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考历史开卷考试的效率一,科学用书1、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结合《中考说明》,把每一本书、每一课不考的内容的那一页从中折叠(不是撕掉),未折叠的就是要考的,便于翻阅。
2、试题顺序与教材顺序一致。
把握住这个原则,考试时就可以把教材按照一至六册的顺序放于左上角。
然后根据情况取而用之。
3、快速定位找考点。
对于任何一个考核点,都要能在最短时间内在教材中找出来。
从操作步骤上说,可以分为三小步:首先是定方向,确定该考点是哪一学年所学。
其次是选定教材,根据每册教材的前后断代进行,应熟练化、自动化。
最后是根据目录精确定位。
打开相应教材的目录,快速确定该知识点是属于那一课,并立即定位。
从教法上说,主要从两方面加以训练:一是根据目录查找考核点的能力。
二是训练速度,可以口答竞赛,也可定量限时笔答。
4、不要题题都翻书。
题题都翻书,时间就不够用了,更何况,实行政、史合卷,这样,在规定的时间内,厚厚的一摞书翻来翻去,会极大地影响答题速度和考试的心情。
因此。
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该背的一定要背,把知识消化在平时的学习中,切不可题题都翻书。
对实在找不到答案的题目,再翻书查找。
二,科学答题1、审题-----火眼金睛。
开卷一般会采取比较灵活的形式,也会有例外,比如用比较大的基础题(这种比较简单,但抄写量大)。
灵活的题目一定要弄清问什么,尤其要看清材料,基础知识写完的基础上就抄材料,如果找不到,就直接从材料里找,中考的话,出卷比较规范,质量高的卷子一般不会有无用信息。
基础题,要答的规范,全面,这个主要就是对书的熟练程度2、分值-----看菜吃饭。
分值的大小,确定了答题的多少,不一定准,但大概可以估计以下有几个点,答几条,估计完以后要比估计的多答一些。
3、内容-----凤头蛇尾。
要是一下子觉得有很多可以答的话,先想一想,时间允许可以在草稿纸上列个框架(只要注明标记,自己看得懂就可以),分析把最主要的写前面,批卷老师在大量阅卷后不会一个字一个字帮你看,语言要简练,切记罗嗦。
4、时间----合理分配,戴上手表,科学安排,要控制好答题时间。
最好是前紧后松。
5、答题---- “一齐四化”,“一齐”即书写左对齐;“四化”即要点化、层次化、提示化、序号化。
6、检查----锦上添花,临终检查是答卷的一个必要步骤,不可忽略。
检查不仅能发现答案的正确与错误,从而弥补缺漏,改正差错,有时还能发现更简便的解法。
临终检查应养成习惯,临终检查查出问题,涂改要注意清晰、规范,不能凌乱,那样会因卷面不整洁而失分。
一般来说,第一次的答案更可靠些,在不清楚是否错误的情况下,还是以保持原答案为好。
三,关注热点问题。
热点问题是中考必考的内容,特别是整周年纪念的重大历史事件,这就要求对热点问题的复习不能到临近考试时搞突击,要把热点问题的复习寓于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关注社会生活,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综合能力何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本。
四,科学做笔记。
往书上记笔记要系统、有条理。
在开卷考试下,很多学生把平时复习的例题、辅导书上重要的题目,自己记不清的题目、老师强调的题目都密密麻麻地抄在课本的空白处,有的甚至把课本内容都遮住了。
因此,考试需要的东西不知从何处找到,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却未起到良好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告诫学生要学会整理笔记,不要把所有东西都往书上记,应当有选择摘抄一些重要的、系统化的知识点。
同时,抄东西时要分门别类,把知识划分成不同的专题。
如:现代经济的发展变化、近代现代抗争与探索史、资本主义政治与经济、国际关系、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世界文化等。
遇到不同问题去找,省时、省力并提高了复习效率。
三,扭转错误观念。
提到开卷考试,一些学生认为,平时看不看书无所谓,反正中考时可以带教材,到时翻书找答案不就行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中考时间有限,命题涉及的知识范围广,考查知识点多。
试题综合性强,并且还遵循“以能力之意命题”为原则。
如果平时对基础知识没有熟练掌握,想在短暂的时间内靠查找教材和资料答好试卷,取得理想的成绩,难度很大。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时间不够。
从以往情况看,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在做试卷时,由于翻书所用太长,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斗难以做完,更没有时间思考能力题目和全面检查试卷。
四,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1、注意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历年中考命题都会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试题难度适中,基本史实与再现仍是考查重点。
因此,熟悉甚至记忆基本史实,将会大大减少翻书时间,提高做题速度,节省较多时间来思考难度较大的题目。
2、记忆每册教材、每单元、每目的框架时间紧迫,要求每位学生都能熟记所有知识点似乎是不太现实。
对于开卷考试,考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找到所考知识点的位置,不仅能加快答题速度,还能提高答题的质量,这些要求我们必须对每册教材、每单元、每课的大致框架非常熟悉。
记住了这个大框架,当遇到考查这一阶段的历史的考题时,就可以马上精确定位到哪册教材、哪单元、哪课甚至子目。
把所考查的全部教材按单元、课、目汇集起来分门别类,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
并写在笑卡片上,随时拿出来翻看。
并让自己更加深刻地记忆这些知识。
