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北京自考“生理心理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下列物质中是逆信使物质的是()A .去甲肾上腺素B .一氧化氮C .多巴胺D.乙酚胆碱2.正前方的物体从远处移向眼前时,为使其在视网膜上成像,两眼视轴均向鼻侧靠近,睫状肌收缩引起晶状体曲率变大,瞳孔括约肌收缩使瞳孔缩小,这称为()A•瞳孔反射B.分散C.共钝运动 D •调节反射3.一些低等哺乳类动物中,存在一种习得行为模式,它仅仅发生于出生后的早期阶段,其习得行为特征存在于母一幼关系中。
它是()A .程序性学习B.认知学习C.情绪性学习 D .印记式学习4. 经典饥饿中枢是()A. 下丘脑外侧区 B .下丘脑腹内侧核C.背侧下丘脑 D .隔5 .能听懂别人的话,也能正常讲话和叫出物体的名字,但却不能重复别人的话,也不能按别人的命令作出相应反应。
这种是()A. 传导性失语B.命名性失语C.完全性失语 D .运动性失语6 .变化性朝向反应中存在的特异性脑事件相关电位波是( )9 •锥体外系的神经纤维可来自于许多脑结构,但不包括( )10 •非联想性的学习中,重复刺激引起感觉阈限下降的现象称( )11 .在知觉学习中起重要作用的脑中枢位于( )12 .性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 )A .脊髓腰段B .下丘脑性两形核C .下丘脑腹内侧核D .颞叶皮层13 .艾森克理论中,包括三个重要的与生理心理学有关的概念,其中不包括( ) A .驱力B .皮层兴奋性水平C .条件反射能力D .自我14 .大脑平均诱发电位是一组复合波,其中,晚成分是指( )A . 10至50毫秒B . 10至500毫秒C . 50至500毫秒D . 50至1000毫秒A. MMNB .顶负波7 •视皮层功能超柱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A .方位柱B .眼优势桩&睡眠过程中生长激素分泌最高的时期是( A •慢波1期B •慢波3朋C . P3D . P1)C .颜色柱D .空间频率柱)C .异相睡眠D .慢波4期A .大脑皮层B .纹状体C .脑干网状结构D •下丘脑 A •习惯化B .敏感化C .条件反射D .非条件反射A .颞下回联络皮层B .顶区联络皮层C .枕区联络皮层D .前额叶联络皮15 .深感觉不包括()A .位置觉B.振动觉C .动觉 D .受力的感觉16 .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看,人脑的记忆系统不包括(A .资料驱动的系统B .概念驱动的系统C .基于期望的系统D .基于认知的系17 .在液态智力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A .大脑左半球B.大脑右半球C.额叶 D .颞叶18 .与运动性失语症有关的脑结构是(A .布洛卡区 B. 维尔尼克区C.卵下小叶与角回 D .布洛卡和维尔尼克区间的联络纤维19 .帕帕兹环路除了与记忆有关以外,还参与了(A .情绪B.运动C.知觉 D .注意20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同心圆式感受野形成的生理学机制是(A .侧抑制B.前抑制C.正反馈负反馈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 .视知觉的形成中重要的知觉通路包括(A .枕一顶通路 B. 额一顶通路 C. 枕一颞通路 D .颞一顶通22 .海马在以下类型的学习和记忆中起作用(A .情绪性学习B .空间辨别学习23 .参习防御、攻击行为的中枢包括(24 .以下属于非表述性记忆的有(25 .慢波睡眠的常见障碍包括(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26 .脑的能源代谢物 99 %来自于27 .视皮层神经元有 3种不同形式的感受野,分别是28 .丘脑网状核在非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转换中起着闸门作用,基础。
