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铁路成昆线广通至昆明段达速工程隧道病害整治施工方案二〇一八年一月改建铁路成昆线广通至昆明段扩能改造工程隧道病害整治施工组织方案1 编制依据及范围1.1编制依据⑴《铁路隧道砼砌体工程设计规范》;⑵《各标段隧道设计图》;⑶国家及铁道部现行施工规范、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技术指南、试验规程和安全规程;⑷《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号);⑸《昆明铁路局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昆铁办【2012】538号);⑹《昆明铁路局关于对营业线施工管理规定进行补充的通知》(昆铁施工电【2012】642号);⑺隧道敲击检查及现场调查实际情况;1.2编制范围本次编制施工整治范围为:改建铁路成昆线广通至昆明段扩能改造工程I标段K945+650~K1047+713段隧道病害整治施工。
2 工程概况广通北(含)至温泉(不含)(K945+650~K1047+713)段为扩能改造正线工程,线路长82km;其中隧道18座(59070m),无碴隧道4座(35265m)、有碴隧道14座(23805m)。
2.1隧道病害情况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昆明铁路局广通工电段对全线隧道进行安全质量隐患排查,采用强光手电、望远镜以及敲击检查等形式进行全覆盖排查,通过排查本段隧道(不含道床板存在问题)共发现衬砌劣化病害共8007个,其中一般问题7777个,严重问题178个,极严重问题53个;衬砌渗漏水病害共计826个;隧道无碴道床病害2637个,23687.27米。
2.2隧道缺陷情况根据现场排查情况,隧道衬砌缺陷主要为6种类型:衬砌背后脱空、衬砌欠厚、衬砌混凝土裂缝、施工缝抹面层开裂掉块、衬砌保护层厚度不足露筋、衬砌渗漏水等;无砟道床病害主要表现为道床板板脚开合、挤浆冒泥,渗漏水,道床板裂纹等。
2.3水源、电源、燃料等资源可利用的情况2.3.1 施工用水施工区域隧道地下水,施工用水主要采用洞内地下水。
2.3.2 施工用电⑴施工供电洞内设备施工用电采用发电机自发电,在洞内施工区域配备发电机,就近安放在隧道综合洞室内部。
⑵施工照明洞内照明用电由发电机发电,配备碘钨灯进行照明。
2.3.3 燃料为保证正常施工,燃料就近从附近乡镇加油站进行采购。
3施工组织计划3.1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施工组织机构框图,见图3-1。
图3-1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1 -4 施工进度安排4.1施工准备施工准备的总体原则是: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全面展开。
认真做好现场调查工作,科学编制施工方案,与相关部门签订安全配合协议。
4.2技术准备1、安全配合协议施工前,与路局有关站段及各部门,确认现场情况并签订施工安全配合协议。
2、在开工前对相关技术人员、防护人员、驻站联络员和特殊工种工人进行上岗前培训,并进行考核,成绩合格者才可上岗。
3、施工前申请办理线路封锁施工(要点)计划、报铁路局审批,计划批准后进行施工。
4.3计划工期及施工等级划分1、计划工期:2018年2月1日~3月30日,每天按12小时作业时间计(包含施工准备、中间休息及结束清扫时间),因隧道正拱顶病害及非停运侧病害处理需申请垂停天窗施工,单次天窗时间为180分钟施工作业安排见附件:站前单位上行施工作业计划安排(2月1日至28日)及站前单位下行施工作业计划安排(3月1日至28日)。
