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建筑工程公司劳动人事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规范公司管理,理顺劳动关系,加强劳动纪律,整顿生产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坚持维护公司利益,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的全体在册员工、计划外临时用工。
第二章员工守则第四条员工应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条例和公司的规章制度,不得损害公司的荣誉和利益,争当一名好公民、好市民、好员工。
一、遵纪守法,倡荣弃耻,争做文明员工。
二、爱岗敬业,严谨操守,切实履行职责。
三、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努力完成任务。
四、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创新。
五、以人为本,落实责任,确保安全生产。
六、勤俭节约,精细管理,提高效益效率。
七、相互关心,尊师爱徒,加强团队精神。
八、弘扬宗旨,信守承诺,提供优质服务。
九、文明礼貌,整洁卫生,讲究社会公德。
十、热爱企业,奉献社会,共塑建筑精品。
第三章劳动合同管理第一节劳动合同的订立第五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第六条劳动合同双方自愿平等,协商一致并用书面形式订立。
第七条劳动合同分为正式合同与用工协议两种类型。
正式合同指公司在册正式员工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
用工协议指计划外临时用工通过劳务派遣单位与公司签订的劳务合同。
第八条新进入公司员工初次与公司订立劳动合同,必须约定试用期,其中外单位调入人员专业对口者和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试用期为三个月,其他新进员工试用期为六个月。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续订劳动合同不再约定试用期。
第九条新进入公司员工初次订立劳动合同,经公司经理审批后,由劳动人事处直接负责。
可订立的合同年限为:工人1—3年,管理人员3。
5年,高级管理人员和特殊专业技术人员5年以上。
第十条计划外临时用工,必须经过劳务派遣单位与公司订立用工协议,不允许私自雇佣临时工。
否则,发生劳动纠纷,谁雇佣谁负责,公司不承担责任。
用工协议期限一般要求为一年,也可以根据某项工作的期限而定。
第十一条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前,应认真阅读劳动合同书,熟悉合同中所列的条款,不清楚条款可咨询有关工作人员,如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解除和终止、法律责任等,同时要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如企业的性质、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以及社会保险等福利待遇。
公司也要将基本情况如实告知劳动者。
第十二条员工续订劳动合同,由所在单位劳动人事科负责,续订期限要求与初次订立的期限一致。
员工本企业工龄超过10年,若要求续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则必须写出书面申请。
第二节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第十三条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员工所在单位研究,征得同级工会同意,经劳动人事处审核后,报公司经理办公会议审批。
在征得公司工会同意后,由劳动人事处通知所在单位,要求以书面形式告知员工,在30日内办理有关解除手续。
第十四条员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单位签署意见报劳动人事处审核后,普通员工由公司经理审批,重要专业技术骨干经公司经理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第十五条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合同自行终止。
是否续签劳动合同,基层单位应当在合同到期前一个月上报意见,公司研究同意后,基层单位通知员工办理终止或续签劳动合同手续。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
因员工个人原因解除合同的,不得支付经济补偿金。
支付标准以员工解除或终止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为基数。
本企业工龄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经济补偿金,不足一年按一年计算。
第十七条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后,公司及时将员工档案及解除、终止的相关资料,一并报送宝鸡市失业保险管理处。
失业人员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到失业处办理有关失业证件和待遇。
第三节劳动合同书管理第十八条劳动合同书必须由员工本人签名,其他任何人不能代签。
第十九条劳动合同书一式两份,一份存放劳动人事处,一份由员工个人保管。
第二十条劳动人事处对劳动合同书编号登记,按顺序存放。
职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合同书应当装进员工本人档案。
第二十一条员工工作调动,要求携带合同书到调入单位进行登记。
第四节劳动合同台帐管理第二十二条公司劳动人事处和各单位劳动人事科都应当建立员工劳动合同台账。
台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员工登记表,应能够反映员工本人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岗位或职务、技术职称、参加工作时间、本企业工作时间、合同起止时间以及公司需要了解的其他情况。
二、劳动合同台账应能够全面反映员工合同的签订、续订、变更等情况。
三、员工考勤台账,详细记录员工出勤和各种休假情况。
四、员工培训台账,反映员工培训类别、培训时间、培训费用及公司需要了解的其他情况。
五、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员工的去向台账。
第五节劳动争议处理第二十三条员工与单位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应当协商解决,同级工会进行调解。
第二十四条员工与单位协商不成,可以向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调节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二十五条当事人也可以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二十六条发生仲裁纠纷,员工所在单位应当确定委托代理人负责处理,劳动人事处积极协助。
