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六年级四班研学旅行工作计划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让学生能在旅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结合我校实际,将组织六年级四班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让学生走出校园去认知社会,体验集体生活,领略社会发展的无穷魅力,激发关爱自然、关心社会、进行探究的兴趣、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
一、研学旅行课程目标
研学旅行是学校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让学生在旅行中感受优美的自然风光,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国际化视野,养成良好的公民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加强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合作共赢的意识。
通过研学旅行让学生在身体、心理、情操、品德等各方面得到发展。
二、研学旅行课程的组织与管理
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过程中,班主任为总负责人,家委会牵头组织,家委会负责研学课程计划的制定、指导及课程管理与评价。
各家长学生课程的具体实施。
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冯丽丽(全面负责)
副组长:查淑青
成员:各家长
三、活动参与对象与条件
1、六年级四班学生。
2、坚持自愿的原则。
3、学生身体健康,无病史及其他疾病。
(凡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等病史的学生、体质虚弱的学生,严禁报名参加。
)
四、活动阶段安排
9月16日:召开家长会,部署本次活动。
9月17日:制定研学旅行计划。
9月18日:召集家委会成员,明确活动内容及意义。
针对本次活动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宣传。
9月19日:学生报名。
9月20日——21日:准备活动的有关事宜。
9月23:开展活动。
五、后续活动总结
1、各班级写出“研学旅行”活动总结,每位学生写一篇“游记”的心得体会(可侧重于知识收获,可谈感受或体会等)。
2、展示本次“研学旅行”收获。
六、研学旅行课程的主题教育与安全保障
研学旅行课程实施前,对学生要进行三个教育:安全教育、文明
旅游教育、文化教育。
学生出发前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专题教
育。
(一)安全教育
一是人身安全。
要求学生在旅行过程中要有序,不得推搡拥挤。
在旅游区要注意道路,做到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
二是财产安全。
要求学生保管好自己的手机、相机等电子产品及钱。
在景区拍照时要防止相机脱落损毁,注意脱下的衣服、放下的包等物品,装钱的包要背在前面。
结束活动时要认真清点物品,不要遗落。
(二)文明旅游教育
外出浏览要注意行为举止文明,参观景区时要自觉保护景区设施,认真听讲解员的讲解。
在参观地,不得大声喧哗;爱护参观地的公共设施,节约用水用电。
(三)文化教育
出行前对目的地文化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在旅行过程中更为深入
的体会、感悟旅行的意义,带着问题去旅行,在旅行中思考、寻找,能够让学生在此次旅行中有更大的收获。
另外在旅行前做好详细的安全预案,保障旅行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