2、施工等级划分:根据《昆明铁路局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昆铁办【2012】538号)文件第一章第二条“新建铁路工程、既有铁路营业线改造工程及地方工程等在既有铁路营业线两侧15米范围内(含投影范围)的施工,以及虽在既有铁路营业线两侧15米范围外(含投影范围),但其施工机械、车辆以及其它物料发生溜滑、倾覆、坠落、坍塌等影响或可能影响铁路营业线设备稳定、使用和行车安全的施工,都必须纳入邻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监督范畴”的规定,确定本次施工等级为C类。
(邻近营业线)。
5 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5.1 施工总体方案根据昆明铁路局广通工电段《广昆线衬砌病害明细表》所列出的问题,将缺陷问题对号入座,确定治理方案后进行整治。
⑴衬砌背后脱空施工前对衬砌结构、脱空情况进行验证,掌握详细的衬砌结构及缺陷情况,并对衬砌脱空情况进行评定。
若衬砌拱部较小面积(小于50%,即每隧道延米面积8㎡)脱空且二衬厚度不足(欠厚小于30%)时,衬砌脱空可采用钻孔注浆回填。
⑵衬砌欠厚对二衬衬砌拱部背后存在空洞,衬砌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衬砌厚度局部不满足设计要求,先对拱部衬砌背后进行注浆回填密实后,再涂刷防碳化层(水泥基渗透涂料或环氧树脂)。
⑶衬砌混凝土裂缝衬砌裂缝,对于宽度大于3mm裂缝,采用沿缝针管压浆胶结及环氧树脂封闭处理;对于宽度小于3mm的裂缝,采用环氧树脂封闭处理。
⑷施工缝抹面层开裂、掉块、错台隧道衬砌混凝土浇筑时,因台车模板对位误差引起的施工缝错台及后期修补造成的抹面层开裂,进行清凿处理。
⑸衬砌漏筋对衬砌漏筋进行酸洗除锈(或其它除锈措施)后采用高压清洗或打磨处理,范围内钢筋和混凝土涂刷环氧树脂或水泥基尘土涂料进行封闭处理。
⑹止水带外露对外露部分止水带进行割除,若外漏止水带处存在渗漏水情况,需按渗漏水进行整治,无渗漏水不另行处理。
⑺衬砌渗漏水视衬砌渗漏水的情况及部位,采用衬砌内部注浆、疏通排水管道、边墙打孔泄压等方式处理。
5.2注浆工艺⑴施工准备对注浆设备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使用。
做浆液配合比的试验工作,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调整(现场采用净水泥浆,不低于M25)。
⑵测量放线,用红油漆画出钻孔位置利用V停天窗对上、下行拱顶及拱腰钻孔,钻孔采用Φ32钻头,钻孔深度应大于脱空深度10cm以上。
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进行清孔,直到无杂物粉尘为止。
⑶注浆施工为了确保邻线的安全运营,注浆作业于垂停天窗内进行。
浆液现场采用搅拌机现场进行搅拌,配合比按照净水泥浆进行拌合。
现场搅拌均匀,随拌随用。
一次拌合的浆液在初凝前用完。
注浆前对注浆泵进行试运行,水泥砂浆配合比为0.8:1,混凝土衬砌注浆压力控制在0.3MP以内,钢筋混凝土衬砌控制在0.8MPa以内,注意事项如下:①根据设计位置注浆打孔Φ32②注浆采用水泥浆③注浆时于孔口设置孔口管,注浆过程中,相邻注浆孔应设置孔口塞,以免跑浆。
施工前应先进行注浆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调整注浆参数。
注浆时隧道纵向应由下坡方向向上坡方向进行;横向应先注边墙孔、两侧孔,再注拱顶孔。
注浆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衬砌状况,若发现衬砌有异常、变形、开裂或既有裂隙有加速发展趋势等,则应立即停止注浆,以确保衬砌安全。
注浆完成后,应及时采用封堵措施,防止浆块掉落,影响行车安全。
④根据记录分析判断注浆效果,必要时,待注浆达到设计强度后,钻检查孔进行注浆效果检查,若存在注浆不密实应补钻孔注浆,以确保衬砌背后充填密实。
5.3 材料机具运输及存放将施工需要的所有设备、材料通过汽车运输至施工辅助坑道或洞口栅栏门外内,再由施工辅助坑道倒运至整治段落综合洞室内,施工结束后将材料及机具存放在附近的附属洞室内,堆码整齐,并上锁固定牢固,当附近没有合适洞室存放时,将机具及材料运至辅助坑道内或洞口栅栏门外,堆码整齐、上锁固定牢固。
