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
胎盘早剥
超声科 王议迎
诊断及分析
• 胎盘早剥定义:
•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 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胎盘早期剥离。
• 胎盘早剥是危及母儿生命的产科急症,发病急、进 展快,严重时母体可发生大出血,或子宫胎盘卒中; 胎儿发生宫内缺氧或宫内死亡。
• 胎盘早剥的发生与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慢性 高血压、腹部外伤、外倒转术纠正胎位、脐带过 短或脐带绕颈、宫腔内压骤减、孕妇长时间仰卧 位、绒毛膜炎、羊膜感染等因素有关。
• 通常追踪观察可区分。子宫肌壁收缩是暂时性的 很快就恢复正常,子宫肌瘤通常较血肿固定,在 严密监视的短时间内不会长大,而血肿很可能增 大。另外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亦可帮助鉴别, 因肌壁和肌瘤均有较丰富的血管,且肌瘤内部血 流在子宫收缩时较少,而血肿内无血流显示。
• (2)子宫局部收缩:宫缩时胎盘与子宫肌层增 厚,其间可见规则的胎盘后静脉丛,内部回声均 匀,多共同突向羊膜腔内。患者无腹痛、阴道流 血、腹肌紧张、子宫压痛等临床表现,适当休息 后,宫缩可缓解恢复。
胎盘剥离早期:胎盘与子宫壁间见边缘粗糙、形 态不规则的液性暗区,其内可见散在斑点状高回 声、不均质低回声或杂乱回声,有时为条带状回 声。有时胎盘后无明显血肿声像,仅有胎盘异常 增厚(注意对比历史报告),呈不均增强回声。
•
• 胎盘剥离后期:胎盘剥离出血不多自行停止后, 胎盘后血肿数天后逐渐液化,内回声变为无回声, 与子宫壁界限分明;以后血肿机化,表现为不均 质高回声团,产后检查胎盘局部有机化凝血块。
• 如果胎盘与子宫之间出现液性暗区或界限不清时, 其提示有胎盘后血肿,当底蜕膜血管破裂,在绒 毛膜板下形成血肿,超声图像为片状液性暗区, 凸向羊膜腔为胎盘早剥的典型超声表现。
漏诊原因分析
• (1)后壁侧壁宫底胎盘易漏诊与超声声束的扫查角度有 关,增厚的侧胎盘被误认为前后壁胎盘紧贴,增厚的胎 盘被误认为胎盘水肿;
• (6)胎盘局部底蜕膜出血量少或隐性出血时,胎盘于 宫壁间探查不到液性回声,很容易发生漏诊。
• (7)不典型胎盘早剥的孕妇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缺 乏胎盘早剥常见的好发因素及诱因,超声图像不典型, 超声检查时未结合患者临床表现,易发生漏诊。
如何减少漏诊
• 对附着子宫后壁、宫底及后壁的胎盘要多方位仔 细扫查,扫查中放慢速度,不过度压探头,尤其移 动到孕妇肌紧张及压痛明显处,应格外注意声像 的变化,发现不典型声像图时,应矢状切面和横 切面反复检查;
• (2)胎盘后方的条状无回声区被误认为胎盘静脉丛血管: 胎盘后静脉丛边缘较整齐,可见网格状回声及血液流动;
• (3)胎盘边缘的血肿:当血肿回声与胎盘回声相似时, 易将其误诊为前置胎盘,其内无彩色血流信号有助于诊 断;
• (4)胎盘早剥形成血肿,但血肿致胎膜破裂后进入羊 膜腔;
• (5)胎盘早剥恰位于输卵管开口处,血液沿输卵管开 口处流入腹腔,没有在胎盘后方积聚;
• 最常见的剥离部位是胎盘边缘(绒毛膜下出血), 但常有离开胎盘边缘的离羊膜 与绒毛膜形成的胚外体腔相鉴别。
• 典型的胎盘早剥,超声表现为胎盘明显增厚,胎 盘实质回声不均匀,胎盘血肿为增厚的胎盘实质 内或后方见混合回声包块;
• 不典型胎盘早剥超声表现为:
• (3)胎盘内血池:在胎盘绒毛中心无绒毛处,胎盘内近圆 形无回声区内见细密的点状强回声从侧壁快速流入。
• 胎盘早剥多有比较典型的临床表现--腹痛及阴道 流血,但部分患者无以上表现,仅表现为胎动异 常或胎死宫内,发现时已是重度胎盘早剥,阴道 流血量的多少,不能反映胎盘早剥的程度。
胎盘早剥分类
胎盘早剥分为隐性、显性和混合性三类: • 显性胎盘早剥指胎盘剥离面达胎盘边缘,血液沿
胎盘与子宫壁间隙流出宫腔,直达阴道。 • 隐性胎盘早剥指胎盘边缘仍附着于子宫壁,血液
。
鉴别诊断
• 胎盘早剥不典型者早期诊断困难,除应与胎盘后 静脉丛,胎盘后血管扩张,子宫肌瘤变性,子宫 腺肌症等相鉴别外,还应与胎盘血管瘤、子宫局 部收缩、胎盘边缘出血、胎盘内血池等鉴别。
• (1)胎盘肿瘤:多见于胎盘子面或脐带附着的胎盘处,突 向羊膜腔,与正常胎盘组织之间有明显界限,内部由动静 脉及结缔组织构成,血流信号丰富,彩色多普勒血流呈现 高峰低阻血流频谱。
回声杂乱,随胎盘剥离出血时间的不同而表现不一: 急性期(10-48h)包块内较为均匀的高回声;剥离 出血后3-7d为等回声;1-2w后为内部夹有强回声团 的无回声;2w后部分血块变为无回声。
• 如血液破入羊膜腔,羊水内透声差,可见漂浮点 状低回声或团块。
• 剥离面积过大可出现胎心减慢甚至胎死宫内。
• (1)胎盘与宫壁间较小的圆形低、无回声,甚至 在胎盘与宫壁间仅见窄带状、眉笔样低无回声, 与宫壁分界欠清晰;
• (2)胎盘仅局部增厚,内部回声均匀;
• (3)胎盘弥漫性增厚,回声均匀增强,与肌壁间 未见异常回声。
• 超声是诊断胎盘早剥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底 蜕膜回声消失,为胎盘早剥的最早征象。
• 胎盘后方血流信号消失,无明显原因的胎儿脐动 脉血流异常可能是胎盘早剥直接征象,须提高警 惕。
• 临床表现可疑胎盘早剥而超声检查无阳性发现应 嘱有病情变化时及时随诊。
超声检查要点: 1.彩色超声检查显示各类出血性改变形成之血肿 内均无血流信号。 2.超声检查时注意胎儿心率变化,当剥离面大, 出血多时,胎儿因缺氧而心跳停止。 3.有血性羊水时,羊水区内可出现散在漂浮的小 光点回声。 4.重视病史和体征,剥离面积小、临床症状轻时 容易漏诊,扫查时应仔细。 5.后壁胎盘分辨力差,不易诊断;仪器分辨率及 操作者的经验也是影像诊断的重要因素。
未冲破胎膜边缘,血液积聚在胎盘中央或胎盘与 宫壁之间。 • 混合性胎盘早剥则兼有前两者特点。
超声特性
显性剥离,胎盘后方无积血,胎盘形态无变化, 超声难以诊断。
隐性剥离,由于受剥离部位积聚血液的影响, 剥离区胎盘增厚,向羊膜腔方向凸出,胎盘厚 度>5cm。
混合性剥离,胎盘与子宫壁之间形成的血肿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