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460分水闸施工方案(20210110112135)

0+460分水闸施工方案(20210110112135)

0+460 分水闸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0+460 分水闸位于放水渠桩号0+460 处,为开敞式现浇钢筋砼结构,分水闸后分别接北屯灌区南干渠及北干渠,其中南干渠设计分水流量为5m3/s, 北干渠设计分水流量为 20m3,闸底板高程为。

/s569.67 m南干渠分水闸共 1孔,孔口尺寸 b× h=1.5 m×3.4 m, 闸室长 6 m。

北干渠分水闸共 2孔,单孔尺寸 b× h=3.0 m×3.4 m, 闸室长 6 m。

二,地质情况该放水闸地质情况 :0— 0.8m,粉土含砾 ,植物根系发育 ,含腐植质 ,湿,松散—稍密;1.0—1.5m,砂砾石 ,青灰色 ,湿 ,稍密—中密,最大粒径 4cm,一般粒径 2— 3cm;1.5—4.0m,细砂含砾 ,灰黄色 ,饱和 ,稍密—中稍。

三,施工操作工艺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土方开挖→消力池、闸室段施工→陡坡段施工→土方回填→进出口联结段施工→闸门及启闭机安装→闸房砌筑㈠施工放线由施工人员对放水闸进行施放轴线,并对基槽开挖进行施工放样, 6m 深度以内放坡 1:1.75,针对饱和流砂层处放坡 1:2.5(参照《工程地质手册》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中砂砾石边坡参考值),基槽四周排水按照设计基础宽度加0.4-0.6m 宽排水沟和 0.6m 宽的工作面,进行施放。

㈡土方开挖1、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挖甩,再用 220 推土机辅助推运或挖掘机辅助甩运 , 开挖深度大于 4m 时分层施工,每层厚度 2m 左右,从中间闸室段两侧依次开挖,施工道路在进出两侧分层设置,道路的宽度和坡度应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行。

开挖时如出现地下水,在开挖断面以外 1M 处设排水沟,排水沟逐层领先开挖,采用5.5KW 泥浆泵将集水排至基坑外侧,每天 24 小时不离人抽水,基坑开挖过线外侧设置临时挡水堤,防止地表水进入基坑,开挖边线 5m 外处设置警戒围栏, 5m 以内禁止堆放物品,开挖的废方指定位置堆放。

