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全册4.2平面镜成像同步测试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4.2平面镜成像同步测试新版沪科版

4.2平面镜成像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画出的潜望镜的示意图,使用这样的潜望镜看到的物体AB的像是()A. 放大的倒立的实像B. .缩小的倒立的实像C. .等大的倒立的实像D. 等大的倒立的虚像2.如图4所示的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钟面虚象,则实际时间是()A. 9时40分B. 2时20分 C. 4时10分 D. 7时50分3.在比较狭小的房间内挂一面大镜子,会产生增大空间的感觉,这主要是利用平面镜的哪个特点()A. 能成虚像的特点B. 物像距离总是物镜距离2倍的特点C. 改变光线传播方向的特点 D. 能成正立像的特点4.如图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刻是()A. 9:30B. 2:30 C. 6:15 D. 12:155.小猫在平静的池塘边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A. B. C.D.6.一个人走近挂在墙上的平面镜时()A. 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B. 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大C. 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 D. 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先不变,后变大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汽车的车头灯是用平面镜B. 汽车的观后镜是用凸面镜C. 太阳灶用的是凸面镜 D. 牙科医生用来观察患者不易看到的部位的镜是用凹面镜8.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则如下说法正确的是()A.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相距4.7mB.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4mC.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7mD.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3m二、填空题9.小立身高1.60m,站在镜前0.50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离镜面________m;当他慢慢远离镜子时,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⑴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⑵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 .11.小明同学身高1.65m,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为________m,像与他相距________m.12.将一墨水瓶放在平面镜前6cm处,像与墨水瓶间距离为________ cm.若使墨水瓶向镜面靠近,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 .三、解答题13.小汽车的前窗玻璃并不像两侧窗的玻璃一样竖直安装,而是向前倾斜一定的角度,用你所学过的光学知识解释一下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四、实验探究题14.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 A、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 A 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能使我们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很方便地确定________.(2)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________(选填“前”或“后”)观察.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3)如果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蜡烛B,都无法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4)移去蜡烛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蜡烛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观察白卡片上没有蜡烛A的像,说明蜡烛A经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_像.(5)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A. 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 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15.如图所示是小红“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直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请你帮她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1)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2)实验中,测得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为5cm,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B 到玻璃板的距离为________cm;(3)实验中若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白纸,看不到蜡烛A 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

(选填“虚像”或“实像”)。

(4)实验中,小红发现玻璃板后出现两个蜡烛A的像,其原因是她选用的玻璃板________(选填“太厚”或“太薄”)五、综合题16.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1)将一块________ 竖直架在一块直尺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点燃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体与像________ 的关系;(3)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________ 的关系;(4)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________ .(5)同学们猜想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他们的猜想正确吗?你能帮他们检验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吗?________ ;________ .六、作图题17.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18.如图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答】经过平面镜成的像与物是等大的,B处发出的光线经过两次反射后传入人的眼睛,看到的在上方;A处发出的光线经过两次反射后传入人的眼睛,看到的在下方;所以使用这样的潜望镜看到的物体AB的像是倒立的等大的虚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平面镜成的像与物等大,光线经过如图所示的潜望镜中的两个平面镜后传入人的眼睛,人就可以看到像.2.【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解答】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图中的表的数字顺序与实际的表的数字顺序正好相反,所以实际时间是9时40分.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要牢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答案】B【解析】【解答】解:ACD选项的内容只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但并不能让狭小的空间产生增大空间的感觉.而平面镜正是利用了B选项的特点,使空间增大,故选B.【分析】在这些选项中都是平面镜的特点,但根据可以让狭小的空间产生增大空间的感觉,可以对每个选项进行一一排除.4.【答案】A【解析】【解答】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分析可得:图中显示的时间2:30,而9:30时的指针指向与其成轴对称.故选A.【分析】解决此题有规律可循,因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从像的后面观察即为物体真实的情况.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在近年中考题中较为热点,重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的考查.利用镜面对称的性质求解.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也可将纸翻过来看.5.【答案】C【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平池塘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可使小猫通过水面成像,并且它的像与本身关于湖面对称,通过观察,只有选项C符合这一特点.故选C.【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进行分析解答.6.【答案】A【解析】【解答】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与物距无关,故人无论从远处走向一块挂在墙上的平面镜,还是远离平面镜,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都不会改变。

故答案为:A。

【分析】平面镜成正立、等大、虚像。

我们会感觉到像越来越大,是视角造成的,离物体近,视角大,反之视角小。

7.【答案】B【解析】A、车灯头内的反射面是凹面镜,可以将灯发出的光线变为平行光线射出,故本选项错误.B、汽车的观后镜是凸面镜,可以起到扩大视野的目的,故本选项正确.C、由分析可知,太阳灶用的是凹面镜,故本选项错误;D、牙科医生用来观察患者不易看到的部位的镜是用平面镜,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8.【答案】C【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大括号所指示部分为所求距离:视力表与镜距离为2.5m,视力表的像离镜距离也为2.5m,即视力表与它的像距离为2.5m+2.5m=5m,又由于人在视力表前0.3m,所以人离视力表的像的距离为5m﹣0.3m=4.7m,即视力表的像离被测者距离为4.7m.故选C.【分析】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人和人的像相对于镜面对称,视力表和视力表的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依据数学知识计算.二、填空题9.【答案】0.5;不变【解析】【解答】因平面镜成像时物距与像距相等,小立站在竖直平面镜前0.5m处,此时物距为0.5m,则像距也为0.5m,则他在镜中的像离镜面为0.5m;由于像与物是等大的,所以不管他慢慢远离镜子还是靠近镜子时,像的大小将不变。

故答案为:0.5;不变。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10.【答案】较黑暗;B蜡烛;相同;垂直;相等【解析】【解答】(1)点燃蜡烛,烛焰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对比度较小,成像不太清晰;烛焰在黑暗环境中,烛焰和黑暗环境的对比度大,成像更清晰.所以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实验过程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既能看到蜡烛A的像,也能看到代替蜡烛A的蜡烛B,当蜡烛A 的像和蜡烛B重合时,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