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七章_岩体声波测试[详版课资]
第七章_岩体声波测试[详版课资]
试(发收换能器置于同一平面的共面观测与分别置于不同
平面的不共面观测)、内部测试(单孔测试及孔间穿透)
及预埋式(收换能器预先埋置于介质内部); 按发射及
接收换能器的配置数量划分为一发一收、一发双收、多发
多收。见图7.2-1。
课堂优质
16
图7.2-1 岩体声波测课试堂优的质各种工作方式示意图
17
2 岩体声波测试布置
表7.2-1 部分岩石纵波波速参考值
岩石种类
花岗岩、砂砾 岩 玢岩
安山岩、玄武 岩
石英岩 砂岩(中古生
代) 粘板岩(中古
生代) 燧石
辉绿凝灰岩 石灰岩
纵(波km速/s度)vp
岩石种类
3.2-5.8 3.2-8.5 3.0-5.3 3.0-5.8 3.0-5.6 2.8-5.4 3.0-5.6 2.7-5.4 3.0-5.6
课堂优质
10
3 纵波、横波测试
岩块试样的声波测试,当采用“直达波法”测试时, 发射换能器与接收换能器应安放在试样的两个端面的中心 轴上,端面间的轴线长度即为测距,换能器作用面与中心 线的偏差不应大于2°。与“平透法”相比,“直达波法” 所接收到的信号能量强,因而波幅大,初至波清晰易识别, 测试精度高。
➢ 岩石声波参数测定仪; ➢ 增压式柱状换能器;发双收换能器;弯曲式接
收换能器;夹心式发射换能器;干孔换能器; ➢ 供水及止水设备; ➢ 声波激发装置; ➢ 换能器扶位器; ➢ 标准试验棒;钢卷尺、测绳。
课堂优质
15
一 主要关键技术问题
1 声波传播方式
当声波在无限介质中传播时,只有纵波和横波两种波;
6 耦合问题
岩块声波测试要求耦合介质有很好的传导超声波能 力,并且耦合剂的声阻抗接近被测岩石声阻抗,目前纵波 测试一般用黄油,凡士林等作耦合材料,横波测试则利用 铝箔或银箔耦合,可以得到较好效果。
课堂优质
13
7 资料整理 在测得岩块波速后,可根据岩块密度( )
和泊松比(),计算岩块试样的动力弹性摸量 (Ed)和泊松比()以及其它参数。
(3)密度与波速的关系。通过对密度与波速 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所有岩体从整体分布看, Vp和ρ均分散在两条曲线范围之间。纵波速度Vp 有随着密度ρ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当ρ≥2.5时,Vp 按对数函数增加;当ρ≤2.5时,则按指数函数增加。
课堂优质
20
(4)孔隙率与声波波速的关系,波速Vp随 着有效孔隙率的增加,波速急剧下降。还有研究
课堂优质
12
5 应力作用下的声波测试
岩块在受外加载荷作用时,其中的孔隙率、节理裂 隙等将随着应力的变化而改变,这些改变将使声波的传播 特征产生变化。若在试样的最大与最小主应力方向进行超 声波测量,判别试样内部结构变化过程以及最终破坏的信 息,会得到良好效果。试验表明,岩块试样在不同应力作 用下,声波的振幅变化比波速变化更为敏感。
课堂优质
5
第一节 岩块声波测试
岩块声波测试主要仪器和设备包括岩 石声波参数测试仪;纵波换能器、横波换 能器;游标卡尺;标准试棒;测试架。
测试记录包括工程名称、岩石名称、 取样部位、试件编号、试件描述、试件尺 寸、测试方法、换能器间的距离、传播时 间、仪器系统的零延时、测试人员、测试
课堂优质
6
其主要关键技术问题如下:
当介质中存在介面时,还会产生其它面波型的波,如瑞利 波(R)和兰姆波(L)等。当频率足够高,只要边界尺 度(D)满足D≥(5-10)λ时,该介质(试体)也可视为 无限介质。在岩石工程中,应用较普遍的是纵波和横波的 波速。
按波的传播方式分为直透法(直达波法)和平透法
(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按换能器布置方式分为表面测
在计算时应考虑岩块是否满足各向同性条件。 其方法是测量立方体试样在x、y、z三个方向的 纵波速度,并将测得其中的最大与最小值之差, 与这三个方向的平均值相比,其比值小于1%可视 为各向同性,如果比值在1%至3%之间,可近似 假定为各向同性介质。
课堂优质
14
第二节 岩体声波测试
岩体声波测试主要仪器和设备包括:
压电式换能器的结构图及力学模型示于图7.1-1。
(a)压电式换能器结构图
(b)力学模型
图7.1-1 压电式换课能堂优器质及其力学模型
3
三、波速同介质力学特性参数的关系
岩体不是理想的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但从工
程角度考虑,只要当传播的声波波长与岩体空间尺寸 满足一定条件时,就可以按声波的传播理论得到声波 在岩体中传播速度同岩体力学参数的关系,如式(7.01)~式(7.0-3).
