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化学复习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1、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He 32存在,He 32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
下列关于He 32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He 22和He 32互为同位素B.He 32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C.He 32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D.He 32代表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3个中子的氦原子 解析:He 32和H 31质子数不同,不是同位素;He 32的电子数为2,中子数为3-2=1。
2、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A )A.重氢、超重氢B.氧、臭氧C.红磷、白磷D.H 2O 、D 2O解析: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类原子的互称,所以,同位素首先必须是原子,因此,B 、C 、D 项都不是。
3、位于短周期的四种主族元素A 、B 、C 、D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 、C 位于同一主族,A 在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
B 、D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B 、D 的原子序数之和为A 、C 原子序数之和的两倍。
E 是自然界中含量最高的金属。
根据你的推断完成下列问题:(1)B 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E 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
(2)由A 、B 两种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由上述元素形成的具有漂白作用的四种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C 与D 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E 的最高价氧化物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氧 Al (2)(3)SO 2 O 3 H 2O 2 Na 2O 2 (4)Na·++·N a →Na +[]2-Na +(5)Al 2O 3+2OH -====2 2AlO +H 2O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4、下列事实能说明氯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硫元素强的是( C )①HCl 的溶解度比H 2S 大 ②HCl 的酸性比H 2S 强 ③HCl 的稳定性比H 2S 强 ④HCl 的还原性比H 2S 强 ⑤HClO 的酸性比H 2SO 4强 ⑥Cl 2与铁反应生成FeCl 3,而S 与铁反应生成FeS ⑦Cl 2能与H 2S 反应生成S ⑧在周期表中Cl 处于S 同周期的右侧 ⑨还原性:Cl -<S 2-A.③④⑤⑦⑧⑨B.③⑥⑦⑧C.③⑥⑦⑧⑨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解析:①②两项不能说明元素原子的得失电子能力强弱;③是正确的;④项的顺序反了,应该是H 2S 的还原性比HCl 强;⑤项中HClO 不是最高价含氧酸;⑥项的非金属单质在相同条件下与变价金属反应,产物中变价金属的价态越高,说明非金属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⑦项是作为氧化剂的非金属单质在水溶液中置换另一种非金属单质;⑧项是利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进行判断的;⑨项是利用逆向思维来进行判断的。
5、X 、Y 、Z 为三个不同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单质。
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反应:Y+X →A(气),Y+Z →B(气)。
请针对以下两种不同情况完成下列问题:(1)若常温下X 、Y 、Z 均为气体,且A 和B 化合生成固体C 时有白烟产生,则:①Y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成固体C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常温下Y 为固体,X 、Z 为气体,A 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B ,则:①B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苛性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A ,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Y 与(1)中某单质的水溶液充分反应可生成两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常温下X 、Y 、Z 均为气体,且A 和B 化合生成固体C 时有白烟产生,则A 和B 是NH 3和HCl ,C 为NH 4Cl ,又因Y+X →A(气),Y+Z →B(气),故Y 为H 2。
(2)常温下Y 为固体,X 、Z 为气体,A 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B ,则Y 为S ,X 为H 2,Z 为O 2。
答案:(1)①H 2 ②NH 3+HCl====NH 4Cl(2)①SO 2 ②H 2S+OH -====HS -+H 2O ③S+3Cl 2+4H 2O====H 2SO 4+6HCl第三节 化学键6、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BC ) A.Cl B.C. D.解析:A 项中Cl 原子漏写了未参与成键的最外层电子;D 项中共用电子对应由C 、O 原子双方提供,而不应由C 原子单方提供,且C 原子未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正确的写法为7、下列表达方式中错误的是( A )A.氯化氢分子的电子式:H +[∶Cl ∶]-B.S 2-的结构示意图:C.O —18的原子符号:O 188D.CO 2分子的结构式:O==C==O解析: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中无方括号和电荷数。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两种元素组成的共价化合物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B.两种不同的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C.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气态单质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解析:A项不正确,如H2O2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B项正确,两种不同的非金属原子吸引共用电子对的能力肯定不相同。
C项不正确,如离子化合物Na2O2中含有非极性键。
D项不正确,如稀有气体的单质为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C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即可发生C.需要加热条件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D.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解析:化学反应过程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的放热反应开始也需要加热;反应开始时需要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
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变化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解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其他还有光能等。
1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C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解析:A选项是放热反应,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B选项是吸热反应,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选项是放热反应,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12、A、B、C、D四种元素。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D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之和。
(1)A为_______________元素,B为_______________元素;C为_______________元素。
D 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D的原子组成符号为_____________,它的最高价为___________价。
(2)用电子式表示A、D两元素形成AD2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C、D两元素形成化学键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E和A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B、C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生成淡黄色固体,则B是氧,C是钠。
A原子序数小于氧,且最外层有4个电子,则A 是碳,D 是硫。
答案:(1)碳 氧 钠 S 3216 +6 (2)(3)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13、根据Zn+Cu 2+====Zn 2++Cu 的反应原理设计一个原电池,当Zn 为负极时,正极可以选用的金属材料是( D )A.镁B.石墨C.铝D.铅根据原电池形成条件,要使Zn 作负极,与它相连的金属必须要比Zn 的活泼性差,石墨为非金属,故答案为D 。
14、X 、Y 、Z 都是金属,把X 投入Z 的硝酸盐溶液中,X 的表面有Z 析出,X 与Y 组成原电池时,Y 为电池的负极,X 、Y 、Z 三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为( C )A.X>Y>ZB.X>Z>YC.Y>X>ZD.Y>Z>X解析:X 能把Z 从其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X 的活泼性强于Z ;X与Y 组成原电池时,Y 为电池的负极,说明Y 的活泼性强于X ,故正确答案为C 。
15、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能够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B )解析:根据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1)要有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如金属与金属,金属与非金属(如石墨)等。
(2)要有电解质溶液,如酸、碱或盐溶液都可以。
(3)要有导线,能形成闭合回路。
由此条件进行判断:A 项中两个电极的金属性相同,不符合条件(1)。
C 项中没有构成闭合回路,不符合条件(3)。
D 项中没有电解质溶液,酒精是非电解质。
所以只有B 项符合条件。
16、氢氧燃料电池是将H 2和O 2分别通入电池,穿过浸入20%—40%的KOH 溶液的多孔碳电极,其电极反应式为:H 2+2OH --2e -====2H 2O 和21O 2+H 2O+2e -====2OH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D)A.通H 2的一极是正极,通入O 2的一极是负极B.通O 2的一极是正极,通入H 2的一极是负极C.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pH 增大D.工作时负极区附近pH 减小解析:H 2失去电子为负极,负极产生水稀释,且消耗OH -,碱性减弱,pH 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