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点检管理制度54171

设备点检管理制度54171

设备点检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设备点检制是以点检为核心,实行全员设备管理的一项基本设备管理制度,其实质是将生产设备按分工区域及专业交给岗位点检、维修点检、专业点检人员管理,通过点检人员对设备的管理和点检,及时准确掌握设备技术状况,实行有效的设备定修,维持和改善设备工作性能,预防事故发生,减少停机时间,延长机件寿命,提高设备工作效率,以降低维修费,保证正常生产。

第二章点检的分类
第二条常规点检
(一)日常点检
在设备运转中或运转前后,点检人员靠“五感”对设备进行短时间的外观点检,及时发现各种异常现象,如振动、异音、发热、松动、损伤、腐蚀、异味、泄露等以防止或避免设备在劣化状态下工作。

(二)定期短周期点检
为预测设备内部情况,点检人员靠“五感”或简单工具、仪表对设备重点部位详细地进行静(或动)态的外观点检,点检周期一般为1~4周。

短周期点检中还包括重合点检项目,所谓重合点检是指专业点检人员对日常点检中的重点项目重复进行详细外观点检,用比较的方法确定设备内部工作情况,点检周期一般不超过1个月。

(三)定期长周期点检
为了解设备磨损情况和劣化倾向,对设备进行的详细检查,检查周期一般在1个月以上。

这种点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在线解体检查
按规定的周期在生产线停机情况下进行全部或局部的解体,并对机件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其磨损变形的程度.
2.离线解体检查
有计划地或故障损坏时对更换下来的单体设备或分部设备、重要部件进行离线解体检查修复后,作为备品而循环使用
(四)精密点检
用精密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性测试调查,或在不解体的情况下运用诊断技术,用特殊仪器、工具、或特殊方法测定设备的振动、应力、温升、电流、电压等物理量,通过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定量地确定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倾向程度,以判断其修理和调整的必要性,点检周期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而定。

第三条重点点检
当发现设备有疑点时,对设备进行的解体检查或精密点检。

第三章点检分工
第四条实行设备包机到人管理,设备点检工作分别由包机的岗位操作工、维修人员、区域工程师或专业技术人员来承担。

(一)日常点检由岗位操作工承担。

(二)短周期点检由维修人员、区域工程师或专业技术人员来承
担。

(三)长周期点检由区域工程师或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实施,如需要进行解体检查,由区域工程师提出计划,安排维修车间进行。

(四)精密点检由区域工程师、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承担,或提出计划,委托有能力的专业队伍实施。

第四章点检实施
第四条岗位操作工的点检作业
(一)当班时间内,必须按点检作业卡逐项进行点检,并认真作好记录。

(二)当发现设备有异常时应将情况记入点检卡中,需紧急处理的要及时处理,不能处理时应尽快上报,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三)交接班时应将当班点检情况交接清楚。

(四)参加设备事故的分析、处理。

(五)根据给油脂标准编制的润滑作业表,进行给油脂作业。

(六) 小件更换和简单的调整工作。

第五条岗位维修工的点检作业
(一)设备包机人必须按照日常点检作业表要求,在规定的点检周期内对其承包的设备进行点检,并认真作好记录。

(二)当发现或得知设备有异常现象时,应在查明原因的基础上设法排除。

不能处理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处理。

设备状况及处理经过要记录在作业表中。

(三)交接班时应将当班点检情况交接清楚,交接班双方均应查
阅岗位操作工点检作业表,情况不明应询问清楚。

第六条区域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的点检业务及职责
(一)制订和完善点检标准、给油脂标准、维修技术标准、维修作业标准。

(二)根据点检标准编制日常点检作业表,并负责组织实施。

(三)编制定期和长期设备点检计划。

(四)按计划认真进行点检作业,对岗位操作工和岗位维修工进行点检业务指导,有权进行督促和检查,并汇总和处理当班岗位日常点检信息。

(五)编制检修计划并作好检修工程的管理工作。

(六)根据月(年)计划和检修计划的需要编制维修资材(备件、主材料)的需用计划。

(七)根据点检结果和维修的需要,编制设备修理费用予算计划。

(八)搜集设备状态情报,进行设备倾向管理,定量分析、掌握机件的劣化程度。

(九)参加事故分析处理,提出修复、预防意见。

(十)提供维修记录,进行有关故障、检修、费用等方面的绩效分析,提出改善设备的建议。

(十一)组织实施精密点检,参与点检技术的培训工作。

第五章检查和考核
第七条车间区域工程师每天要对所分管区域设备的岗位点检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绩效评价,提出奖励和处罚意见,实施考核。

第八条机动设备科区域工程师每周要对所分管区域各车间设备的岗位点检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绩效评价,提出奖励和处罚意见,实施考核。

第九条机动设备科每月要对各车间组织一次点检制实施情况检查和绩效评价,并提出奖励和处罚意见,纳入厂经济责任制考核。

第十条对点检及时,避免设备事故的职工,按照厂发现事故隐患,避免设备事故的规定予以表扬和奖励。

第十一条对因点检不到位,引发的设备事故,按照厂设备事故责任追究办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区域工程师、车间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机动设备科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至到厂领导的经济责任行政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十二条本制度由机动设备科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股份公司烧结厂设备包机点检明细表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