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险因素辨识及安全生产

危险因素辨识及安全生产

危险因素辨识及安全生产、
文明施工,目标管理:
一,危险因素辨识
1,危险源的关系
一起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根源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没有根源危险源就谈不上能量的意外释放,也无所谓事故。

如果没有状态危险源破坏对根源危险源的控制,也不会发生能量意外释放。

状态危险源的出现是根源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两类危险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根源危险源在事故发生时释放出的能量是导致人员伤害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根源危险源具有的能量越多,一旦发生事故,其后果越严重。

状态危险源往往是一些围绕根源危险源随机发生的现象,它们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两类危险源共同决定危险源的风险程度。

2,危险源的辨识
由于状态危险源是围绕根源危险源随机出现的人、物、环境方面的问题,所以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首先要辨识系统中的根源危险源,其次要根据系统情况,辨识系统中的状态危
险源。

通常,与根源危险源辨识相比,状态危险源辨识更有难度。

(1).根源危险源的辨识
作为根源危险源辨识的原则,应该认真考察系统中能量的利用、产生和转换情况,弄清系统中出现的能量物质或载体的类型,研究它们对人或物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来辨识根源危险源。

对于根源危险源的辨识,一般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对系统中的能量物质或载体进行分析或测试,确定其特性;二是根据以往的事故经验弄清导致各种事故发生的主要危险源类型,然后到实际中去发现这些类型的危险源。

表一列出了导致各种伤害事故的典型的根源危险源。

伤害事故类型与根源危险源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能量物质或载体都是危险源,从实际安全工作角度,只有能量物质或载体所含有或承载的能量达到可以造成对人的伤害时,才将其能量物质或载体视为危险源。

例如,不必把承载安全电压的带电体都视为可能导致触电伤害的危险源。

(2).状态危险源的辨识
可以把状态危险源辨识方法粗略地分为两大类,对照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

( a)对照法。

与有关的标准、规范、规程或经验相对照来辨识危险源。

有关的标准、规范、规程,以及常用的安全检查表,都是在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

因此,对照法是一种基于经验的方法,适用于有以往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

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外开始根据标准、规范、规程和安全检查表辨识危险源。

例如,美国职业安全卫生局(OSHA)等安全机构编制、发行了各种安全检查表,用于危险源辨识。

安全检查表是集合以往事故经验形成的,其优点是简单易行,其缺点是重点不突出。

对照法的最大缺点是,在没有可供参考先例的新开发系统的场合不适用。

一般来说,对照法很少单独使用。

(b)系统安全分析。

系统安全分析是从安全角度进行的系统分析,通过揭示系统中可能导致系统故障或事故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联来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经常被用来辨识可能带来严重事故后果的危险源,也可用于辨识没有事故经验的系统的危险源。

系统越复杂,越需要利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来辨识危险源。

在危险源辨识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检查表法(checklist);预先危害分(preliminaryhazard analysis,PH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ailuremodel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haz—ard and operability analysis,HA—ZOP);事件树分析(event tree analy.sis,ETA);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ETA);因果分析(cause-consequenceanalysis,CCA)。

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严格遵守公司制度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保证职工安全健康认真搞好危险控制,环境保护达到清洁,文明安全施工。

三,目标管理
(1)伤亡事故控制目标;杜绝死亡事故,杜绝重大设备交通和火灾事故,减少重伤事故。

因工负伤频
率在0.3%.
(2)安全达标目标;根据建设部JGJ59-99标准的要求和项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达标等级;良好以上(3)严格遵守公司制度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保证职工安全健康认真搞好危险控制,环境保护达到清洁,文明安全
施工。

(4)职工上岗前培训1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