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
The life cycle of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概述
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成虫寄生于鼠类肺部血管,幼虫偶尔可寄 生人体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 或脑膜炎。
2
Hale Waihona Puke 陈心陶(1933,1935)首先在广州的家鼠
生活史
一期幼虫经呼吸道至消化道 随粪便排出 在体外潮湿或有水的环境中 发育3周 中间宿主:螺、蛞蝓
4
转续宿主:蟾蜍、蛙、蜗牛 、鱼、虾、蟹 在中间宿主(螺、蛞蝓)体 内为感染期幼虫 鼠因吞食中间宿主、转续宿 主或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图
生活史
中间宿主
褐云玛瑙螺
福寿螺
蛞蝓
体内发现该虫。
人体首例广州管圆线虫病是由Nomura和
Lin于1944年在台湾省发现的。
生活史
1. 终宿主 鼠(肺动脉分支内) 2. 中间宿主 淡水螺类(褐云玛瑙螺、福寿螺等)、蛞蝓 3. 转续宿主 蟹等 4. 媒介 瓜、菜 黑眶蟾蜍、虎皮蛙、金线蛙和蜗牛、鱼、虾、
3
5. 感染期 第3期幼虫
6. 感染途径 经口、皮肤(儿童) 7. 感染方式 人食入未熟的螺、蛞蝓、虾、蜗牛、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