第四章考勤管理第一节考勤制度第二十七条公司机关、各单位、各项目部实行统一考勤,具体办法自行规定,报劳动人事处备案。
第二十八条劳动人事处、各单位劳动人事科有权对考勤执行情况及考勤文档进行抽查,发现虚假考勤,及时向领导汇报。
第二十九条考勤文档包括考勤记录和考勤报表。
考勤记录为各单位考勤员逐日登记的员工考勤情况,以及相关的证明文件。
考勤报表为各单位考勤员月末编写的统计表,其中包括单位(科室、项目部、班组)名称、职工姓名、应出勤日、实出勤日、请假天数、迟到、早退、旷工天数等。
第三十条员工应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随意离岗,更不得旷工。
第三十一条各单位要严格考勤制度,考勤员要据实记录员工出勤情况,不得虚报、漏报。
第三十二条员工因故需要离岗,需向主管领导请假,经领导同意后方可离岗。
第二节休假类别第三十三条员工休假包括法定节假日、公休日、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产假、哺乳假、病假、事假、放假等。
第三十四条全年法定节假日共十一天:元旦l天(1月1日),春节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清明节1天(农历清明当日),端午节1天(农历端午当日),劳动节1天(5月1日),中秋节1天(农历中秋当日),国庆节3天(1O月1日、2日、3日)。
第三十五条公休日指每周的星期六、星期日。
第三十六条带薪年休假:员工本企业工龄已满1年不满1O 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O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O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员工当年有下列情形时,不能享受带薪年休假,已享受的需扣回年休假工资,并按事假处理:一、累计请事假20天以上的;二、工作满1年不满1 O年的员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三、工作满1O年不满20年的员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四、工作满20年的员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五、累计放假3个月以上的;六、累计旷工7天以上的;七、累计停工15天以上的;八、触犯法律,被司法机关收审累计lO天以上的。
第三十七条探亲假:指在本企业工作满一年的员工,与配偶或父母(不包括配偶的父母)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指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在家居住一夜和休息半个白天),可以享受探望配偶或父母的待遇。
一、员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二、未婚(包括丧偶或离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三、已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
第三十八条婚假:指员工本人结婚而享受的假期。
一、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二、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结婚的,可享受23天婚假;三、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第三十九条丧假:指员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及配偶死亡,员工本人料理丧事的,可酌情给予1-3天的休假,员工其他亲属死亡,可给1天休假。
第四十条女员工产假、哺乳假:依照《公司女职工特殊利益专项集体合同》执行。
第四十一条病假:指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医疗期,根据本人实际工作年限和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给予3—24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下,在本企业工作5年以下的为3个月,5年以上的为6个月;二、实际工作年限1O年以上,在本企业工作5年以下的为6个月,5年以上1O年以下的为9个月,10年以上15年以下的为12个月,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为18个月,20年以上的为24个月。
三、由于打架斗殴、交通肇事、违法违纪、以及因个人其他非正常原因造成的休假,不得按病假处理。
第四十二条事假:指员工因个人或家庭原因申请的休假。
职工年累计请休事假不能超过30天。
特殊情况需要超假的,经公司研究同意后批准。
第四十三条放假:指单位因生产任务不足,经营发生困难,无法提供工作岗位而批准给员工放假。
第三节请假程序第四十四条员工请假,必须严格履行个人申请、所在部门(科室、项目部)核实、领导审批、工作交接、休假、销假的管理程序。
第四十五条除法定节假日、公休日、急诊请假外,员工休假必须提前填写“请假条”;对于放假员工,各单位必须给其办理《放假待岗通知书》。
第四十六条请事假需陈述个人事由,请病假需提供定点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按程序申请,经批准后休假。
确有急事不能提前请假者,可电话请假或委托他人请假,事后补办请假手续。
第四十七条除法定节假日、公休日外,员工请假可优先请休带薪年休假。
第四十八条除急诊请假外,员工请假均不得影响工作,经批准后须进行临时性工作交接,而后方可休假。
第四十九条各单位给员工放假,必须经本单位党政会议研究,并征得同级工会同意,报公司劳动人事处备案后方可放假。
未经批准不得随意给员工放假。
第五十条请假的批准权限:一、公司正职请假互相审批,若请假30天以上,须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二、公司副职请假,行政领导由公司经理审批,党群领导由党委书记审批;若请假60天以上,须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部门负责人请假,3天以内由公司主管领导审批,4天以上由公司经理或党委书记审批。
四、部门副职请假,3天以内由部门负责人审批,4—6天由公司主管领导审批,7天以上由公司经理或党委书记审批。
五、机关其他员工请假,3天以内由部门负责人审批,4—1O 天由公司主管领导审批,11天以上由公司经理或党委书记审批。
六、各单位正职请假,3天以内互相审批,4—6天由公司主管领导审批,7天以上由公司经理或党委书记审批。
七、各单位副职请假,3天以内由正职审批,4—1O天由公司主管领导审批,11天以上由公司经理或党委书记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