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嘉图等价定理ppt课件

李嘉图等价定理ppt课件

2
现在 减税额=国债 人们并没有增加额外的收入
n年后 增加税额=n年债券利息
3
核心思想
国债不是净财富,政府无论是以税收形式,还是以国债形式来取得公 共收入,对于人们经济选择的影响是一样的。财政支出无论是通过目 前征税还是通过发行公债筹资,没有任何区别,即公债无非是延迟的 税收,在具有完全理性的消费者眼中, 债务和税收是等价的。
这一原理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假定人口不随时间而变化, 政府决定对每个人减少现行税收(一次性总付税)100元,由此造成 的财政收入的减少,通过向每个人发行100元政府债券的形式来弥补 (再假定债券期限为一年,年利息率为5%),以保证政府支出规模 不会发生变化。减税后的第二年,为偿付国债本息,政府必须向每个 人增课105元的税收。
3、李嘉图等价定理的第三个条件是现实经济生活中可能不存在完全的竞争市 场。在资本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由于拥有征税权和货币发行的垄断权 利,政府债务没有或违约风险极低。因此政府债务的利率在金融市场上是最 低的。
而面临流动性约束的个人,如果想在金融市场上借钱,支付的利率肯定会超 过公债利率。所以,政府减税产生的财政赤字为这些人提供了成本更低的资 金,这些人将感觉到境况改善了。另外,个人将以比政府债券利率高的利率 去贴现未来的税负。因此,他们未来税负的贴现值比减税收入的价值低,结 果他们的福利也提高了。
7
启示
1、政府 大量的重复建设和惊人的贪污浪费也导致公共开支十分庞大,加上经
济转轨和社保基金的巨大缺口等原因,隐性的财政风险不容乐观。因 而,目前迫切需要激发各类经济主体的积极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健全资本市场 防范地方政府财政机会主义带来的风险,适度推进地方政府债务。许 多地方政府的财政机会主义的结果都由中央政府买单,债务风险形成 的路径不透明,甚至要明确自身的债务水平都很难 3、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调整经济结构,不能只依赖房地产业或者其他单一产业。
8
李嘉图等价定理
1
在某些条件下,政府无论用债券还是税收筹资,其效果都是相同的或 者等价的。从表面上看,税收筹资和以债券筹资并不相同,但是,政 府的任何债券发行都体现着将来的偿还义务;从而,在将来偿还的时 候,会导致未来更高的税收。如果人们意识到着一点,他们会把相当 于未来额外税收的那部分财富积蓄起来,结果此时人们可支配的财富 的数量与征税的情况一样。
4
但是...等价理论成立是有条件的
1、不存在无限债务
理性预期的纳税人不会因为税法的变化而改变消费,因为他们仅仅把这种变 化当作在总的现值不变的条件下,改变现在和将来的税收义务的时间安排而 已。
2、李嘉图等价定理成立的条件之二是眼界无限,即生命有限不一定就意味着 眼界规划有限。如果每一代人的效用都进入其前一代人的效用,那么每个主 体都会把整个后代的效用和预算约束纳入他关于消费和遗产规模的决策当中。
5
4、一次性总付税政府通常不可能依靠一次性总付税来实现他们的庞 大收入。
如果开征的不是总付税,后人就能调整他们的行为以便减少增税的冲 击,而正经历减税的当代人将对此有所考虑。特别是,父母没有理由 以当期预算赤字所暗含的将来征税的全部现值来增加他们的遗产。他 们既然知道孩子们会设法减少将来应纳税的税款,就会增加自己的消条以连年发行国债来换取减税让 利的改革道路,国债规模呈现出持续扩大的局面。国债的上升,的确 使公众当期承受的税负减轻,客观上促成了总消费支出的膨胀。除少 数年份,居民可支配收入每年的增加额仍有80%左右转化为消费。但 是近年来,消费需求的膨胀与财政以国债发行支持减税让利不无联系。 连年的国债不致造成了通货膨胀,而且导致企业和个人明显减少交税, 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偷税漏税,并加大了贫富差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