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结构和共价键理论
化合物的空间构型是由满足原子轨道最大重叠的 方向决定的。
6.3.2 杂化轨道类型
sp sp2 sp3
s-p型杂化
sp3d sp3d2
等性杂化 不等性杂化
s-p-d型杂化 等性与不等性
1 s-p 型杂化
只有 s 轨道和 p 轨道参与的杂化称为 s-p 型 杂化
(1) sp 杂化
BeCl2分子:直线形。
如果配体数 n < 价层电子对数 m, 成键电对 n 孤对电子数 m - n
分子构型和电子对构型不一致 中心的杂化方式,不等性杂化
电子 对数 m
配体 孤对 数数 n m-n
电子对 构型
分子 构型
实例
40
4
31
22
四面体
三角 锥形 V形
CH4,CCl4,SiCl 4,NH4+,SO42,PO43NH3,PF3, AsCl3, H3O+,SO32H2O,H2S, SF2,SCl2
饱和性 方向性
性质
类型
σ键 π键
形成
能量依据 共价配键
1 共价键的形成
在成键过程中,两个单电子以自旋相反的方式配对, 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会释放出能量,使体系的能量降低, 这是共价键形成 的能量依据,也就是说符合能量最低原理。
共价配键
CO
π Cπ O
2s2 2p2 2s2 2p4
HBF4 HF BF3
6.3 杂化轨道理论
概念
类型
π键 与 大π键
杂化轨道理论
在形成分子的过程中,若干不同类型能量相近的 原子轨道重新组合成一组新轨道。
这种轨道重新组合的过程称为杂化 所形成的新轨道叫做杂化轨道
6.3.1 杂化概念
激发
杂化
轨道 重叠
4
(1)激发
sp3 杂化
(2)杂化
吸收成键 释放能量
(3)轨道重叠
杂化轨道与其它原子轨道重叠形成化学键时,要 满足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理。
2. 分子轨道是由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而成。
ψⅠ = c1ψ a + c2ψ b ψⅡ* = c1ψ a − c2ψ b
ψa,ψb—原子轨道, c1,c2 —系数
3 能量高于原来原子轨道者称为反键分子轨道; 能量低于原来原子轨道者称为成键分子轨道
ψⅠ:成键分子轨道;ψⅡ*:反键分子轨道。
12
4. 原子轨道组合方式不同,将分子轨道 分为 σ 轨道与 π 轨道。
形成条件:成键原子一方有孤对电子 另一方有空轨道
2 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
图 6-3 HF 分子中的共价键
共价键的饱和性是指每个原子成键的总数是一定的 或者以单键相连原子的数目是一定的
对于每个参与成键的原子来说,其未成对的单电子数 是一定的
原子轨道在空间有一定的形状和取向,只有沿着 一定的方向进行最大程度的重叠,以形成共价 键,才能保证成键原子轨道对称性的一致。
2, 3, 4, 5, 6, 7,
8
2. B 的价电子数:
单键为 1,双键为2,端基氧和硫记为 0。
8
在 BeCl2 分子中, ( 2 + 1 × 2 ) ÷ 2 = 2 在 NH3 分子中, ( 5 + 1 × 3 ) ÷ 2 = 4 其中有三个成键电子对和一个孤电子对
3. 如果是正离子,应减去相应的正电荷 NH4+ 中, ( 5 + 1 × 4 – 1 ) ÷ 2 = 4 如果是负离子,则应加上相应的负电荷 如 PO43- 中, ( 5 + 3 ) ÷ 2 = 4
3
3 共价键的类型
σ键:如果原子轨道沿键轴方向按“头碰头”的方式
发生重叠,则键轴是成键原子轨道的对称轴 即原子轨道绕键轴旋转时,图形和符号均不变化。
HCl 分子中的 3p 和 1s 的成键
++
++
Cl 2 中的 3p 和 3p 的成键
xx
px - px
π键:原子轨道按“肩并 肩”方式发生重叠,成键 的原子轨道对通过键轴 的一个节面呈反对称性。
键角为:180°
s 轨道
p 轨道
sp 杂化轨道
在空间取向
BeCl2 分子 用杂化轨道 成键
(2) sp2 杂化
BF3 的空间构型为 平面三角形。
键角为:120° B: 2s22p1
2p
2s
5
2s
2 p 激发 2s 2 p
sp2 sp2杂化
BF3形成时的
sp2杂化
sp2杂化
(3) sp3 杂化
CH4 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10
m
n
m-n
VP排布方式
分子几何 构型
实例
50
