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程序的特点
简易程序的根本特征,在于简便易行。
《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简易程序作出了一些简化的规定,其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起诉方式简便
简易程序的起诉方式简便。
对简单的民事案件,原告可以口头起诉。
依据《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原则上应采取书写起诉状的方式,口头起诉仅仅是例外。
而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法律明确规定可以口头起诉,省去了原告人因准备诉状而花费的时间。
2、受理案件的程序简便
简易程序受理案件的程序简便。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双方可以同时到基层法院或者派出法庭请求解决纠纷,同时起诉、应诉和答辩。
基层法院和它的派出法庭可以当即审理,也可以另定日期审理。
3、传唤当事人和通知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方式简便
简易程序传唤当事人和通知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方式简便。
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可以用简便的方式随时传唤当事人、通知其他诉讼参与人。
简便方式指用口头约定或打电话、捎口信、发传真、电子邮件、广播等方式。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当然,通知应以直接通知本人为原则,未经当事人确认或者没有其他证据足以证明当事人已经收到的,人民法院不得将其作为按撤诉处理和缺席判决的根据。
4、实行独任制审理
简易程序实行独任制。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
从开庭前的准备、开庭审理到依法裁判或调解,都由审判员一人担任,不必进行合议。
审判员在独任审理时,必须配备书记员专门负责记录,不得自审自记。
5、开庭审理的程序简便
在开庭审理时,不严格区分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两大步骤,也不严格受到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先后次序的限制,法官可以根据案件审理的需要灵活掌握,可以合并进行,也可以穿插进行,以达到查清事实、分清是非、正确解决纠纷的目的。
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原则上应当一次开庭完成。
6、审结案件的期限较短
简易程序案件的审理期限较短。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审理期限到期后,双方当事人同意继续适用简易程序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审理期限。
延长后的审理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六个月。
7、裁判文书可以简化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在制作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时,对认定事实或者裁判理由部分可以适当简化:(1)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需要制作民事调解书的;(2)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承认对方全部或者部分诉讼请求的;(3)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当事人一方要求简化裁判文书中的相关内容,人民法院认为理由正当的;(4)当事人双方同意简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