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方案
XXX中心幼儿园
一、指导思想
“课程游戏化”是《纲要》和《指南》对课程游戏化建设的一致要求——幼儿园应以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探索教学游戏化、教育综合化的幼儿教育实践模式,把游戏融汇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充分体现寓教育于游戏之中。
要为幼儿提供平等表现机会,使幼儿的能力、个性得到和谐发展,让幼儿在教学活动、日常生活中积极探索、主动活动、思维活跃。
因此,应在幼儿园适时、合理地开展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各种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工作目标:
1.以《纲要》和《指南》为依据,使幼儿园课程以游戏为主,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实现游戏与教学的最优化的结合。
2.让游戏精神成为贯穿和融入整个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灵魂与主线。
三、工作措施:
幼儿园游戏化的课程实施是一项需要创新、需要深入实践的工作,设计和实施策略的形成过程都应是理论和实践的双向论证过程。
正如虞永平教授所说:“把幼儿园现有的教案,变得更有趣一点,这就是在渗透游戏精神,这就是游戏化。
”并试行游戏与语言、游戏与音乐、游戏与社会、游戏与科学、游戏与健康、游戏与艺术的整合。
游戏化就是要求我们把现有的活动变得更生动,更有趣,更适合孩子,
更让孩子成为真正活动的主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对幼儿而言,生活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重要的学习途径。
我们要善于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利用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利用幼儿熟悉的环境,以适合幼儿的方式,组织我们的教育活动。
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与幼儿有关的社会生活及幼儿的游戏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学习了《欧美亲子农业的6种发展模式》并结合本园本土化资源,努力回归------“自然教育法”.
四、具体安排:
课程渗透游戏精神。
(一)做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并充满游戏精神——自由、自主、创造和愉悦,一日生活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让孩子感觉到自由、自主、创造和愉悦,我们要把这种精神体现到一日生活里,尽可能用这种意识来组织活动。
(二)幼儿的自由游戏时间应充分保证,这是儿童的基本权利。
另外在其他环节,尤其是集体教学环节应尽可能采用游戏的方式,让教学活动游戏化。
(三)合理指导游戏,要形成这样一种课程文化:鼓励游戏、欣赏游戏、服务游戏、观察游戏、合理指导游戏。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没有小学化、成人化的环境下学习。
利用本土化资源。
(一)四周有草莓园、葡萄园、公园、桃子园、鱼塘、藕塘、种植棉花、水稻、油菜、豆角、麦田等。
根据季节变化,幼儿年龄段做相应的活动方案。
(二)幼儿园的日常课程中,传统的教室被大自然取代,孩子们可在户外活动,观察动植物、爬树、做游戏、画画等。
(三)结合本土历史文化及幼儿兴趣点,做一些趣味性的乡村娱乐活动,为幼儿提供简单、有趣的乡村生活体验,如:延寿寺,让幼儿感受文化传承。
(四)真实的农植物活动替代了课堂,幼儿自我发现季节变化跟农植物关系,并一起干农活“寓教于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