2、地基开挖完后,对地基根据地质情况进行基础护底处理,其中针对消能防冲段进行卵石处理,稳定基础的承载力。

㈢土方回填:回填土料利用挖方,不足部分调运指定料场土料,填筑过程用开挖土方填筑。

混凝土表面乳皮、粉尘及其上附着杂物必须清理干净,应在混凝土表面洒水湿润后,边涂泥浆、边铺土、边夯实,严禁泥浆干涸后铺土、压实。

土方每层回填厚度不超过30 ㎝,回填坡比不小于1:3。

㈣脚手架在闸门启闭台、柱砼施工时,在其周围搭设模板地同时,搭设钢管脚手架砼施工平台,作为施工道路,原则上施工平台,施工道路脚手架不与模板支撑相连,各自独成系统。

施工平台脚手架和施工道路脚手架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功用特性。

并随砼的高度上升而上升,满足砼施工时的运输入仓作用,达到其施工功用。

砼浇筑所需用的各种材料及砼入仓均通过脚手架人工倒运至仓内。

㈤模板⒈模板安装,按设计图纸测量放样,重要结构多设控制点,以利检查校正。

⒉模板支架的立柱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且用斜支撑固定,以确保稳定。

⒊模板与砼接触的面板,以及各块模板接触处,平整严密,以保证砼表面的平整度和砼的密实性。

建筑物分层施工时,逐层校正下层偏差。

⒋钢承重骨架的模板,按设计位置可靠地固定在承重骨架上,以防止在运输及浇注时失稳。

⒌模板表面光洁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以保证砼表面的质量。

⒍模板及支架上,不堆放超过设计荷载的材料及设备。

脚手架、人行道等不宜支撑在模板及支架上,必须支承时,模板结构考虑其荷载。

⒎砼浇注过程中,设置专人负责经常检查、调整模板的形状及位置。

对承重模板的支架,加强检查、维护。

模板如有变形走样,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校正后再继续浇筑砼。

㈥钢筋⒈钢筋按不同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避免混杂,立牌以资识别。

在运输、贮存过程中避免锈蚀和污染。

钢筋宜堆置在仓库(棚)内;露天堆置时,垫高并加遮盖。

⒉ 钢筋有出厂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使用前,作拉力、冷弯试验。

需要焊接的钢筋作好焊接工艺试验。

钢号不明的钢筋,经试验合格后使用,但不在承重结构的重要部位上应用。

⒊ 安装⑴钢筋的安装位置、间距、保护层及各部分钢筋的大小尺寸,均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

其偏差不超过下表的规定。

钢筋安装的允许偏差项次偏差名称允许偏差1钢筋长度方向的偏差± 1/2 净保护层厚同一排受力钢筋间距的局部偏差2① 柱及梁中± 0.5d② 板、墙中± 0.1 间距3同一排中分布钢筋间距的偏差± 0.1 间距4双排钢筋,其排间跑的局部偏差± 0.1 排距5梁与信中钢箍间距的偏差0.1 箍筋间距6保护层厚度的局部偏差± 1/4 净保护层厚⑵现场焊接或绑扎的钢筋网,其钢筋交叉的连接,按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

如设计文件未规定,且钢筋直径在 25mm 以下时,则除板和墙内靠近外围两行钢筋之相交点逐点扎牢外,其余按 50%的交叉点进行绑扎。

⑶ 钢筋的接头首先采用焊接,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相错。

⑷为了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必要厚度,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不低于设计强度的混凝土垫块。

垫块埋设铁丝并与钢筋扎紧。

垫块互相错开、分散布置。

在两排钢筋之间,用短钢筋支撑架立以保证位置准确。

⑸板内双向受力钢筋网,将钢筋全部交叉点扎牢。

柱与梁的钢筋,其主筋与箍筋的交叉点,在拐角处全部扎牢,其中间部分可每隔一个交叉点扎结一个。

⑹ 柱中箍筋的弯钩,设置在柱角处,且按垂直方向交错布置。

除特殊者外,所有箍筋与主钢筋垂直。

⑺ 安装后的钢筋,保证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

预制的绑扎和焊接钢筋网及钢筋骨架,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采取措施,避免变形、开焊及松脱。

⑻在钢筋架设完毕,未浇筑混凝土之前,保证按照设计图纸和本规范的标准进行详细检查,并作出检查记录。

检查合格的钢筋,如长期暴露,保证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按上述规定重新检查,合格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⑼ 在钢筋架设安装后,及时妥加保护,避免发生错动和变形。

⑽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安排值班人员经常检查钢筋架立位置,如发现变动及时矫正。

严禁为方便浇筑擅自移动或割除钢筋。

㈦混凝土工程⒈ 水泥⑴ 运至工地的水泥,有制造厂的品质试验报告;试验室进行复验,必要时进行化学分析。

注:每 200t 同品种、同标号的水泥为一取样单位。

可采用机械连续取样,亦可从 20 个不同部位水泥中等量取样,混合均匀后作为样品,其总数量20kg。

⑵水泥品质的检验,按现行的国家标准进行。

⑶水泥的运输、保管及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水泥的品种、标号不混杂。

②运输过程中防止水泥受潮。

③水泥仓库宜设置在高燥地点并有排水、通风措施。

④堆放袋装水泥时,设防潮层。

⑤袋装水泥到货后,标明品种、标号、厂家、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留出运输通道。

⑥先到的水泥先使用,袋装水泥储运时间超过三个月,使用时重新检验。

⑦避免水泥的散失浪费,注意环境保护。

⒉ 砂在料场采购,质地清洁,继配良好,检验合格后再使用。

⒊粗骨料在料场内采购,质地坚硬、无风化、清洁、针片状及超逊径、含泥量均符合国家先行标准,做到先检验,后使用。

⒋ 水:施工用水采用符合水库要求的库内水。

经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再使用。

⒌外加剂:按设计配合比,计量准确后加入,与水配成溶液后添加的外加剂,由施工人员配制,准确计量后加入,所用外加剂将其来源、品质证明文件、使用说明、实验报告、厂家生产许可证等资料及样品经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使用。

