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的区别与联系

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 • • • 联系: 宣告失踪并非宣告死亡的必经步骤,利害关系人可自由选择提出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的申请。这是 为了尊重利害关系人对下落不明者的感情。 宣告失踪只结束下落不明者财产关系的不确定状态;而宣告死亡同时结束下落不明者财产关系和人 身关系的不确定状态。 宣告失踪不是推定,而是对自然现实的确定;而宣告死亡是推定,是从自然现实推导出法律现实。

申请的条件有什么不同
公告期间
一年
三个月
宣告失踪
宣告死亡
利害关系人是否有顺序关 系
利害关系人有顺序关系。 顺序为:1、配偶;2、父 母、子女;3、兄弟姐妹、 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 女、外孙子女;4、其他 利害关系人没有顺序关系 有民事权利义务的人。 前一顺序的利害关系人不 提出申请时,别的利害关 系人不得去申请,即使提 出申请,也不会被法院宣 告的。 与生理死亡相同,被宣告 死亡人的婚姻关系解除, 为失踪人设立财产管理人。其配偶可与他人结婚,其 继承人可继承其遗产,其 债务之履行与接受履行。 所负担的人身性债务消失。 但被宣告死亡人并不见得 已事实上死亡,他在其生 存地点所为的法律行为, 并不因其被宣告死亡而无 效。
• • • • •
住所与经常居住地区别 住所:住所是指为使法律关系集中于一处而确定的自然人或法人的地址,是公民生活和进行民事活 动的主要基地或中心场所。 《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以他的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为住所,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 住地视为住所。 经常居住地:应当理解为连续居住1年以上的居住地,并有长期居住目的的。如果公民由其户籍所 在地迁出后,尚未迁入另一地,又无经常居住地的,仍应以原户籍所在地为住所。 监护:就是指民法上所规定的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 法权益进行监督、保护的一项制度。监护从其本质上讲就是对缺乏行为能力人的监督和照顾制度。 监护设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从而维护社 会秩序的稳定。 指定监护:是指有法定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时,由监护权力机关指定的监护。从 民法通则的规定 看,指定监护实际上是法定监护的延伸,仍属法定监护范畴。指定监护只是在法定 监护人有争议时才产生。所谓争议,在未成年人是其父母以外的监护人范围内的人争抢担任监护人 或互相推诿都不愿意担任监护人;在成年精神病人则是监护范围内的任何人之间的争议,争议项如 同前述。
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的区别与 联系
宣告失踪
宣告死亡
两者制度目的的有什么不 同
目的在于结束失踪人财产 宣告死亡不仅旨在结束失 关系上的不确定状态,宣 踪人财产关系上的不确定 告失踪重在保护失踪人的 状态,而且旨在结束被宣 利益和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告死亡人人身关系上的不 确定状态。保护被宣告死 亡人的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自然人下落不明满2年。 有利害关系人的申请。 须经法院宣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利害关系人的申请。 须经法院宣告。 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期限不 一样,普通期限为4年。 特别期限为2年。
法律效果
宣告失踪 撤销宣告的法律后果
宣告死亡
经本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经本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 法院应撤销失踪宣告。 法院应撤销失踪死亡。 其财产管理人应向他交代 管的财产及其收益,并回 报财产管理情况,提交财 产收支账目。 其配偶若未婚,婚姻关系 恢复;若已再婚,不因撤 销死亡宣告而影响第二次 婚姻关系的效力。 被宣告死亡人之子女在宣 告死亡期间被他人合法收 养,收养关系不因撤销死 亡宣告而受影响,以维持 既已形成的法律关系的确 定。 因宣告死亡而获得财产的 人不论取得财产的根据是 继承、遗赠或人寿保险, 旨应返还给重新出现人或 者其他给付者。所返还者 应为原物;原物不存在的, 应给予重新出现人适当补 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