3、充分利用时间的边角碎料建议学生备齐所有教材,随时翻看,哪怕是无意识的,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自己认为掌握薄弱的教材放在书桌上,有空就拿来翻翻,久而久之,这些知识就会深刻地印在你的脑海中。
4、多做真题、模拟题和近几年的中考题。
历史科解题技巧和考前心理辅导首先,进入考场后到分发试卷至少有五到十分钟时间。
这段时间是同学们舒缓紧张情绪的好时机,具体方法如:做几个深呼吸,或闭上眼睛适当地做些心理暗示,为自己加加油,鼓鼓劲。
分发试卷到开考又有五分钟时间,这段时间应合理利用,不要急于思考试题。
先是在密封线外填上相应的内容,后检查试卷是否损坏或不清晰之处,以便及时更换,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紧张。
下一步,就是按照正常的作答原则由易到难,逐题往下看,为开考后争取更多时间。
切忌先难后易。
部分同学往往喜欢先做难题,这样往往会造成时间上的失控,和心理上的失调,进而会影响到整场考试。
其次,各种具体的题型又有不同的解题方法,而时间和效率又是判断这种方法好坏与否的最佳标准。
如何在短短一个小时内,找到速度与正确率的最佳结合点呢?以下,我就针对不同题型提供几种方法和建议:一、选择题占总分的60分。
是分值最大的题型,所以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做20道选择题的时间应控制在15—20分钟内,具体方法很多,如:(一)从题干的中心词句出发,求解正确答项。
历史选择题的特征,就是从题干的立意出发,找了中心词(关键词)对四个选项进行进行联第、比较、判断,辩明是非,决定取舍。
(二)从时间入手,寻找符合特定时间范围的正确答项。
掌握一些基本的时间概念,是学习历史的起码要求,也是历史选择题命题常用的手法。
因此,从时间入手,“顺藤摸瓜”,就能找出符合特定时间范围的正确答项。
(三)从选项本身文字表述的错误入手,利用排除法,找出正确答案。
二、材料解析题。
其考查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根据材料,请回答”,这个题目的答案出面材料中,同学们可在材料中寻找答案。
(二)“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这个题目的答案就会出现在课本中,同学们应根据材料中所给信息找到课本及资料中的相关答案。
(三)不写“根据材料”,也不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这个题目的答案要么直接从材料中找,要么根据材料结合课本或资料来作答。
不管是何种情况,都应认真审题,问什么答什么,答案力求简练。
三、问答题,。
一般是分解式的题目。
两个问答题中又包含好几个小题,这种题目尤其要注意审题,题目问什么,答什么。
答案要力求规范、条理、和措词的准确。
同一题内的各小题往往存在一定联系,否则是“一招走错,满盘皆输”。
以上内容,望同学们能认真体会、运用。
最后,祝同学们心想事成,考出理想成绩!历史列举题的解题技巧①认真审题,明确时间范围、地点范围。
②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开,点到为止,简单明了。
③书写规范、条理清楚、中国历史的人名地名不能出现错别字。
历史材料题的解答技巧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总体上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读懂材料;二是审清题目;三是规范答题。
一、读懂材料是解答题目的前提,读懂材料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弄清材料的含义和观点。
仔细阅读每一则材料,真正理清材料在说什么,或材料对历史事件所持的观点。
这是解题的基础。
其次,深挖材料,还原历史背景。
这是解题的关键,它决定了答案的来源。
(1)还原历史背景要抓住材料提供的各种有效信息。
如:材料的含义、出处(包括材料出自文献的名称、作者及文献创作或发表的时间等);(2)确定材料的历史背景后要注意联系相关知识寻找与教材的结合点。
二、审清题目,就是抓住关键词(提示语、时间和地点限制)弄清题目在问什么,弄清题目的考查意图。
如:(1)弄清题目是要求根据材料作答,还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2)若针对观点提问,要注意问的是题目的观点、答题者的观点、还是历史上已成定论的观点;(3)若考查原因,就要抓住根本、直接、历史、现实、主观、客观、政治、经济等关键性词语。
三、规范答题,力求完整。
在书写上,务必注意格式的规范,在字迹清楚的基础上,要做到四化:1、提示化。
写出答题的提示语。
2、段落化。
每个问题的答案写一个自然段。
3、要点化。
如果答案比较复杂,尽可能用课本语言和观点,史实准确,提炼概括,答案严谨缜密,言简意赅,分层回答。
4、序号化。
答案行文或按时间先后,或按空间顺序,或按性质归类,依次展开,且在每要点前标明序号,答案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探究性试题的答题技巧。
第一步:审清题目,领会题意。
审题时首先要明确题意,完整准确地把握好试题的要求。
其次,要审明观点。
第二步:回归课本,寻找结合点。
探究性试题的题目及其答案取向是以教材为基础的,我们在解题时必须以课本知识为依据。
尽管探究性试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题材往往在书外,但答案基本上能在书中找到,只要学会寻找材料与知识的结合点,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第三步:规范答题,力求完整。
在找出结合点、确定答题思路后,准确完整地组织答案,在书写上要做到四化: 1、提示化。
2、段落化。
3、要点化。
4、序号化。
总之,审清题目对于正确答题至关重要,它决定了答题的方向和范围。
上述仅是解题的技巧和方法,方法必须以丰富的知识作后盾。
所以,要真正做到正确答题,提高得分率,还必须从基础知识入手,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夯实基础,拓宽知识面,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和历史观。
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在面对不同类型题目时,做到游刃有余,全面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