗
中之意
工整、情景交融
尾联 写离别时的场景 渲染烘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