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资源运用
学科:平面设计版本:电子工业出版社课题:口红广告设计课型:理论课
课
程
设
计
方
案
送课单位:四川省渠县职业中专学校
执教者:杨宏
2014 年 10 月 27 日
渠县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资源运用
多媒体网络程设计方案
课题:口红广告设计版本:电子工业出版社学科:平面设计年级:中职2年级课型:理论课
单位(教学点):四川省渠县职业中专学校设计者:杨宏执教者:杨宏
授课时间:2014年10月26日
一、教材内容简析
精确绘图一直是学生操作的难点。
教材中案例因考虑难度,没有专门设计案例。
本案例选取现实中口红的制作,以选区的使用为例,深入讲解精确绘图,有意识引导学生去控制操作的作用范围,达到设计作品之目的。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学习本课程5.4.2节的时候,对精确绘图理解不透,操作不到位,导致学生在操作的时候几乎无人能完美完成。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特在书上案例基础上改编本案例。
三、学习目标与重难点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选区工具、路径工具、渐变工具、图层样式、滤镜工具
2、过程与方法:
讲授与现场演示,并结合学生动手操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达到学生动手操作的同时,养成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精确绘图
2、教学难点:
1、精确绘图,如何控制选区的作用范围。
2、整体架构的组建
四、教学设想和媒体环境构思
教
与
学
策
略
采用讲授法、模仿法与演示法结合的教学方法。
并采用替代式教学策略。
教一、教学引导:
1、前期实验:制作圆柱体、圆锥体。
2、现在来解决书上案例做不出来的问题。
与学方法
二、学习探索:
通过做圆柱体、圆锥体,引导学生,能否在这个基础之上设计一些实用而有趣的东西?比如口红。
从而探索学习口红的广告设计方法。
媒体
资源
作用
演示操作过程。
五、教学程序设计(环节与标题自行科学设定)
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资源)支撑课程理念
引导开课同学们上一节课通过
做圆柱体、圆锥体,能
否在这个基础之上设
计一些实用而有趣的
东西?比如口红。
好!仅是理论的复制,
无创新,无针对性。
基础知识教授并演示口红广告
设计过程。
笔记。
多媒体课件。
采用特定选区裁翦特殊
图层的方法。
探索、发现、交流通过固定选区的大小,
让学生明白精确绘图。
多媒体课件
六、学习评价反馈设计
1、评价形式与工具(√)
2、评价内容:
①课堂提问()①学生的观察能力:
②学生表现力(√)②学生的分析能力:启发学生动脑,明白精确绘图。
③学生建议()③学生的合作水平:
④学生自主测试(√)④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完成实验:口红广告制作。
⑤合作完成()⑤其他:
⑥其他()
七、板书设计(根据课堂自定) 八、教学流程图:
口红广告设计
一、新建一大小为600*800像素的文件,分辨率为300像素/英寸,背景色暂时设为
白色。
二、新建图层1,新建一100*400像素大小的矩形选框,用渐变色填充。
三、画一大小为500*300像素大小的要椭圆选框,并用其它选框工具把需要保留的
图层选中,反选,清除图层。
四、调整立体形状,注意适当调整角度有利于效果。
五、复制图层1,并命名为图层2,然后将图层1缩小,对齐2图层后,将图层2
用透视命令将上部分调整至与图层1接近。
六、画一大小为500*300像素大小的要椭圆选框,再画一大小为500*300像素大小
的要椭圆选框。
二者进行相减运算得到一倒扣月牙状的选区。
七、在图层2上复制一层,并命名为图层3。
八、将图层3复制并移动2个图层,垂直对齐所有图层。
得到如图所示效果。
九、新建图层,新建一100*400像素大小的矩形选框,用渐变色填充。
十、画一大小为500*300像素大小的要椭圆选框,并用其它选框工具把需要保留的
图层选中,反选,清除图层。
十一、调整位置,垂直对齐。
十二、下面制作底部。
1、新建图层5。
进入通道面板,新建通道,并在通道里输入文字口红品牌名称Dior
(字体,字号随机应变)
2、羽化4像素,高斯模糊80像素。
收缩4像素的选区,删除选中的部分。
3、取消选区,返回RGB状态,设置前景色为土黄色(209,148,39),填充图层5,
添加少量杂色(6%,平均分布),做成染色玻璃效果。
4、继续添加光照效果,将Alpha1通道的纹理照出来。
5、使用椭圆选框工具,属性用正常模式,选中文字,反选,将不需要部分清除。
6、将图层5拖到适当位置,适当缩小,做成管底部效果。
十三、画口红部分。
新建图层6,用画笔工具画出口红轮廓。
十四、将路径转成选区,填充红色,调整立体形状。
十五、将口红移到背景上一层。
适当调整口红大小。
对齐图层,隐藏背景层,盖印可见图层,建立快照图层7。
十六、移动图层7,继续编辑其它图层,得到另两支不同颜色的口红。
并用上一步的方法建立快照。
隐藏除成品口红与背景外其它任何图层。
调整口红位置。
十七、每支口红制作一副本,并调整位置,调整不透明度得到倒影,换背景。
十八、加修饰花边。
调整各元素的大小及色彩。
十九、加入文字。
一、引入新课
二、教师示范教学
三、学生操作
四、课堂总结
九、教学反思:
完全按照教材施教,学生未必会学会。
我们可以按照学情,设计一些特殊案例,从而达到让学生学懂教材内容的目的。
因材施教的“材”不仅仅是教材,应该还包括教学环境,包括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