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学校校外教学点管理办法

职业学校校外教学点管理办法

职业学校校外教学点管理办法
为了扎实推进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规范职业学校送教下乡即教学班进乡入村办学行为,加强校外教学点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并结合灵宝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适合于实行教学班进乡入村办学模式的职业学校及乡镇成人文化学校。

第二条办学思想端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依法办学,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宗旨,深入开展送教下乡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条职业学校开展送教下乡即教学班进乡入村办学行为应经教体局审批,符合条件方可办学。

第四条职业学校开设教学点的条件:
(一)职业学校开展送教下乡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领导重视。

职业学校对此项工作重视,成立有送教下乡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并由一名副校长具体负责。

2、有专门的机构。

学校成立有专门的送教下乡机构,设有送教下乡办公室、专业教研室、有服务送教下乡专业的基础实训室。

3、有良好的师资队伍。

有开设教学点所需的教师队伍,师资配备合理,教师有教师资格证,师生比1:20;教师结构合理,文化课教师应具备本科学历,中级以上职称,专业课教师具备专科以上学历,有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每个专业应有1—2名双师型教师,兼职教师凭相关证件条件可以适当放宽;每个教学
班配一名班主任。

(二)校外教学点应具备条件:
1、校外教学点所在地产业特色明显。

当地政府或村委重视,具有特色鲜明的产业基础,对为“三农”服务有充分的认识,愿意与学校合作为当地培养实用人才,有一定学员规模。

2、有独立的教学场所。

教学点相对独立;教学用房齐全,教室、备课室、教室齐全,符合教学要求;生活用房安全整洁;实践实习场所有规模、示范作用强,每20名学生有一处实习场所;有符合标准的学生活动场地。

3、有完善的教学设施。

教学点教学设施配备齐全,多媒体、教具、实习器材等能保证教师正常上课;职业学校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用品(正规教材、作业本等),有适合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并经教育部门认定的校本教材。

4、有完备的管理制度。

教学点管理制度齐全,有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学生资助管理制度;教学计划完备,有专业教学大纲,实施性教学计划,有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等。

第五条教学点的审批
职业学校开设教学点一般设在乡镇成人学校,经乡镇成人学校同意,符合条件的报教体局批准后,方可开班招生。

开设教学点应在招生前两个月报筹设申请并报以下材料:
1、教学点开设申请;
2、教学点开设论证报告;
3、教学点开设专业教学计划;
4、教学点师资配备及相关证书;
教体局接到申请之日,7个工作日给予答复;筹设完成,教体局到教学点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开班招生。

第六条教学点的招生
教学点的招生对象主要是面向农村青年,年龄在16-45岁,身体健康,能够坚持正常的学习,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的农村两委干部或后备干部,从事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的专业户及准备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农村两后毕业生。

要求:思想进步,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农业,积极参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勤奋好学,积极上进,能够坚持正常学习的均可报名。

第七条教学点的管理
职业学校开设的教学点受所在乡镇中心校的管理,乡镇中心校对本辖区教学点具有管理职责,应配备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条件允许的可以对职业学校以师资支持;职业学校开设的教学点的管理和全日制在校生管理一样,并做到:
1、管理制度健全。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教学点三年发展规划》、《教学点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点学生管理制度》、《教学点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点产业发展论证报告》、《教学点教师管理制度》、《教学点学生资助发放办法》等各项管理制度科学规范。

2、坚持德育为首。

有教学点德育工作计划,有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每个班级配有一名班主任,班委会、团支部组织健全;德育课开设齐全,能结合学校及农村实际开展思想政治、礼仪规范、法制观念及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等德育活动;教学点学生相对稳定,学生满意率不低于80%,平均巩固率不低于85%。

3、教学管理科学规范。

班额规范,根据教学点的条件,每个教学点、每个年级设立1-4个教学班,每个班不超过54人;开齐开足课程,按照国家和省颁布的职业学校课程计划和标准开展教学工作,周课时30节,每学年课时不少于1000课时,三年课时总量应不少于3000课时;有课堂教学管理常规,教师备课、听课、课堂教学、自习辅导、实训实习、作业等符合教学基
本要求;实践教学管理规范,有实习实训工作管理制度、实习计划、实习记录。

4、学生学业考核。

有《教学点学生学业考核办法》,考核符合农民教育实际,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的评价办法评价学生。

期中、期末各进行一次测试,并对学生成绩进行分析总结,学生考试合格率不低于95%,毕业率不低于80%。

第八条教学点资助管理
1、学生学籍注册。

教学点学生学籍注册分春、秋两季注册,春季入学的学生于每年3月份完成学籍注册,秋季入学的学生于每年11月份完成学籍注册,过期不能于本学期注册学籍。

2、资助资格的审查和受助学生的管理。

教学点享受资助、免学费的学生必须是全日制在校生,职业学校要做好受助学生的初审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上报的资助学生符合全日制要求。

教体局资助管理中心不定期对受助学生的在校情况及教学情况进行核查,凡核查期间不假不到的取消受助资格。

第九条教学点的考核及奖励
教体局每学期对各教学点进行质量检测,考核结果与职业学校评先挂钩,对于考核优秀的教学点所在职业学校及乡镇中心校给予奖励。

第十条教学点的取消
举办的教学点凡出现下列情况的,教体局将取消该教学点,教学点被取消的职业学校教体局不再审批新的教学点。

1、办学不规范,制度不健全,课程开设不全,不按教学计划上课,课时达不到规定要求,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在60分以下的;
2、忽视学生思想教育,学生满意率低于80%,学生巩固率低于85%的;
3、忽视安全管理,存在安全隐患,不能按期整改的;
4、在资助发放过程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5、未按全日制实施教学的除取消该教学点办学资格外,并取消该教学点所有学生的学籍及受助资格。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生效
灵宝市教育体育局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