30 .对于睡眠与觉醒周期的生物钟研究发现,下丘脑的 起着重要的作用。
31 .对情绪心理学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经典实验有: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2 .辐辏运动 33 .朝向反射 34 •双耳分听实验C .新异刺激抑制性调节D .短时记忆过渡到长时记忆A •内侧下丘脑B .杏仁核C .小脑D .隔区A .童年时学会的舞蹈B •做过的一道数学题的解法C .会背的一首唐诗D .总是同时发生的两件无关的事情A .夜尿症B .发作性睡病C .梦游症D .入眠前幻的兴奋使丘脑网状核抑制,是非随意注意的基础。
的兴奋引起丘脑网状核兴奋,是随意注意的29 .视觉失认症包括统觉性失认症、联想性失认症、失认症和 失认症。
核在睡眠与觉醒周期中假怒实验、怒叫反应和35 .最后共同公路36 .情绪性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37 .神经细胞的电活动有哪几种基本的反应原则?其特点如何?分别对应于哪几种电位?38 .简述在认知学习中,颞下回所起的作用及其实验证据。
39 .与间脑和海马损伤有关的记忆障碍分别是什么?其表现如何?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3分)40 .试述PET技术利用减法实验设计方案研究人类的言语功能的方法,及其研究发现。
2006年4月北京自考“生理心理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1. 属于纹状体的脑结构是A .尾状核与杏仁核B.尾状核与豆状核C .杏仁核与豆状核D .豆状核与屏状核2. 代表大脑兴奋过程的脑电波是A .3B .a C.3 D.03. 神经元的兴奋过程,伴随着其单位发放的神经脉冲A .频率加快,幅值不变B .频率加快,幅值增高C. 频率加快,幅值降低D .频率不变,幅值增高4. 静息电位细胞膜的状态是A .极化B .去极化C.反极化D .复极化5. 级量反应的电生理现象是A .纤维上的动作电位B.神经元的单位发放C.突触后电位D .峰形电位6•作为颜色视觉光生物化学基础的细胞是A .视杆细胞B .水平细胞C.神经节细胞D .视椎细胞7. 与图形或客体的轮廓、运动感知有关的视觉皮层区是A .枕叶V4区B.枕叶V3区C.枕叶V2区D .枕叶V1区8. 视网膜中央凹处的A •感觉单位较大,视敏度高B •感觉单位较大,视敏度差C.感觉单位较小,视敏度高 D •感觉单位较小,视敏度差9. 音强的物理声学基础是A .频率B .振幅C.频谱D .相位10. 内侧膝状体是A .嗅觉通路的皮层下中枢B .体觉通路的皮层下中枢C.视觉通路的皮层下中枢 D .听觉通路的皮层下中枢11. 与味觉有关的脑结构是A.前梨状区B .前岛叶C .上丘脑D .杏仁核12. 巴甫洛夫认为新异刺激的朝向反应本质是脑内发生了A .内抑制B .外抑制C.分化抑制D .条件抑制13. 躯体深感觉的传导通路是A .内侧丘系B .脊髓丘系C.三叉丘系D .外侧丘系14. 具有联想式学习特点,也具有非联想式学习特点的学习模式是A .味一厌恶式学习B.印记式学习C.情绪性学习D .认知学习15. 复杂时间空间综合学习的脑中枢位于A .前额叶B .颞顶枕联络区C.海马D .下颞叶16. 远离枕叶部分的颞下回(前部)与A •运动物体认知学习有关B •颜色物体认知学习有关C.二维平面认知学习有关 D •三维物体认知学习有关17. 海马损伤表现出的记忆障碍是A .瞬时性遗忘B .反应性遗忘C .逆行性遗忘D .顺行性遗忘18. 近年来所积累的科学事实表明下丘脑的腹内侧核是A .雌性性行为中枢B.雄性性行为中枢C .饥饿中枢D .饱食中枢19. 各种传出效应的最后共同公路是A .初级运动皮层神经元B .脊髓运动神经元C.锥体系D .锥体外系20. 艾森克认为条件反射能力强者多为A .外向人格,神经质维度较高B.外向人格,神经质维度较低C.内向人格,神经质维度较高 D .内向人格,神经质维度较低二、多项选择题。
