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贫困户精准帮扶措施清单

贫困户精准帮扶措施清单

贫困户精准帮扶措施清单为加快村群众脱贫致富的进程,使扶贫工作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特制订贫困户精准帮扶措施,以下是xx搜集并整理的精准帮扶措施清单有关内容,希望在阅读之余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序号内容实施单位一、教育资助1贫困家庭子女就学扶助对普高、中职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子女给予就学扶助,项目所需资金,由中央、省、县三级财政承担,公办学校按6::比例分担,民办学校按6: : 比例分担。

县教体局2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小学生1000元/人/年。

特教生1250元/人/年。

初中生1250元/人/年。

3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

4免除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学杂费普通高中教育学杂费。

中等职业教育学杂费。

5资助贫困家庭高中生。

国家助学金资助平均20XX元/人/年。

6贫困家庭子女生源地助学贷款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最高8000元/人/年。

全日制研究生最高120XX元/人/年。

7就读于我县中等职业学校、有全日制正式学籍的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落实国家助学金政策,资助标准为20XX元/人/年。

8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公用经费保障水平,20XX年起,按6000元/人/年的标准补助公用经费,切实保障贫困地区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9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给予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每人每学期补助1500元。

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资助:在本科院校接受教育的全日制有正式学籍的在校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给予每生20XX 元补助。

县扶贫办二、医疗保障10扩大医保报销范围。

重大疾病病种由12组增加到40组以上,慢性病病种30种。

县卫计委11降低医保补偿门槛贫困人口县域内普通门诊不设补偿起付线。

取消住院预付金。

在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市级医院、省级公立医院住院治疗的,补偿起付线分别降至100元、300元、500元、1000元。

在省外医院就医或在非公立医院就医,不执行贫困人口补偿政策。

12提高医保补偿比例贫困人口县域内普通门诊医药费用限额内实际补偿比提高至70%。

常见慢性病门诊按病种付费,补偿比提高至75%。

特殊慢性病门诊参照住院治疗的补偿标准给予保障。

在乡镇和县、市、省级公立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积极推行按病种付费,补偿比分别提高至8O%、70%、65%、60%,其中患特殊慢性病住院治疗的再提高5个百分点,在省外医院就医或在非公立医院就医,不执行贫困人口补偿政策。

患重大疾病按相关规定并在定点医疗机构治疗,补偿比提高至70%。

县卫计委13强化大病保险保障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由1-2万元降至5000元。

分段补偿比例由50%-8O%提高至(60%-90%)。

14重点优抚及低保对象住院,免除参合年度内首次住院起付线。

15抓好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针对贫困人口不同健康状况,按照普通患者、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健康干预,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基本医疗等服务。

1620XX年新农合调整补偿政策,五保户住院补偿不设起付线。

17建立贫困人口便捷优质医疗服务机制实行贫困人口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机制,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贫困人口健康脱贫医疗专项补助资金联动,实现“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服务。

县乡公立医疗机构为贫困人口免诊疗费、床位费、输液费。

18自20XX年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代缴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部分。

县卫计委县民政局县卫计委县民政局19加大医疗救助力度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

医疗救助水平按年度住院合规医药总费用的10%给予救助。

20实行贫困人口医疗兜底保障贫困人口在省内医疗机构发生的限额内门诊费用、住院合规费用纳入政府兜底保障范围。

按照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策补偿后,贫困人口在省内县域内公立医疗机构就诊,合规费用100%实行政府兜底;在省内市级、省级公立医疗机构就诊的,个人年度自付封顶额分别为万元和万元,年度内个人自付合规费用累计超过个人自付封顶额时,超过部分的合规医疗费用由政府实行兜底保障。

个人自付封顶额按照贫困人口年度内就诊最高级别医疗机构确定。

在省外医院就医或在非公立医院就医,不纳入兜底保障范围。

21低保对象的医疗救助门诊救助普通慢性病门诊救助需是在县内Ⅰ、Ⅱ类医院发生的合规医疗费用,救助起付线为20XX元,起付线以上个人自付合规医疗费用按50%比例救助,救助封顶线20XX元;特慢病门诊救助直接按照重特大疾病住院救助标准执行。

住院救助普通疾病住院救助,按照住院个人自付合规医疗费用不低于70%给予救助,年救助封顶线不低于5000元;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年救助封顶线不低于8000元。

三、社保兜底22农村低保根据省人民政府要求逐年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0XX年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线为3000元/人/年,根据家庭收入实行差额补助。

县民政局23城乡医疗救助特困供养人员不设病种限制,在定点医院住院,按合规自付费用的85%予以救助,年封顶线为10000元;在非定点医院住院,按合规自付费用的80%予以救助,年封顶线为5000元。

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农村0-14周岁儿童急性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医疗救助,按照原省卫生厅等部门确定的医疗救助标准执行。

