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某地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某地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二、评估级别
拟建线路采用城市主干道公路技术标准进行设计,根据建设 项目重要性分类属较重要建设项目,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 度为复杂(详见后述),因此将拟建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 估等级确定为一级。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 第一节 气象水文
一、气象 评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水丰富。春 季温暖湿润,降雨较多;夏季高温潮湿,雨期较长,雷雨、 暴雨频繁;秋季凉爽,雨量明显减少;冬季严寒期短,无冰 雪天气。所在地区气候主要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 二、水文 评估区附近海域受外海波浪影响较大,台风期间形成的 暴风雨,对工程建设及运营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一旦形成 风暴潮,将对堤岸和陆域工程项目带来较大影响,故台风是 本区水文气象条件中的主要不利因素。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见下表。
评估范围与等级的确定
一、评估范围
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和工程特点,在充分考虑拟建场地范围内, 地质灾害可能的影响范围及工程受外围地质灾害影响的可能性 等,同时根据场地的地形地貌和工程地质条件,综合确定本次 评估的评估范围。
评估范围确定为:以九龙大道北延线工程道路中线为中心, 向两侧及两端外扩500m,以此确定评估范围,即评估区面积 约5.2km2。
第五节 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地下水赋存的介质特征,评估区附近的地下水类型可划分 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块状岩类裂隙水两类。松散岩类孔隙水广泛 赋存于区内第四系砂土层中,块状岩类裂隙水赋存于下燕山期花 岗岩中。
区内地下水水量中等,与地表水联系紧密,对场地稳定性存在 一定影响,评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
1、桥梁工程
拟建道路在桩号K1+800及K3+080处遇河涌,需分别建设2号 桥、3号桥共2座桥梁,其中2号桥长100.00m,宽61.00m;3号桥 长100.00m,宽61.00m。桥梁结构形式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 箱型梁,基础采用桩基础。
2、路基工程 拟建工程路线全长4163m,规划为城市主干路,为新建道路 工程,设计速度采用60~80km/h,双向8车道,公路的路基宽度 80m。 新建道路范围内现状自然道路标高约-1.94~1.80m,设计道路 路面标高约3.50~5.50m,高差约3.00~5.00m,故道路施工前先将 进行人工填土场地平整工程(现填土工程正在施工),填土工 程时候完成后地面标高约3.00~4.80m,将进行路基施工。 4、挖填方工程 根据现场调查,区内正进行回填土方作业,砂土料主要来自 外运,预估总填方量约为71万m³。规划线路北侧已回填至设计 标高。
樟木头断裂。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现场调查,评估区内没有断裂通过, 区域性断裂距离评估区较远,对评估区影响小。
根据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 2001),评估区处于地震基本烈度Ⅶ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 度为0.05g。
评估区内断裂构造不发育,但距活动断裂较近,故地质构造 条件中等;该区属低震级地震多发区,地震环境条件中等,处 于地震基本烈度Ⅶ度区,区域地壳稳定性属基本稳定。
2、K2+000~终点段
拟建道路终点与规划道路连接,该段道路范围现状藕塘、蕉林、 鱼塘等围垦地,现状高程约-1.94~0.25m,尚未回填平整。该里 程段内道路将跨越一条河涌,河涌水深约2~4m,堤岸多采用浆砌
未见堤岸崩塌/滑坡现象。拟建道路周边无建构筑物,多为 围垦用地,地势开阔。
上述表明,评估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前缘,地形地貌条件简 单,对工程的不良影响小。
第六节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区域地质和场地岩土工程勘察资料,评估区范围内 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可划分为两类:松散土类和侵入岩类。其 中,松散土类主要为人工填土、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土层 (Qmc);侵入岩类为下燕山四期花岗岩(γπ4)。
第三节 地层与岩石
区内地层为第四系,按其成因主要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层 (Qmc)和残积层(Qel),其中海陆交互相层由淤泥、粉质 粘土、淤泥质土、中粗砂等,整体发育厚度约10~40m;残 积层由砂质粘性土组成,发育厚度约2~5m。
第四节 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距评估区较近的断裂构造主要为张家边断裂、横门断裂和
拟建道路路幅宽度80m,共设平曲线3处。道路在桩号 K1+800及K3+080处遇河涌,需分别建设2号桥、3号桥 共2座桥梁,其中2号桥长100.00m,宽61.00m;3号桥 长100.00m,宽61.00m。
(二)线路主要工程概况
拟建线路的主要工程包含桥梁工程和路基工程两部处珠江三角洲前缘,地势平坦开阔,地形起伏小,以 前为水域滩涂,近期围垦成陆,目前区内主要为藕塘,塘埂、灌渠 及河涌纵横交错。区内现状高程一般-1.94~4.96m。
1、K0+000~ K2+000段
该段道路范围原为藕塘、蕉林等围垦地,调查期间拟建道路范 围及周边地段正在进行回填工程,现状高程约3.08~4.20m,道路 用地红线外侧多为鱼塘、藕塘等,尚未回填平整。该里程段内道路 将跨越两条河涌,河涌水深约2~4m,堤岸多采用浆砌石堆砌,未 见堤岸崩塌/滑坡现象。拟建道路周边无建构筑物,多为围垦用地, 地形开阔。
某地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前言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及广东 省国土资源厅等文件要求,广东省地质局第九 地质大队受中山翠亨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开展 广东省中山市翠城道北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工作 。
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述
拟建道路位于中山市翠亨新区,即马鞍岛内,东临珠江入海口 伶仃洋。场地周边有中山、广州、深圳、东莞和香港等经 济发达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拟建线路起点地理坐标为: 东经113°35'46.71",北纬22°32'28.40";终点地理坐
标为:东经113°36'9.30" ",北纬22°30'11.24"。
一、工程和规划概况
(一)线路的基本概况
拟建的翠城道北段(西三围至西五围)为南北向道路,设 计起点为拟建翠城道北段1号桥南端(即西二围南端河涌岸 墙)(桩号K0+000),终点为翠城道路与规划和济路道 路南侧路边线交叉点(桩号K4+163),道路全长4163m。 拟建线路全部为新建道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