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3 生成树

2.3 生成树


二、 生成树的计数
前面我们介绍了生成树的存在性问题。因此在下面内容中, 我们皆假设 G 是连通图,除非特别指出 G 不连通。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在一个连通图中肯定存在生成树,很 自然地我们就要去考察连通图的生成树的数目——我们把 它称之为生成树的计数问题。
返回 结束
1、一些概念
T , T 分别是 是一个连通图。 G 的两个生成树,如果 G 的两个不同的生成树。 G 的 T ,T 是 • E (T ) E (T ) ,则认为 (G ) 表示。 • 不同的生成树个数用
返回 结束
2、求 (G ) 的递推公式
e 是图的一条边,则 定理3.2.4 设G 是无环图,
(G) (G e) (G e)
注: 1. 为了简洁,我们在求解过程中仍 然用图本身来表示该图的生成树个数。 2.由于一个图的环不包含在任何生成 树中,在计算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环, 可以不予考虑。
例1
G
T
T'
返回 结束
下面考虑:若 G 连通,则 G 中是否存在生成树? 方法一:破圈法。 1。若 G 本身是树,则 G 本身可以看成是 G 的一个生成树。
e E (C ),G e 仍连通, 2。若 G 不是树,则至少有一个回路 C 。
即 G e
是G 的连通生成子图 。
可以继续这一过程,直到从最后一个回路中去掉一条边,所得的 一个连通、无回路生成子图,就是 的生成树。
返回 结束
证明:用 T 1 表示图 G 的生成树全体 用 T 表示图 G 中不含边 e 的生成树全体 e T 用 表示图 G 中含边 e 的生成树全体 T (G e ) 则易验证 T (G e) , ,T (G) 1 2 e T T T 和 所以有 (G) (G e) (G e)
返回 结束
例2
G
G1
T'
返回 结束
方法二:避圈法。
G 连通,在V (G )中逐次添加 G 的边,要求每次添加边之后所得
子图都不含回路。把上述过程进行到无法进行为止,所得子图 T 是G 的一个无回路的子图,是 G 的连通的生成子图。
定理3.2.1 G 连通当且仅当 G 含有生成树 T 。
返回 结束
G ①设
如:
v1 v1 v1 v1
v3
v2
v3
v 2 v3
v 2 v3
v2
则: ( K3 ) 3。
返回 结束
② 收缩运算: e uv 是图 G 的边(不是环),在 G 中删去边 e , 再在 G e 中重合 e 的两个端点 u , v 为一个新的顶点 w(u, v)。而 G e 中一切与 v 和 u 关联的边都改成与这个新的顶点相关联。这样所得 到的图称为 G 收缩边 e ,记为 G e 。
2
2
e

(G )


e


e

e






1 1 2 1 1 2 3 11
返回 结束
例:
v1 e1
v2
e2 v3 e3
v1
e1
v2
e2 v3 e3
v1
e1
e5 v5
e6 e4
e
v45
e6 e4
e2 v3
w(v4 , v2 ) e3
G
G e
G e
q(G e) q(G) 1, p(G e) p(G); q(G e) q(G) 1, p(G e) p(G) 1
§2.3 生成树 讨论树作为生成子图的情况: 一、生成树 定义2.3.1 给定一个图 G ,若图G 中存在一个生成子图 T 是树, 则称 T 是 G 的一个生成树。 由定义可见下面性质成立: 1.若 T 是 G 的一个生成树,则 V (T ) V (G), q(T ) p(G) 1
2.若 G 有生成树 T ,由于 T 连通,则 G 本身一定连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