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年终工作总结科教年终工作总结七篇为提高我院医教研管理水平,推动“医院等级评审”活动的进一步开展,科教科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在继续医学教育、科研、重点专科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总结如下:一、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继续医学教育是更新知识,补充完善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的有效手段,开展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意义非凡,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全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组织全院专业技术人员426人,参加市继续教育办会室主办的继续教育学习,按上级要求完成所有的公共课和专业课学分学习,全员获得了市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合格证书。
2、组织院内学习:按照上级要求,今年我院共组织20次院内学分制的业务学习,每次学习为0.5学分,并进行继续医学教育院内学习登记。
3、完善规章制度:为了加强继续教育的管理,保证继续教育不留于形式,切实做到“有所学,学有所用”的目的,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建立一整套可行的考核、登记制度。
我们为每一次院内学习做了登记,明确了我院所有属于继续教育对象,医、药、护技人员每年必须完成继续教育学习并考试合格,且将其作为评聘、晋级的重要依据。
4、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管理:我院领导十分重视本项工作,由院长主管,专门部门管理,有详尽的工作计划及总结,管理规范。
积极配合医学会,本年度在我院进行了多次医学会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讲座。
我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干部参加了市卫生局及市医学会对此项工作的指导培训。
住院医师培训工作:我院20xx年新接收住培人员*名,原有的20xx年5名住培人员继续轮转,20xx年住培人员1人已经结束轮转。
二、全科医师培训工作为了改善农村及社区就医的医疗质量,适应国家卫生工作的大方向,配合我市组织基层医务工作者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我院作为临床实践单位,20xx年共接收了学员14人次。
三、科技管理工作今年在科研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科研课题完成省中医局中标课题11项,其中10项成功申请了省科技厅科技成果。
具体如下:(二)本年度我院又三项新技术引进,题目如下:四、重点专科1、我院现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一个,为骨伤科。
国家级重点专科两个,为心病科、康复科。
省级重点专科8个、肛肠科、心内科、康复科、老年病科、糖尿病科、肾病科、脑病科、妇科。
2、继续完善重点专科内涵建设,20xx年对院内的三个省级重点专科的业务建设和相应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做了进一步评估,找出弱点,提出建设和发展方向,各个专科都有各自的明确发展规划,明确了学科带头人梯队人员,并对重点专科人员进行培训及外出学习。
本年度共组织重点专科人员5余次外出进修学习。
五、人才培养为保证中医药事业在我院健康持续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和造就一批中医药事业人才队伍,我们在人才培养上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提高学历教育,鼓励支持报考(在职)硕士研究生教育:医院近几年除培养高层次学科带头人以外,为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和学历层次,更新和拓宽知识结构积极鼓励和支持中青年医生以不脱产形式攻读硕士研究生学历。
并出台了《科技学术活动管理规定》,按规定要求凡完成学业,获得硕士学位者,医院将一次性奖励*元,今年我院又有12人享受此殊荣。
2、继续选派专业进修及短期学习班培训学习:为更好的学习掌握医学科学新理论,新技术,更新知识,提高技能以尽快成为本专业骨干,按年初计划今年我院共送5人次到上级医院为期半年、一年的进修学习。
全年参加短期学习技能培训及国内外考察学习总计18人次。
3、开展专题讲座和论文撰写:医院创一切有利条件,鼓励医务人员积极撰写相关论文和参加学术活动。
六、教学做好临床带教工作:我院做为**大学临床教学医院,每年我们必须完成好培带实习生工作。
在去年的**大学教育评估工作基础上,年我们采取了新的措施,一是每科均设立了临床教学查房记录本,详细记录带教老师教学查房情况及实习生参加情况。
二是建立实习生出科考试成绩记录本,由科室专职教学秘书负责。
在院实习生的品德纪律、病历书写、技能考核、理论考试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科教科日常专人负责督促检查。
今年共计实习学生:中医药大学本、专毕业生39人;课间短期实习生34人次;成教学院实习生32人次。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毕业实习生23人次,同时接收下级医院进修医生4人,较好的完成了实习进修任务,得到相关院校及单位领导的好评。
20xx年植保植检工作在省市县上级部门及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人员较紧张、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我站紧紧围绕基础工作不放松,特色工作为中心的工作思路,圆满完成了预测预报、植物检疫各项工作任务,为一晚的丰产丰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抓好了茶叶、蔬菜等绿色防控基地的建设,紧跟全县全力发展有机农业的步伐,做好农业部农区鼠情监测和毒饵站技术示范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其中《江西省农区鼠情监测和毒铒站防控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获得了江西省农牧渔业一等奖。
一、预测预报、检疫工作扎实有效。
始终坚持一周三到田监测制度。
在5月至10月水稻生长期,一周至少三次下田,两次田间监测,一次灯下监测,忙时一周几乎天天下乡,特别是病虫害危害严重时,一天要跑10余户农户,有时要到走10余里山路,指导病虫害防治工作。
全年发病虫情报十六期,5000余份,情报下至乡镇村组及种子农药主要经销商,有效预防了前期的苗瘟,中期的稻飞虱,后期的粘虫危害,使一晚病虫损害降到了最低。
组织召开植保工作会两次,植保培训班三期,实现了乡镇植保员、基地主要负责人、技术员预测预报、绿色防控知识的轮训。
