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近八成未成年人承认曾遭遇网络“不良 信息”,他们认为“不雅图片”是不良信息的最主要表现形式。 调查报告显示,78.2%的城市未成年人和78.5%的农村未成年人承认曾遭遇网络“不 良信息”。 未成年人认为,“不雅图片”是不良信息的最主要 表现形式,其次是“广告推销”“骚扰信息”等。 他们还认为,网络不良信息主要来源于广告、视频 和游戏,尤其是广告,31.7%和24.9%的城市未成 年人和农村未成年人表示这一渠道是不良信息的最 主要来源。
则负责将骗到的资金落地取现。8月中旬,民警在将犯罪嫌疑人抓
获,当场缴获作案用银行卡300余张,诈骗金额达130余万元。
《安全教育讲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小调查
1、你每天上网时间有多长?
2、你收到不明来历的邮件怎么办?
3、针对他人过激言论,你应该持什么态度? 4、有网友向你询问个人及亲友信息,你该如 何应对? 5、无意中打开一些不良信息的网站,你该怎 么办? 6、你开通微信、微博了吗?你会在其中上传 真实照片么?为什么?
逻辑思维活动迟钝;同时暴力网游还会造成情
绪暴躁,严重时会产生暴力倾向。
《安全教育讲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如何更有效地使用网络资源
青少年网上学习一定要有目的性。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
的学习内容、兴趣爱好,每个人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因 而,网上学习一定要有目的性,否则,网上无穷无尽的 信息资源对我们来说就只是“过眼云烟”。
《安全教育讲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1、要学会快速浏览,并能及时发现有价值的信息,还要做好学习笔记。 由于我们记忆的数量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因而,在网上搜索和看到的有价值 的资料要及时记录下来,以便未来可以回顾、查阅。
《安全教育讲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2、不要轻易相信网络资源。网
络资源的复杂性,决定了网络信
《安全教育讲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密码安全小知识
9、不随意打开陌生人发送的文件,防止盗号木马 山东青岛的程某在家与在国外留学的儿子QQ在线交流,儿子 声称好友急需用钱请求帮助。程某立即按儿子提供的银行卡号汇 款10万元,之后发现受骗遂报案。
接案后,公安机关立即组织开展调查,发现这是一个作案分工
明确的诈骗团伙。其中“网络操盘手”负责混入留学生QQ群,通 过诱骗留学生聊天,暗中发送木马病毒,盗窃其QQ密码;“车手”
《安全教育讲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交流平台,如个人主页、博客等,青
少年可以通过它们结交朋友,共同探 讨学习、交流经验。
《安全教育讲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3、网上学习时间要合
理,上网的姿势要正确,
注意爱护视力,减少辐 射,维护身体健康。
规范上网姿势
《安全教育讲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杜绝网络暴力
《安全教育讲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杜绝网络暴力
《安全教育讲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19岁学生微博散布地震谣言被治安处罚
4月1日,定西市临洮县公安局网安大队发现一临洮籍网民在某微博中散布谣言,称据 专家预测,4月2日凌晨4时,甘肃兰州至甘南一带包括定西、临夏州及 临近六县市将 发生里氏3.6级地震,震源位于临洮县西北方。临洮县公安局立即对散布谣言的潘某依 法进行传唤。经询问,潘某(男,现年19岁,系在校学生) 对自己散布谣言的事实供认 不讳。临洮县公安局对潘某按照《治安处罚法》依法做出处罚500元罚款的处罚。
5、正确对待网络游戏,不玩暴力游戏。
沉迷网络游戏”造成的躯体障碍:长时间游戏,睡眠节律紊乱,导致大脑神经
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引起体内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导致自主 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降低,诱发种种疾患。
“沉迷网络游戏”造成的心理障碍:对网络操
作出现失控,陷于其中不能自拔,注意力不能 集中和维持,感知觉能力降低,记忆力减退,
重要提示
我国法律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
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
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
到500次以上的,可构成诽谤罪 !
