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是治疗癌症常用的方法,短期疗效快,但手术对机体造成的创伤也不容忽视,术后患者免疫力下降,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而不少患者出现不爱吃饭的情况,并不利于患者体质的改善,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那癌症患者手术后不爱吃饭怎么办呢?
癌症患者术后不爱吃饭,每天摄入的饮食减少,机体内所需的营养无法及时补充,会使受损的身体更加虚弱,因此一定要及时调整患者的饮食状况,补充机体所需的营养,改善患者的体质。
癌症患者术后不爱吃饭,家属应鼓励患者多吃,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定时定量进餐,在烹调时以患者的口味为主,注意色香味俱全,以刺激患者的食欲,提高患者的进食量。
还应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多吃牛奶、鸡蛋、瘦肉、鱼肉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
家属也要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就餐环境,帮助患者消除负面的情绪,使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也有助于饮食的改善,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成功并不意味万事大吉,手术只能切除肉眼可见的肿块,术后患者体内血液和淋巴液里还有残存的癌细胞,很容易出现复发转移的情况,因此患者还应重视疗效的巩固,做好预防复发转移的工作,尽可能的延长患者生命。
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在治癌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优势,而且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联合手术有助于弥补手术的不足,提高临床疗效。
癌症患者术后通过扶正祛邪的中药,扶正元气,修复术后受损的机体,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防治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改善患者的进食情况,增强患者的
体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抑杀残存的癌细胞,稳定病情,降低复发转移的几率,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
中医治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注重调节患者全身机制的平衡,提倡标本兼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经过从医30余年来不断的临床实践,对数十年来所搜集到的6000多个抗癌秘、单、验方和2000余种中草药进行了精心比较、筛选、整理,并与袁氏医方进行优化组合,终于摸索出来以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的抗癌新思路。
该理论的实质内涵是:针对“虚”、“瘀”、“毒”三大病机,统筹兼顾,采取“扶元”、“通瘀”、“排毒”三大治疗措施,有的放矢,重点用药。
目的在于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功能,使人体紊乱的内环境重新得以平衡,此时五脏六腑都处在一种和谐的状态,疾病亦趋康复。
多年来,众多肿瘤患者在该理论指导用药下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一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孙再明(化名),前列腺癌骨转移,河南洛阳人
2015年12月,64岁的孙再明总是感觉颈椎、背部有些不太舒服。
后在外甥的陪伴下到骨科医院行骨扫描、穿刺活检,确诊:前列腺癌,骨转移。
确诊后他就去了河科大一附院开始了化疗,起初还有效,十个月后复查肿瘤指标再次上升。
2017年6月,孙再明继续做了放疗,35次放疗后,孙再明居然又出现了放射性直肠溃疡,肛口剧烈疼痛,大便带血,且经常大小便失禁。
兜转多地寻医未果,用遍了各种西药、中药、进口药,都没有效果。
无奈之下,经一位病友介绍,他于2018
年9月21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治。
袁希福院长用八味中药配上香油、蛋黄灌肠,救了孙再明。
一个月后,坠胀感、肛周疼痛、大便出血的情况就都减轻了。
两个月后,大便就没有出血了。
四、五个月后,溃疡完全就好了,大小便也完全控制住了,出去转几圈也不会拉出来。
2019年10月18日,孙再明再次复诊,其诉“10月9日的ECT 结果显示故转移灶较前稳定;10月13日MRI显示:骨盆、股骨转移较前相仿。
”目前情况依然稳定。
(以上为真实治疗案例,在实际治疗中,由于患者病情、体质不同,治疗效果因人而异,望广大患者与家属谨慎选择,理性就医。
)癌症患者术后身体受损,体质较弱,一定要注重饮食的调理,平衡膳食结构,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同时也要进行疗效的巩固,预防病情反复,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提示:癌症如今仍属医学难题,目前中医治疗也主要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为主。
由于患者病情、体质差异,疗效会因人而异,患者及家属需理性看待,切勿盲目选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