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浙江农林大学生物化学2.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浙江农林大学生物化学2.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7
二、核酸的种类及分布
按其所含糖不同分为两类: 核糖核酸- (ribonucleic acid,RNA)
◇ mRNA- 信使RNA(5%) ◇ rRNA- 核糖体RNA(80%) ◇ tRNA- 转移RNA(10-15%)
脱氧核糖核酸- (deoxyribonucleic acid,DNA)
2019/6/6
2019/6/6
18
几种稀有核苷
H2 H2 5
H3C CH3
假尿苷()
二氢尿嘧啶核苷 (DHU)
CH3
Am
m26A
命名:见教材11页上面文字叙述(m在A前表示碱基
上甲基化,在后表示糖环上甲基化)。
2019/6/6
19
二、核苷形成
•核苷
碱基
嘌呤9位N/嘧啶1位N 核糖
与糖1'C形成糖苷键
NH2 N
戊糖 核糖 脱氧核糖
碱基 嘌呤 嘧啶
一、核苷酸是构成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分子组成 碱基(base):嘌呤碱,嘧啶碱 戊糖(ribose):核糖,脱氧核糖 磷酸(phosphate)
戊糖
脱氧核糖(deoxyribose) (构成DNA)
核糖(ribose) (构成RNA)
2019/6/6
13
碱基
变化。
2019/6/6
42
DNA双螺旋结构特点
3’ 5’
3’ 5’
P32
43
DNA双螺旋结构特点
1. 主链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 酸链组成,形成右手双螺旋;
5´ 3´
3’ 5’
3´ 5´
3’ 5’
P32
DNA双螺旋结构特点
2、主链在螺旋外侧,碱基在内侧(糖环平面 与中轴平行,碱基平面与中轴垂直);
有时,磷酸二酯键上的P也可省略:pACTGOH。
2019/6/6
38
书写方法:
AGT GCT 5 P P P P P P OH 3
5 pApCpTpGpCpT-OH 3 5 A C T G C T 3
DNA的空间结构(spatial structure)
构成DNA的所有原子在三维空 间具有确定的相对位置关系。
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叫做DNA的 一级结构。一级结构的走向规定为5´→3´。不同的 DNA分子具有不同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因此携带有 不同的遗传信息。 连接方式(3´, 5´-磷酸二酯键)
2019/6/6
34
DNA一级结构的表示方法
一级结构的表示方法有 结构式,线条式,文字式。
2019/6/6
嘧啶
14
基本碱基结构(P9)
嘌呤(purine)
N 7
5 6 1N
8 9 NH
43 2 N
NH2 N
N
NH
N
腺嘌呤(adenine, A)
O
N NH
NH
N
NH2
鸟嘌呤(guanine, G)
15
嘧啶(pyrimidine)
O
5 4 3N 612
NH
NH2
N
NH
NH
O
尿嘧啶(uracil, U)
O
2019/6/6
41
DNA双螺旋结构的研究背景
1、1952年,Chargaff 测定几种生物DNA中4种碱基 的含量,发现A=T ,G=C。
2、1953年,看到Franklin于1951年拍摄的
DNA的X光衍射照片,发现DNA含有2条或2条
以上具有螺旋结构的多核苷酸链,螺旋直径为2nm,
每隔0.34nm有一个层状结构,每隔3.4nm有一个周期
45
DNA双螺旋结构特点
3、DNA双螺D旋NA结d构o的ub螺le距he为li3x.4n示m意, 相图邻碱基对之
间的轴向3'距离为50'.34nm , 双螺旋的平均直径为 2nm(包含10个核苷酸,夹角36°);
注:
链的走向
小沟 大沟
PS
ATS P
S
T
A
P S
C
G
P S
G
C
S P S
SP
螺距 3.4nm
2019/6/6
4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图解
致 病 菌
20139-/62/-619
第三章 核苷酸 I
15
• 1946年,E. Chargaff 测定了 DNA 碱基,提出 Chargaff 法则。
DNA的碱基组成特点——Chargaff定律 (1)碱基当量定律:嘌呤碱总量=嘧啶碱总量, 即A+G=T+C (2)不对称比率A+T/G+C因物种(亲缘关系 远近)而异
碱基---嘌呤碱(purine)与嘧啶碱(pyrimidine)的衍 生物。杂环化合物 ,嘧啶由2个氮原子取代苯分子间位 上的2个碳形成,嘌呤为双环结构 。基本碱基有5种。
N 7
5 6 1N
8 9 NH
43 2 N
嘌呤
嘌呤---腺嘌呤、鸟嘌呤 嘧啶---胞嘧啶、胸腺嘧啶、尿嘧啶
54
N 3
61 2
NH
2019/6/6
49
氢键:
2019/6/6
T-A碱基对 G-C碱基对
生活中的双螺旋实例:
北
杭
京
州
中
花
关
家
村
山
广
庄
场
的
金
双
色
螺
的
旋
双
旋
螺
转
旋
楼
梯
51
DNA双螺旋构象的多态性(P20)
右手双螺旋结构:一般为B型构象(B型双螺 旋) ,它是在低离子强度的溶液中和染色体 中存在的主要构象;
另外,有A型、C型;
AMP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DP
Adenosine diphosphate
ATP
Adenosine triphosphate
2019/6/6
第三章 核苷酸 I
5´-NMP 5´-NDP 5´-NTP N=A、G、C、U
5´-dNMP 5´-dNDP 5´-dNTP N=A、G、C、T
2019/6/6
6
• 1953年, Watson和Crick 提出DNA结构的双螺 旋模型。(获得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 )
• 1958年,Crick 提出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 70年代 建立 DNA 重组技术。
• 80年代以后, 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突 飞猛进发展。
2019/6/6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2019/6/6
1
内容
第一节 核酸通论 第二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 第三节 DNA的分子结构 第四节 RNA的分子结构 第五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2019/6/6
第一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2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核酸的化学 组成、分子结构及基本性质,了解其超 级结构。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分子结构及基本性质。
左手双螺旋结构: Z型 。
2019/6/6
52
A-DNA
B-DNA
Z-DNA
DNA双螺旋结构的意义
该模型揭示了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稳定性特征;
最有价值的是确认了碱基配对原则,这是DNA复制、 转录和反转录的分子基础,亦是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 的分子基础。
2019/6/6
54
三链DNA(三股螺旋)
•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 核苷酸的组成成分---碱基、戊糖和磷酸基;
• 解析:核酸是由很多单核苷酸聚合形成的多核苷 酸,核苷酸可被水解产生核苷和磷酸,核苷进一 步水解产生戊糖和含氮碱(简称碱基) 。
2019/6/6
10
核酸组成 核和脱氧核苷
存在条件:一条全嘌呤,另一条全嘧啶。
特点: 两条全嘧啶链和一条全嘌呤链组成三螺旋结构; 第三条链以正向平行结合于正常双螺旋的大沟中; 碱基间通过 Hoogsten 氢键碱基对方式配对。
2019/6/6
55
多聚嘌呤
DNA分子间 的三链结构
2019/6/6
多聚嘧啶
DNA三链间的碱 基配对
DNA分子内 的三链结构
•种类及名称:
…核苷 …脱氧核苷
HO CH2 O
1
NO
1´
OH OH
NH2
N
N
9
N
N
CH2OH O
HH
1'
H 2'
H
O
OH
H
糖苷键
核苷(ribonucleoside)
2019/6/6
第三章 核苷酸 I
22
三、核苷酸形成
结构举例
核苷酸的结构:磷酸酯键 核苷/脱氧核苷
磷酸
核苷酸(ribonucleotide)
31
[ DNA和RNA的化学组成比较分析]
嘌呤碱 嘧啶碱 戊糖 磷酸
RNA 腺嘌呤、鸟嘌呤
DNA 腺嘌呤、鸟嘌呤
胞嘧啶、尿嘧啶 胞嘧啶、胸腺嘧啶
核糖 磷酸
脱氧核糖 磷酸
32
第三节 DNA的分子结构
一、 DNA的一级结构 二、 DNA的二级结构 三、 DNA的三级结构
2019/6/6
33
一、DNA 的一级结构
8
核酸的分布
DNA:
存在于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内(占总量的98%以上) 及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原核生物的拟核与质粒中。
RNA: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细胞核及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2019/6/6
9
第二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