表明,当砂岩孔隙率约3%时,波速是6.6km/s;
若孔隙率增加到8%时,则速度下降到5.0km/s。
(5)含水量与波速的关系,含水量对波速
的影响是很大的。总的趋势是波速Vp≥3.0km/s的 岩体,波速随含水量(孔隙为水所充满)增加而
增加;而波速Vp 约为6.0km/s的岩体,含水量对 波速的影响不明显;而Vp 为3.0km/s以下的岩体, 波速随含水量增加反而减小。这种现象对Vp ≤2.0km/s的岩体特别明显。
课堂优质
2
二、换能器的工作原理
岩体声波测试所用的换能器种类很多,主要采用压电式换能器。
压电式加速度计是利用正压电效应制成的机—电转换器。当它承 受机械振动时,其输出端能产生与所承受的加速度成比例的电压或电 荷量。与其他振动传感器相比,它具有许多优点,如灵敏度高,频率 范围宽,线性动态范围大,以及重量轻,体积小等。
1 波形识别 岩块声波速度测试一般采用脉冲超声波法,
能否正确测读声波到达时间,将直接影响到测量 精度,测试工作中应予特别重视。纵波最先到达, 较易识别,但纵波往往能量较小,如信号放大倍 数选择不当,容易引起掉波现象,造成纵波波速 测读不准。而横波是后续波,受到纵波余振及其 他因素的干扰,往往难以准确识别初至波到达时 间,给时间测读带来困难和误差。采用切变振动 和扭转振动模式的专用横波换能器,是测读横波 的一种有效方法。
课堂优质21Fra bibliotek 测试设备的选用
岩体声波试验的仪器种类较多,技术指标、 功能、用途不一,表7.2-2是声波测试仪的一些技 术指标。岩体声波测试所用换能器主要采用压电 式,技术参数主要考虑工作频率、频率特性、阻 抗特性、品质因数、电声效率、方向性等。常用 压电换能器类型如表7.2-3所示。
课堂优质
第七章 岩体声波测试
课堂优质
1
一、声波及传播
固体介质中扰动传播形成应力波、声波、超声波、地震波,爆炸冲 击波都是应力波。
应力波传播时,质点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作振动,传播的只是扰 动状态,而不是振动的质点。
为了便于讨论,假定扰动源点作简谐振动,它的位移可用正弦函数 表示,则
u=Asint
应力波传播到距源点X处时,该点被扰动后振动的历程为 u=Asin(t-x/v)=Asin(t-2x/)
利用扭转振动型换能器测试简便可靠,并有以下优点: 测得的波速值就是岩块试样横波波速值,无频散现象,测 得的波速值与使用的声波频率无关,测量精度高。
接收换能器应具有灵敏度高,频带宽而平坦,指向性 好以及有较大的动态范围等特点。发射换能器应使用机械 品质系数Q值高,额定功率大,电声转换效率高,指向性 好以及非线性失真小的换能器。换能器应有各种不同频率 的规格,以满足不同要求的测试。
课堂优质
7
2 测试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在小尺寸的岩块试样上进行声波测试时,如要模拟无 限介质的条件,则必须配备能满足测量精度的超声仪与其 配套的换能器,因此,只要满足规程中要求的测试整机或 组合配套设备,均可用来进行岩块试样的测试。
测试仪器的使用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同步触发脉
冲的重复频率应选择适当。一方面要保证通过试样的超声 波信号不受余振的影响,又要使荧光屏上有足够的亮度。 一般同步触发以50Hz为宜,适当调整激发脉冲电压和脉 冲宽度,可使发射换能器输出的功率最大。另外,还要合 理调节扫描延时和选择放大器增益,使荧光屏上的波形清 晰可见,便于准确判读。
课堂优质
9
声波在试样中传播时,其波动方程是很复杂
的,一般情况下已不符合平面场的理论。若想符合 平面场理论,必须提高声波的发射频率,使岩样边 界对波速的影响降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理论上 要求D>> 。对于室内岩样,一般D为5cm,则 f=1MHz,一般情况下难以达到。
试验研究表明,只要D≥(2-3) 时,就可 以按平面理论计算岩样波速,所测波速可认为是岩 样的真正波速。否则岩样的边界降对声波的传播产 生制导,出现制导波。它比岩块的波速低。因此, 当 与D之比达不到要求时,应采用提高声波发射 频率或加大试样几何尺寸等措施。
为对声波测试结果与静力法测试结果作动静对比,应 将声波测点布置在与静力法测点相同的岩体上,并使声波 测试方向与静载荷施力方向相同。布置的基本原则如下:
(1)测区布局:除特殊区域的特定测试外,一般场地 选择应具有不同的代表性,力求以最少的工作量说明较多 的典型问题。
(2)测线及钻孔布置应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为了解建 筑物基础岩体的沉陷,应布置铅垂向测线;为了解坝基下 游岩体的抗力,则应布置水平向测线。
即该点也作同源点有一相位差的简谐振动 式中A为振幅; 为振动的圆频率;v为波速; 为波长。
扰动引起固体介质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同的应力波为纵波, 固体介质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应力波称为横波。纵波传 播的速度较快,易于识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由于受到纵波余波的干 扰,识别比较困难。
vp
d 2G
p
(7.0-1)
Ed
pv2p
(1 )(1 2) (1 )
(7.0-2)
vs
G p
1 Ed
p 2(1 )
课堂优质
(7.0-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