21 .属于程序性学习或熟练与技巧性学习的是A .海豚投篮球B .猫捉老鼠C.猴子骑自行车D .黑熊捉鱼22 .能证明条件反射建立的脑基础是神经系统的普遍特性的实验是A .低等软体动物能建立条件反射B .经典瞬眼条件反射C.被动性躲避反应D .主动性躲避反应23 .情绪过程的重要脑结构基础是A .前额叶皮层B .颞叶皮层C.隔区D .杏仁核24 .正电子发射层描术(PET)是脑研究的一种技术,目前主要用于A .检查脑细胞的形状变化B .检查脑糖代谢率的变化C.检查脑血流量的变化D .检查脑结构的变化25 .研究人脑运动功能节段性机制的标本是A .去大脑皮层动物B.去大脑动物C.孤立头动物D .脊髓动物三、填空题26 •外周神经系统是由()对脑神经和()对脊髓神经组成。
27 •丘脑是除()觉外,所有感觉的皮层下重要整合中枢。
28 •记忆的双重分离现象能最可靠的证明()信息过程和()信息过程是两个不同的记忆功能系统。
29 •脑干上部的网状上行系统对维持()状态起重要作用。
30 .在情绪的边缘系统研究中,两位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和()。
31 •近些年在心理学中出现了智力结构的新概念,将智力分为()和()两种。
四、名词解释32 .失认症33 .脑等位论34 .调节反射35 .雌性动物的杀幼行为36 . PGO 波五、简答题37 .何谓长时程增强效应?它的形态学基础和机能意义是什么?38 .通过正常人的什么实验和什么病人来证明人类大脑两半球在认知活动中的功能是不对称的?主要表现在哪些生理心理过程中。
39 .对小脑功能的传统认识和现代新认识是什么?六、论述题40 •什么是功能柱,超柱与多模式感知细胞?它们各自的生理学意义是什么?2005年4月北京自考“生理心理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属于边缘叶的脑结构是A边缘系统B胼胝体下回C丘脑D中脑被盖2、上丘位于A丘脑B间脑C中脑D桥脑3、属于条件抑制的是A外抑制B延缓抑制C超限抑制D突触前抑制4、突触后电位的特点是A可以总和B快电位C双向传递D全或无5、近年来神经生理学研究发现痛觉的重要脑中枢位于间脑中的A中线核B内侧核C外侧核D板内核6、脑的重量占全身体重的2%,但其耗氧量与耗能量却占全身的A20% B25% C30% D40%7、动作电位下降部分是膜的A极化过程B去极化过程C复极化过程D反极化过程8、视网膜的光感受细胞是A无足细胞B视杆细胞C双极细胞D神经节细胞9、视网膜中央凹部分A视敏度高,感受单位大B视敏度高,感受单位小C视敏度差,感受单位大D视敏度差,感受单位小10、人能听到的各种振动波的频谱大约为A20-16000 赫兹B30-17000 赫兹C40-18000 赫兹D50-20000 赫兹11、听觉的初级皮层区是A顶叶21区B颞叶21区C顶叶41区D颞叶41区12、与躯体感觉有关的脑结构是A丘脑腹后核B丘脑底核C丘脑前核D丘脑后核13、属于联想式学习的模式是A敏感化学习B印记式学习C尝试与错误学习D观察与模仿式学习14、帕帕兹环路的生理心理学功能与A记忆有关B空间辨别学习有关C情绪体验有关D短时向长时记忆转化有关15、近年来所积累的科学事实表明下丘脑外侧区、旁室核和围穹隆区是A防御行为中枢B饮水行为中枢C性行为中枢D饥饱感觉中枢16、保持正常睡眠与觉醒状态的动物标本是在猫的A延脑与脊髓之间横断B延脑与桥脑之间横断C桥脑中部横断D上丘与下丘之间横断17、夜间睡眠中多梦期是A异相睡眠B慢波二期C慢波三期D慢波四期18、异相睡眠的开细胞是A延脑网状大细胞B桥脑网状大细胞C蓝斑中的小细胞D缝际核19、提出情绪动力定型学说的科学家是A詹姆士B巴甫洛夫C卡侬D林斯莱20、生理心理学研究情绪表现的经典实验是A躲避条件反射B自我刺激C假怒D怒叫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结构是A脊髓丘脑束B脊神经C脑神经D植物神经22、听觉理论有A空间频率理论B位置理论C行波学说D共振假说23、对情绪有调节作用的脑结构是A杏仁核B豆状核C隔区D海马24、属于非表述性记忆的是A程序性记忆B习惯性记忆C内隐性记忆D间接事物的联想记忆25、临床表现为肌张力消失、肌肉萎缩、浅反射和深反射均消失的损伤部位的A锥体系B皮层运动神经元C脑干运动神经元D脊髓运动神经元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0分)26、大脑皮层前岛叶是()高级脑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