24打卡发放基础养老金75元/人/月。

25及时足额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

26五保户待遇分散供养3200元/人/年。

集中供养4800元/人/年。

四、惠残政策27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一、二级800元/人/年。

三、四级400元/人/年。

县残联28给予本县户籍且需要长期照护的一、二级重度残疾人60元/人/月护理补贴。

本县户籍、每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不享受低保待遇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均可申请,每月每人按70元标准救助,每年发放一次。

为0-6岁适合康复的贫困残疾儿童向康复机构每年拨付万元的康复训练资金,免费为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服务。

给予贫困精神残疾人1000元/人/年药费补助。

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

贫困残疾大学生救助大专、本科生每人每学年1500元,研究生每人每学年2500元。

成人高等教育残疾毕业学生(含自考生)在取得相应学历证书后按照大专生、本科生4000元和研究生5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资助,同等学历只资助一次;先取得成人高等教育大专、本科学历后继续高一级学历深造并取得学历证书的再一次性资助1000元。

29万人就业工程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残疾人,城乡就业年龄段有就业能力、有就业愿望、有生产经营项目。

必须是当年新办和开业的。

资助标准:原则上每人给予一次性资助20XX元。

30阳光大棚扶持项目工程扶贫对象中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残疾人。

种植大棚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

一处“阳光大棚”扶持一户农村残疾人家庭脱贫。

资助标准:原则上每人给予一次性补助4000元。

31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为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代残疾人证》和机动轮椅车购买凭证的肢体残疾人,限一人一车,每人每年补贴260元。

32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为贫困家庭残疾人铺设轮椅坡道,安装扶手、灶台等无障碍用品设施,平均每户改造资金6000元,其中上级财政补贴3500元,县财政配套资金2500元。

五、就业援助33支持贫困户子女到皖江地区企业或职业院校参加“工学一体”就业就学,在学校学习期间,企业给予生活费补助;在企业实习期间,企业给予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务工补助;就业就学完成后,财政给予一次性补助,通过贫困户子女的一技之长、自我发展帮助家庭脱贫。

县人社局六、光伏扶贫34支持全县87个贫困村和13个软弱涣散村,每个村建设1座60千瓦的村级光伏电站,建成并网后村级年增收6万元左右。

支持全县10000户贫困户,每户建设1个3千瓦的户用光伏电站,建成并网后年均增收3000元左右。

县扶贫办县发改委七、易地搬迁35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补助搬迁贫困户约20XX0元/人。

县扶贫办县发改委八、危房改造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改补助重建房屋20XX0元/户。

修缮加固6000元/户。

县住建局37其他贫困家庭危改补助重建房屋10000元/户。

修缮加固4000元/户。

九、金融扶贫38为评级授信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内、3年以下“两免”扶贫小额信贷;为办理小额信贷的贫困户办理人身意外伤害险,保费40元/人/年,保额5万元。

县政府金融办39对贫困户子女发放助学贷款。

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申请贷款额度最高为8000元/人/年,全日制研究生最高为120XX元,财政部门按相关规定给予贴息,延长助学贷款期限至20年、还本宽限期3年。

每年为预脱贫人口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保费20元/人/年,保额万元。

县扶贫办十、交通扶贫41县级公路畅通工程。

中央和省补资金每公里80万元,市级补助资金每公里5万元。

乡级公路畅通工程。

中央和省补助资金每公里48万元,市级补助资金每公里5万元。

老村级道路加宽改造工程。

中央和省补助资金每公里12万元。

撤并建制村路面硬化工程。

中央和省补助资金每公里24万元,市级补助资金每公里万元。

贫困村较大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

中央和省补助资金每公里24万元,市级补助资金每公里万元。

县交通运输局十一、水利扶贫42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每人500元标准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钻探水源井,埋设供水管道,实现通水到户,免收自来水安装入户材料费。

县水利局十二、电力扶贫4320XX年,完成87个贫困村600多个配电台区的电网状况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制定扶贫工作计划。

截至20XX年底,完成29个贫困村的中心村电网改造。

20XX年底,合计完成58个贫困村中心村的电网改造,同步进行该贫困村整个行政村的机井通电工程。

20XX年底,合计完成87个贫困村的中心村电网改造工作,完成所有贫困村机井通电工作。

县发改委十三、科技扶贫44推广地方特色产品生产技术。

积极申报省级科技扶贫项目,重点支持贫困村发展特色农产品及生产基地。

提高特色种养业水平。

鼓励畜牧技术人员开展各种技术服务,利用人才的带动作用与省科技扶贫帮扶项目有效结合,推广应用健康养殖和疫病防控技术。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支持与贫困村农民合作社或者直接与贫困村建立利益连接机制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以及直接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企业,提高技术创新及扶贫帮扶能力。

开展新型农民技术培训。

争取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能掌握一门脱贫技术,显著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能力。

县科技局十四、产业扶贫45种植类农业支持保护补贴。

每亩补贴元,以二轮承包面积为基础,由县财政局打卡发放。

专用品牌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推广与服务项目。

实施四项技术每亩补助45元,实施五项技术每亩补助50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