41 5
32
三角双锥
变形四面 体(跷跷板
形)
PCl5 SF4
T形
ClF3
23
直线形 XeF2
6.4.4 多重键的处理
非VI A族配体原子与中心原子之间有双键或者三 键时, 价层电子对数减 1 或者 2
6.4.5 影响键角的因素
1.孤电子对和重键的影响 负电荷集中,排斥其余成键电对
3.孤对电子对的位置
价层电子对互相排斥作用的大小,决定于电子对之间 的夹角和电子对的成键情况。
(i)电子对之间夹角越小,排斥力越大; (ii)不同价电子对之间排斥作用的顺序为: 孤电子对-孤电子对 > 孤电子对-成键电子对
> 成键电子对-成键电子对
(1)判断 SF4 分子的结构
确定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对数 n,推断分 子的几何构型。
(2) 价层电子对尽可能远离,以使斥力最小。
价层电子对的排布方式
价层电子对数(VPN) 价层电子对的排布方式
2
直线型
3
平面三角形
4
四面体
5
三角双锥
6
八面体
6.4.3 分子构型和电子对空间构 型的关系
1 配体个数和价层电子 对数一致
2
配体个数和价层电子 对数不一致
3 孤对电子对的位置
1.配体的个数和价层电子对数一致
那么这些轨道可以互相重叠,形成多中心 π 键,又称为 “共轭 π 键” 或 “非定域 π 键”,简称大 π 键。
在 NO2 分子中,丁二炔(HC≡C-C≡CH)分子 中,以及 CO2 分子中,都有大 π 键。
6.4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6.4.1 6.4.2 6.4.3 6.4.4 6.4.5
2 个垂直于平面
3 等性杂化与不等性杂化
(1) 等性杂化
一组杂化轨道中,若参与杂化的各原子轨道 s、p、d 等成分相等,则杂化轨道的能量相等,称为等性杂 化。 如上面讨论过的 CH4 分子中的 sp3 杂化,BeCl2 的 sp 杂化、BF3 的 sp2 杂化和 SF6 的sp3d2 杂化均属于 等性杂化。
总的电子数为 4 + ( 1 × 2 ) + 6 = 12 用去了三对电子,还剩下的 6 个电子
(a)
(b)
(c)
1
NO+ 离子,其价电子总数等于 10
(a)
(b)
(c)
(d)
用去 2 个电子,剩下 8 个电子
将单键改成叁键,才能满足要求
违背八隅体规则的例子:BF3, PCl5, SF6 等
BF3
分子结构和共价 键理论
Chapter 6
Basic Concepts of Chemical Bonding
6.1 路易斯理论 6.2 价键理论 6.3 杂化轨道理论 6.4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6.5 分子轨道理论
6.1 路易斯理论
定义
路易斯 结构式
判断
路易斯理论
1 路易斯理论
The Octet Rule
H2O:几何构型为 V 型。
键角为:104.5°
O: 2s22p4 2p
sp 3杂化
2s
一对孤对电子占据的杂化轨道能量较低, 含更多的 s 成分。
NH3:几何构型 为三角锥。
键角为:107°
N: 2s22p3
2p 2s
sp 3杂化
6.3.3 π 键 与 大 π 键
在一个平面形的多原子分子中,如果相邻原 子中有垂直于分子平面的、对称性一致的、未参与 杂化的原子轨道
每一个共价分子都有一种稳定的结构形式,称为
Lewis 结构式。
H—H
:
⋅⋅
Cl
:
:
⋅⋅ C⋅ ⋅l
C
⋅⋅ C⋅ ⋅l
:
:C⋅⋅l :
⋅⋅ ⋅⋅ O⋅⋅ = C= O⋅⋅
:N N:
复杂分子,先计算出分子的总价电子数, 写出骨架结构式,
根据“八隅体规则” 判断该分子的 Lewis 结构式。 甲醛 (CH2O),
2. 中心和配体电负性的影响
配体一致,中心电负性大时
中心一致,配体电负性大时
m
n m-n
VP排布方式
分子几何 构型
实例
60
八面体
SF6
651
四方锥 ClF5
42
正方形 XeF4
11
6.5 分子轨道理论
对于氧分子,价键理论认为电子配对成键,没有成 单电子。但是实验测定氧分子是顺磁性分子,磁学理 论告诉我们顺磁性分子中一定有成单电子。
2p
2s
C:2s22p2
键角为:109.2°8
2s
2 p 激发 2s 2 p
sp 3杂化
sp3
CH4形成时 的sp3杂化
杂化
6
2 s-p-d 型杂化
ns 轨道、np 轨道和 nd 轨道一起参与的杂化
(1) sp3d 杂化
PCl5(g) 的几何构型为三角双锥 P: 3s23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