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34)
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34)
数和为零,可得:(+1)+x=0,则 x=﹣1.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2013•南宁)在公共场所,利用“活性碳+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可获得直饮水,
其中活性碳的主要作用是( )
A 还原
B 导电
C 吸附
D 消毒
.
广 西南宁市 2013 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考生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 标号涂黑,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2 分)(2013•南宁)目前,南宁市正在进行地铁建设,修建地铁广泛使用金属材料,下 列不属于合金的是( )
A 锰钢 .
B 生铁 .
7.(2 分)(2013•南宁)《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 PM2.5 指标,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 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下列措施,能减少 PM2.5 污染的是( )
A 提倡使用清洁能源
B 提倡使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
.
C 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
D 提倡大力发展煤炭火力发电
.
.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 PM2.5 的含义,分析能减少固体颗粒排放的措施的选择项. 解答:解:A、提倡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固体颗粒排放,能减少 PM2.5 污染.故 A 符合题
合物,属于溶液,故 A 错; B、蔗糖加入水中,蔗糖分子会均一的分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 溶液,故 C 错; D、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 D 正 确. 故选 D. 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 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C 硬铝 .
D 合成材料 .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
金具有以下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等. 解答:解:A、锰钢是钢的一种,是铁的合金,故选项错误.
B、生铁是铁的合金,故选项错误. C、硬铝是铝的合金,故选项错误. D、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合成材料不属于合金, 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合金的特征,掌握合金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2
解答:解:在公共场所,利用“活性碳+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可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碳 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起吸附作用.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活性炭的性质(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并能灵活运用 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
D、以粮食为原料酿酒,有新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D 错. 故选 B.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 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 状的变化.
3.(2 分)(2013•南宁)正确读写化学符号是学好化学的基础.铝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2.(2 分)(2013•南宁)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面包发霉
B 水变成水蒸气
.
.
C 纸张燃烧
D 以粮食为原料酿酒
.
.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
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 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面包发霉生成了菌类物质,不能再吃,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A 错; B、水变成水蒸气,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物理变化,故 B 正确; C、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C 错;
A AL
B al
C aL
D Al
.
.
.
.
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
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解答:解:铝元素符号为 Al. A、该选项中第二个字母没有小写,故选项元素符号书写错误. B、该选项中第一个字母没有大写,故选项元素符号书写错误. C、该选项中第一个字母没有大写,第二个字母没有小写,故选项元素符号书写错误. D、该选项元素符号书写正确. 故选 D.
6.(2 分)(2013•南宁)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食盐
B 蔗糖
C 酒精
D 花生油
.
.
.
.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解:A、食盐加入水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会均匀的分散在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
意; B、提倡使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生成的微小颗粒物越多,会增加 PM2.5 污染.故 B 不符合题意; C、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燃烧的化石燃料越多,生成的微小颗粒物越多,会增加 PM2.5 污染.故 C 不符合题意; D、提倡大力发展煤炭火力发电,煤属于化石燃料,燃烧不充分时生成微小颗粒物, 会增加 PM2.5 污染.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知道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解答本题关键是看是否减 少了对空气中可吸收颗粒物的释放,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是中考的热点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可以概括为“一大二小”)、常见元素 的元素符号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4.(2 分)(2013•南宁)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NaCl,NaCl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1
B +1
C +5
D +7
.
.
.
.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钠元素显+1 价,设 NaCl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