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

浅谈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

浅谈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它贯穿于小学的各个阶段。

识字教学中同音字和形近字的辨析,是各年级段识字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

同音字字形难辨,组词易错,形近字又读不准音,组词更易错。

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重点、难点,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呢?
一、根据形旁辨析法
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

声旁相同,形旁不同,容易混淆。

形旁是指出字的所属类别,不等于字义的本身。

但是,注意辨析不同形旁的意义,它对于学生认字、辨析同音字有很大的帮助。

如:“俊、峻、骏、竣”的辨析。

“俊”的形旁是“亻”,与人有关。

“俊”的意思是①才智出众的人。

组词:“俊杰”。

②相貌清秀好看。

组词“俊俏”。

“峻”的形旁是“山”,与山有关。

“峻”的意思是①山高大。

组词:“险峻”。

②严厉。

组词:“严峻”。

“骏”的形旁是“马”,与马有关。

“骏”的意思是好马,组词:“骏马”。

“竣”的形旁是“立”,与事完毕有关,建筑物、工程完工了。

所以组词:“竣工”。

再如“辨、辩、辫、瓣”可以根据“リ、讠、纟、瓜” 来辨析。

竖撇是辨别,用言来辩论,头发扎辫子,切瓜分几瓣。

“幕、墓、暮、慕、募”也可以根据它们的形旁“巾、土、日、心、力”来辨析组词。

二、根据字理辨析法
有些同音字根据字型很难辨析,学生们辨析时经常会出错,可以依据汉字的造字规律,运用汉字音形义的关系,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字词的意思来辨析。

如:“员、圆、园”的辨析。

“员”的义项:①指工作或学习的人。

②指团体或组织中的成员。

③量词,用于武将。

这三个义项都与人有关。

“圆”的义项:①圆周所包围的平面。

②圆周。

③象球的形状。

④圆满;周全。

⑤使圆满;使周全。

⑥圆形的货币等。

它的义项大多都与圆形或使事情圆满有关。

“园”的义项:①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

②供人游览娱乐的地方。

总之都与地方有关。

让学生记住三个有关,学生填“队()()桌公()学习()地”也就不难了。

要区别“须、需”这两个同音字的用法,主要掌握:“须”表示人的意愿,如必须努力、务须注意等;也表示对所从事活动必须知道的事项,如大会须知、考试须知、参观须知等。

“需”则表示需要、需求的意思。

如需要空气、需要粮食、需要知识、按需分配。

“棵、颗”也是这样。

“棵”量词,指植物。

“颗”量词,指圆形或颗粒状的东西。

理解字意后再填“一()树一()星一()明珠”这样的题就很容易了。

三、编口诀辨析法
形近字的字型非常相似。

根据它们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型,同中求异,利用其细小的差别编一些容易记忆而且琅琅上口的口诀来帮助学生辨析。

如:“渴、喝、揭、竭”编的口诀是:渴了想要水,喝水须张嘴。

揭开水杯盖,竭力去喝水。

“清、请、晴、蜻、精、睛、情、倩”编的口诀是:有水才说清,有言才去请,有日天气晴,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重,丽人留倩影。

“戌、戍、戊”的记忆口诀:横x€” 鉺h€ 瑆€ 锌铡?
“己、巳、已”的记忆口诀:张口j€#5,闭口s€欤 胝虐氡站褪莥€#5。

“买、卖”编的口诀是:头上没物便去买,头上有物就去卖。

“辛、幸”因为“辛”的头上有“‵”,而“幸”的头上有个十分的“十”所以编的口诀是:奉献一点辛苦,感觉十分幸福。

四、谜语辨析法
谜语识字教学是培养学生识字兴趣的一种重要而又有效的识字方法。

识字教学中可以把形近字编成谜面,学生猜谜底,让他们在趣味学习中轻松愉快地辨析掌握。

如:“噪、燥、躁”的辨析。

“大声叫嚷干着急”打三个既同音,形又相近的字。

用“快报消息涨水期”的谜面来辨析“迅、讯、汛”。

五、趣味联想辨析法
有些形近字还可以通过想象,给它们创设一定的情境,联想成一个故事,叙述出来帮助学生辨析。

如:“衷、衰、哀”的辨析。

衷,“衣”的中间放个“中”就读zh€”恘g;衰,“衣”的中间的“中”摔倒了就读shu€”Di;哀,“衣”的中间放个“口”声从口出。

由此联想:一个姓衷的人走夜路,一不小心摔(衰)了一跤,口中发出“哎(哀)呦”
声。

“拨、拔”的辨析。

拨,提手旁加个发;拔,提手旁加个发再去掉一竖,把一竖想象为一根白发。

可联想为:女儿用手拨弄母亲头发,发现有一根白发,就随手拔掉了。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小学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的重要。

如何务实去虚,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止沸的方法不同,效果会大相径庭,方法制约效果,因此,改革识字教学,探索识字教学的新途径势在必行。

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思考、探索、总结、归纳,努力探索教学中的奥秘,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