建立了病虫周报制、重大情况上报制。
病虫发生情况逐级上报,有利于及时掌握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控方案。
严把植物检疫关,有效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
加强了水稻种子市场的监管力度。
全年先后出动执法人员12人次,对县内种子经营户4家,乡镇9家进行专门检查5次。
重点查验种子来源、产地检疫证编号、调运检疫证持证状况,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调检40余个品种,其中3个品种未开调检证书,1品种产地证编码有问题。
加大农药管理工作力度。
联合执法大队开展农资打假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0人次,以禁、限高毒农药、假冒、伪劣、过期、失效及涉嫌问题农药产品为重点,对农药市场进行执法检查2次,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二、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建设效益较显著。
全力建设茶叶、蔬菜、水稻等绿色防控基地。
全年共建绿色防控基地10个,其中茶叶基地2个,水稻基地5个,蔬菜基地3个;茶叶有机防控基地1个;防控面积达3.6万亩。
万亩有机白茶有机防控基地得到了省市县级领导的肯定。
同时加强了基地的绿色防控技术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了合作社工作人员、农户的绿色防控意识、技术水平,培养了一批懂技术懂经营的合作社负责人。
全县共组建了专业防治组织37个,人员已达到230余人,已注册的专业防治组织13家,新建2家。
重点支持发展了茶叶、水稻、蚕桑、茭白、药材病虫害为主的专业防治组织,配发了机动喷雾器60余台,手动喷雾器140余台,防治药物4吨,全县统防统治面积达到11.7万亩次,其中早稻2.3万亩次,中稻5.6万亩次,晚稻1.8万亩次,其他经济作物2.5万亩次。
三、鼠情监测、统一灭鼠工作科学有效。
农区共建2个鼠情监测点,分别为三都黄田村、三都东浒村,全年共布夹2780个、捕鼠85只,年平均捕获率为3.08%。
其中:农田、农舍全年分别布夹1660个、1120个,捕鼠54只、31只,年平均捕获率为3.32%和2.85%。
20xx年农区鼠害中等偏轻发生。
部分鼠害较重的地区,我们开展了春、秋两季农区统一灭鼠工作,把鼠害控制在较低水平,减少了粮食损失。
组织召开了四期灭鼠工作会,部署农区统一灭鼠,免费发放配制鼠药0.23吨,发放灭鼠资料7000多份,积极宣传推广毒饵站灭鼠示范技术,安全高效灭鼠。
全年统一灭鼠面积达9.3万亩,灭鼠1.2万只,防治效果达85.8%以上,挽回粮食损失31.2万公斤。
20xx年xx县农业科教工作严格按照省市县农业工作的总体部署,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转化能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为重心。
积极发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开展农业科教各项工作,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站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继续推进基层农技体系改革建设工作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各方面都步入了正常轨道。
一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把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改革方案,在明确了管理体制、人员编制经费筹措的基础上,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及其配套方案。
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的人、财、物三权归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垂直管理,彻底解决以前管人与管事相脱节的问题。
镇、乡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统一聘用、统一调配、统一考评。
完善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确保了人员到位,财政拨款到位、农技推广服务到位。
我县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二、实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是巩固落实基层农推体系建设改革成果,完善农技推广运行机制的一个项目,是现代农业的科技助推项目,是农民增收的示范样板项目。
20xx年我县遴选科技示范户868户,实行了县、乡二级农技员与科技示范户一对一、一对多户的对接科技服务,认定了二个示范基地,每个基地选派了中级以上职称的农技人员各5名,20xx年选派了28名优秀基层农技员参加省农业院校培训。
三、全面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积极探索新思路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了六方面的工作:一是认定基地抓公示;二是开展培训抓质量;三是动态管理抓进度;四是创新方式抓实效;五是强化宣传造氛围;六是规范资金保配套,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了400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
四、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工作成效显著以项目为依托,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
一是做好了粮食高产创建工作。
在三都镇黄田村、棋坪镇的九峰村建立了200亩连片核心示范区,重点推广应用了“一增四推”技术,实行“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合理增加穗数,推广轻型高产栽培,农业机械化,病虫害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等综合配套技术。
二是开展了水稻新品种展示和试验示范工作。
重点对18个新品种进行展示,这些品种栽种适应性良好,有11个品种亩产达1200斤。
通过粮食高产创建、种粮大户工程、新品种展示等项目,示范带动农户开展生产,效果显著。
高产创建区早稻平均亩产492公斤,同比增产10公斤;中稻平均亩产716公斤,同比增产13公斤;二晚平均亩产528公斤,同比增产8公斤。
五、送“科技下乡”,稳步推进历年来送“科技下乡”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始终作为我县农业科教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