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编辑出版史期末考试试题

中国编辑出版史期末考试试题

20
1
2
—2013
学 年 第

学 期 期 末 考 试 试 题(卷)

业:
_
_
_
_
__
__
_
__
_
__
__
_
__



_
_
__
_
__
_
__
__
_
_



_
_
__
_
__
_
__
__



_
_
_
_
_
_
__
_
__
_
__
_
线 密 封 线 以 内 不 准 作 任 何 标 记 密 封 线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国印刷史》被美国印刷史专家钱存训称作“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其作者是 ( ) A.张秀民 B. 孙毓修 C.叶昌炽 D.叶德辉 2.中国图书命运有“五厄”之说。

下边哪个不属于此说?( ) A.秦始皇焚书 B.江都焚书 C.董卓移都 D.赤眉入关 3.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是 ( ) A.《史记》 B.《汉书》 C.《尚书》 D.《资治通鉴》 4.创立“定本”制度的王朝是 ( ) A.唐朝 B.汉朝 C.元朝 D.宋朝 5.根据解放前后我国的几次考古发现看,植物纤维纸的发明应该在( ) A.西周 B.战国 C.西汉 D.东汉 6.“入潢”是用植物的汁染纸以防虫蛀,这种植物是( ) A.黄芪 B.黄檗 C.黄柏 D.黄杨
4.熹平石经是经批准,由书丹的。

5.我国写本书最发展的鼎盛时期是。

6.明代的最大类书是《》,清代的最大丛书是《》。

7.近代译书三阶段是、和。

8.同盟会的机关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的机关刊物是。

9.英商美查用特制的扁体铅活字印行<古今图书集成>,时人称这套铅活字为。

10.我国第一本中文版《共产党宣言》是由翻译的。

11.1910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第一部版权法 .康熙时期在苏州成立的同业集议机构是。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陶文
2、甲骨文
3、殿本
4、经折装
5、槐市
6、邹韬奋
7、牌记
8、饾版
9、创造社10、线装
四、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宋版书的特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简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及其意义。

3、简述五代政府雕印九经的意义。

4、简述宋代三大刻书系统发展的特点。

5、简述明代坊刻的特点。

6、简述鲁迅的编辑生涯及编辑思想。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论近代编辑出版事业的变革及意义。

(15分)
2、试论石印术取代雕版印刷的原因及意义。

(15分)
四、问答
1、答:宋版书的特征:(1)从字体上看,(2)从墨色刀法上看,(3)从用纸看,(4)从版式看,(5)从避讳
看。

宋代刻本的风格在书籍制度上给后世以深刻的影响,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2、答: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条件:(1)唐代政治经济得发展,宗教的广泛传播,对外文化交流频繁,突出的要求
供应大量的复本图书;(2)物质条件(3)技术条件。

因此,雕版印刷术在唐初发展起来了。

影响: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编辑出版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极大的促进了人类文化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光辉篇章,这项创造发明属于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3、它标志着我国书籍流通和文字传播方式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即由印刷方式代替手抄、刻石等。

为五代刻书
开辟了雕印儒家经典的先河。

印刷术由民间进入官府,从此产生了政府刻书事业即官刻。

4、官刻方面,中央机构多,但国子监最重要,内容四部皆备,质量可靠。

地方政府均有出版活动。

私刻方面,
多以善本为底本翻刻,质量高。

坊刻方面,以建安余氏和临安陈氏著名,均着眼当时和下层,与作者联系密切。

5、历史悠久;分布广、刻书数量大;内容丰富,面向民间;旨在谋利;编刻售合一,发展快。

6、在日本欲编《新生》,未果。

20年代是高峰,编辑了大量刊物。

且指导他人编校书刊。

思想务实,唯美悦人,
影响深远。

五、论述题
1、答:五大变革:(1)技术方法的变革——新技术的采用;(2)书籍形式的变革——由线装到精装、平装;
(3)图书内容的变革——西学的输入;(4)图书类型的变革——新型出版物的产生;(5)出版发行方式的变革——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出版企业出现。

由于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引起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2、答;是西方印刷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首次结合。

此前铅活字主要用于西方宗教文化图书,未注意占领中
国经典这块阵地;它能保持汉字书法的艺术美,印刷清晰,而雕版的字体呆板,容易模糊;石印技术简单,容易掌握;所需资金不多,容易普及;能随意缩小篇幅而不影响质量;价格低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