《安全教育讲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杜绝网络暴力
未经他人同意,不得在网络上发布他人的隐私内容
《安全教育讲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网上公开他人隐私承担责任 人肉搜索侵权最高判赔50万
《安全教育讲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密码安全小知识
4、windows、IE会将密码以加密算法的形式 储存起来,所以键入重要的密码时尽量使用家 庭电脑或个人电脑。 5、如在公用电脑上使用,注意下机时将相关 文件删除。 6、大脑是记忆密码最安全的地方。 7、最好不用单词做密码,否则,只要技术手 段具备,密码很容易被破解。 8、使用公用电脑,离开时记得删除上网记录。
《安全教育讲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的便利之处
社交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沟通便利、结交朋友、增进友谊
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下,你可以接触到各种层次各种职业的人,从而知道在这个社会上
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以及更多各种不同的人有着怎样思想……这些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的
《安全教育讲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的便利之处
息的良莠不齐,因而我们应该以 辩证的观点看待网络资源。
由于网站信息来源不同,质量也有所 不同,所以会造成网络资源可能存在 虚假、偏差、错误的信息。学会分析 信息、辨别信息、求证信息是非常重 要的。
《安全教育讲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3、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平台,寻找朋友, 共同学网络在便捷、丰富我们生活的同时,带来的威胁也在所难免,学
习和了解一些常用的网络安全维护方法,避免他人恶意伤害或自 己使用不当造成的网络使用中断或信息、数据泄露等问题,可以
大大提高我们使用网络的效率和安全性。
《安全教育讲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密码安全小知识
1、密码设置足够长,数字、符号混合 编排。 2、个人资料不要用生日、电话、姓名 等,熟悉之人易破解。 3、更换密码有必要,死守一个有风险。
《安全教育讲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17岁网络造谣“城管打人出人命”被拘
/watch/8665634934432983479.html?page=videoMult iNeed
注:视频需联网播放观看。
《安全教育讲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杜绝网络暴力
不对他人进行攻击性、侮辱性的语言伤害
杜绝网络暴力
不对他人进行言论侵扰,影响他人正常生活。
哼哼!
招惹我,就 在网上骂他,反 正是匿名,谁也 不知道是谁!
《安全教育讲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不对他人进行言论侵扰,影响他人正常生活。
/w_19rsls3fa5.html
注:视频需联网播放观看。
《安全教育讲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人肉搜索”等网上侵权行为,以后如果被告上法庭,最高可能面临50万元的赔偿。10月10
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 的规定》开始施行,这一司法解释意在规范网络侵权案件审理。 健康检查资料、犯罪记录、家庭住址、私人活动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造成他人损 害,被侵权人请求其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快速进行信息加工、储存和传输。 了解时事,休闲娱乐。
信息传播途径
《安全教育讲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1.根据需求,有目的地上网。 2.做网络的主人,让网络成为学习的工具。 3.网络交流有度。 4.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正确使用网络
健康上网,每 天不能超过1小 时。
《安全教育讲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正确使用网络
司法解释规定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公开自然人基因信息、病历资料、
对转载网络信息行为的相关问题,司法解释也作出了
规定,明确了人民法院认定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 供者转载网络信息行为的过错及其程度,应当考虑的
几种因素。也就是说,“转发”也要担责任,“过错”
认定是关键。
《安全教育讲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安全教育讲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安全教育讲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13岁少年沉迷网游离家出走
13岁的王亮在流亭街道某中学上初一,最近他迷上了电脑游戏,由于父母担心其上 网会影响学习成绩,家里的电脑设上密码不准其上网。王亮便每天利用放学的机会,
去网吧上网。在班级的测试中,王亮的成绩下滑得非常厉害,他的父母拿着他的成
绩单,训起了他。 10月28日中午王亮在家里拿了800元钱,书包扔家里就坐上车, 躲在城阳区的一所网吧里上起了网。 31日晚,在同学的帮助下,王亮父母通过网游
定位找到了王亮。
《安全教育讲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近八成未成年人曾遭遇网络“不良信息”
华网北京7月15日电(记者周润健)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14日最新发布的第七次
《安全教育讲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现在网络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成为许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
的一部分;同时,丰富的网络资源也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
供了巨大的便利,让人们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网络提供 的平台,也为人们的沟通架起了桥梁。但是,凡事都有利弊, 网络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学生带来了不小的挑 战。
判断下面两位同学对于网络资源的利用是否正确?
正确
错误
《安全教育讲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的便利之处
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网上资源众多,面 对开放的、虚幻的 又存在安全隐患的 网络世界,同学们 需要在老师和家长 的正确指导下,有 序地利用网络资源 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拓展问题。
不随意在网络上发布不实言论
2013年8月,北京警方抓获了网络红人秦志晖(网名“秦火 火”)、杨秀宇(网名“立二拆四”)。
警方在调查中发现,秦、杨等人先后策划、蓄意制造了一系
列网络热点事件。比如“7·23”动车事故发生后,故意编造、 散布中国政府花2亿元天价赔偿外籍旅客的谣言,两个小时就被 转发1.2万次;编造雷锋生活奢侈情节,破坏雷锋楷模形象等。 最终,法院以诽谤罪判处秦志晖有期徒刑2年,以寻衅滋事罪 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3年,成为中国首个 获罪的网络造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