5.4作业平台⑴作业平台材料的选用由于本次施工为既有线施工,存在施工作业安全压力大,施工困难等问题。
为了提高作业效率,保证施工安全,作业平台必须满足拆装方便且稳定的要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插入式门式脚手架及Φ48架子管(横向固定,平板四脚采用橡胶垫片防溜)进行搭设,面板采用脚手架自带踏板。
单侧台架搭设时间为20分钟,为确保安全在上行线昆明方向右侧(下行线昆明方向左侧)增加2根防侧翻缆风绳、纵向设置4根缆风绳,靠近运营线路侧采用侧向硬支撑,以确保作业台架稳定可靠。
该作业台架具有搭设简易快捷、稳定性好(采取上述加固措施)等优点,适合既有线及邻既有线施工作业。
⑵脚手架施工作业平台的搭设及移动作业台架搭设图如下:垂停天窗作业平台(具备占轨条件时)断面如图1;单侧封锁施工时作业平台断面如图2。
注:图中单位mm;本图为标准线间距(4.4m)。
图1:图2:①平台搭设作业平台搭设在自制平板小车上,平板小车使用硬性塑胶轮与钢轨连接,使台架移动更方便、快捷。
在平板小车上预留孔,与脚手架四个脚搭设位置相对应,平台搭设由下向上分层进行,下层脚手架搭设稳定后方可搭设上层脚手架(台架搭设单侧横向宽度3m,顺线路纵向宽度1.8m,高度6.8m),在第二层脚手架设置横向钢管加固,钢管与脚手架采用扣件连接。
在第三层脚手架设置缆风绳,每个平板小车上设置四根缆风绳,缆风绳固定于钢轨上,捆绑牢固,防止台架发生侧翻,并于线路上坡方向设置一道防溜绳,连接平板小车及钢轨。
单侧停运施工时,只搭设一侧台架,并对台架加强稳固措施,增设2根剪刀撑位于隧道中心一侧,分别固定于第二层脚手架及中心水沟上,防止台架向运营侧发生倾倒。
每天施工结束前20分钟开始拆除作业台架,平台拆除自上而下分层拆除,同时将脚手架及工具临时堆放于平板小车上,运至附近附属洞室火斜井内存放。
②平台移动搭设台架处病害处理完成,拆除台架上层门式脚架(以不妨碍向前推行为准),放置与下层脚架顶面,堆码整齐、稳固,待施工作业人员全部撤离台架后,解除缆风绳及其它防护措施,采用“人工推行”的方式前往下个施工地点。
⑶脚手架施工作业平台的进出场及存放脚手架架子管统一存放于隧道综合洞室或斜井内,当天施工作业完成后,快速拆卸放于附近存放点,堆码整齐,固定牢固,方便下次使用。
⑷脚手架施工作业平台在洞内的使用由于施工现场为邻运营线施工,现场有较多的电力设备,如接触网动力线、承力索、通讯线等,所以施工作业平台的搭设方案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台架搭设过程中注意台架与各种线的关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施工过程中用软管(或其它防护措施)套住动力接触线、承力索等供电线缆,对管线进行防护。
②平板小车就位后,利用橡胶垫将尼龙轮稳固于钢轨上(防止平板小车纵向溜滑),并用缆风绳在上坡方向将平板小车与钢轨连接牢固。
③操作人员在台架上均配备安全带、安全帽、防护服等安全用品。
5.5无砟道床病害整治⑴施工总体方案道床板病害主要由渗漏水引起,故道床板病害处理前应先进行降低水压及疏通排水管道处理,然后进行相应的道床板病害整治。
⑵降水压及疏通排水管道主要措施有:①疏通侧沟及中心排水沟;②边墙打设泄压孔;③中心水沟打设泄压孔。
⑶道床板离缝处理道床板开合及挤浆冒泥病害,整治措施为注浆填缝。
5.6施工时的现场防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现场作业对现有设备不造成影响,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护。
⑴现场管线的防护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对施工区域的管线造成损坏,将对所管线进行防护,防护长度伸出施工区域前后各1m。
PW线、AF线、动力接触线、承力索采用绝缘材料进行防护,每次施工完毕后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