⒍ 砼制备、运输混凝土配合比:砼施工前,按照设计要求的标号,采取进场水泥和砂石骨料,到有水利水电工程资质的实验机构进行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满足设计抗渗、抗冻、强度要求。

⑴砼的拌制在拌和站统一集中拌制,用搅拌机拌砼前,积水先加水空转数分钟,到净积水再正式搅拌。

砼搅拌时要严格的控制水灰比和砼坍落度。

对于砼用料,尤其是砂、石分别过磅,力求准确。

必须严格掌握搅拌时间,严禁缩短搅拌时间。

⑵砼的运输砼自搅拌机卸出后,及时运往浇灌地点。

砼水平运输采用3m3砼运输车,砼在运输过程上保持其匀质性,做到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每层 40cm。

砼运到灌筑地点时应具有规定的坍落度。

垂直运输采用溜槽或搭脚手架入仓,人工运至仓内。

当温度较高或遇到风雨时运输工具进行遮盖。

⒎砼浇筑建筑物基面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的准备工作。

⑴浇筑混凝土前,详细检查有关准备工作:地基处理情况,混凝土浇筑的准备工作,模板、钢筋、预埋件及止水设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做好自检记录,工序交接记录和隐蔽验收记录,对输送和浇筑设备内部的以及模板、钢筋上的垃圾、泥土和钢筋上的锈污等杂质均清除干净。

保证基坑积水排除干净,运输道路平整通畅。

⑵ 混凝土的浇筑,按一定厚度、次序、方向,分层进行。

在底板、边墙等周边浇筑混凝土时,使混凝土均匀上升。

⑶混凝土的浇筑层厚度,根据拌和能力、运输距离、浇筑速度、气温及振捣器的性能等因素确定。

一般情况下,浇筑层的允许最大厚度,不超过下表规定的值。

⑷浇入仓内的混凝土随浇随平仓,不得堆积。

仓内若有粗骨料堆叠时,均匀地分布于砂浆较多处,但不用水泥砂浆覆盖,以免造成内部蜂窝。

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从低处开始浇筑,浇筑面保持水平。

混凝土浇筑层的允许最大厚度项次振捣器类别浇筑层的允许最大厚度1插入式软轴振捣器40-302表面振在无筋和单层钢筋结构中250mm 捣器在双层钢筋结构中120mm⑸ 不合格的混凝土严禁入仓;已入仓的不合格的混凝土及时组织人工清除。

⑹混凝土浇筑保持连续性,如因故中止且超过允许同歇时间,则按工作缝处理,若能重塑者,仍可继续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允许间歇时间( min )混凝土浇筑时的气温(℃)普通硅酸盐水泥20— 309012010— 201351805— 10195—⑺ 混凝土工作缝的处理,遵守下列规定:a)已浇好的混凝土,在强度尚未到达 25kg/cm2前,不进行上一层混凝土浇筑的准备工作。

b)混凝土表面用压力水、风砂枪或刷毛机等加工成毛面并清洗干净,排除积水,再按规定处理后,才浇筑新混凝土。

压力水冲毛时间由试验确定。

⑻浇筑混凝土时,经常清除粘附在模板、钢筋和埋设部件表面的砂浆。

⑼ 混凝土使用振捣器捣固。

每一位置的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并开始泛浆时为准。

⑽振捣器前后两次插入混凝土中的间距,不超过振捣器有效半径的 1.5 倍。

⑾ 振捣器宜垂直插入混凝土中,按顺序依次振捣,如略带倾斜方向则保持一致,以免漏振。

⑿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将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10cm 左右,以加强上下层混凝土的结合。

⒀振捣器距模板的垂直距离,不小于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2,并不触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⒁ 结构物设计顶面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则使其平整,其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