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课1

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课1

3、作文结尾训练
4、倒叙训练
5、插叙训练
着重进行复合性题材训练。
所谓复合题材,即一篇作文中不止一种题材,而是几种题材复合在一起。
重点进行中心的新颖性和深刻性训练。
重点进行语言的生动性训练。
重点进行线索的运用、核心片段的写作、小标题的拟制、环境烘托的运用以及精巧构思的训练。
八年级
1、异时同质复合题材训练。如,老师辅导“我”与“我”辅导同学的复合;一天中早、中、晚相关活动的复合。
从国内同类研究来看,已有以下几种写作序列的研究:第一种是“语言文字知识技能训练系统”,第二种是“思维能力训练体系”,第三种是“思想修养培育系统”,第四种是“写作过程训练体系”,第五种是“写作能力训练体系”,第六种是“文体训练体系”等。这些研究有的不够全面,具有片面性;有的比较抽象,难以落到实处;有的没有触及写作的本质,指导意义不大。
2、学校生活题材训练。如,一节课、一次考试、一次辅导、一次值日、一次竞选、一次体育运动会比赛、一次艺术节活动、一次科技节活动、一次读书活动等。
3、家乡生活题材训练。如,一次志愿者服务活动、慰问老人活动,家乡的节日活动等。
4、他乡、异国生活题材训练。如,一次旅游活动、一次游学活动等。
这些题材涉及的事件、生活场景相对集中、单一。
提炼中心训练→恰当确立中心训练→中心新颖性训练→中心深刻性训练,构成作文中心训练序列。
重点进行语言的规范性训练。
重点进行作文结构完整、段落清
晰、开头、结尾、倒叙、插叙的训练。
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级
着重进行单一性题材训练。
重点进行提炼中心和恰当确立中
1、家庭生活题材训练。如,做回家作业、做一次家务劳动、孝敬老人、学种花种草等。
1、建立作文题材序列化训练体系。
2、建立作文中心序列化训练体系。
3、建立作文语言序列化训练体系。
4、建立作文技巧序列化训练体系。
三、课程内容
总体内容
具体内容
以作文写作题材序列化训练为主,结合作文中心、写作语言、写作技巧等方面的序列化训练,各序列的训练同步有机展开,提高作文训练的整体水平。
1.初中作文写作题材序列训练。
4.幽默风趣语言个性训练
5.富有哲理语言个性训练
6.温婉柔美语言个性训练
五、课程评价
(一)评价内容
(二)评价形式
1.教师评价。从四个作文训练序列设计的科学性方面评价,评价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合理性。
2.学生评价。从课程对作文写作的有效指导方面评价,主要评价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学生的实际能力与需求的契合度,以及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实际推动作用。
《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课程》设计方案
一、开发背景
写作能力是初中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初中作文教学的无序、低效状态并未改变。首先,现行教材没有系统的作文训练安排,教师根据经验各行其是。其次,教师的教学缺乏计划性,随意性很大,缺乏科学性。第三,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对写作题材的选择与处理、对作文中心的提炼以及写作语言和写作技巧等都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
心的训练。
1、从题目中提炼中心训练
2、从题材中提炼中心训练
3、中心与题材相匹配训练
1.用词准确训练
2.语意表达清晰
3.词序、句序搭配恰当训练训练
4.语意符合生活逻辑训练
5、语言的流畅性训练。
7、语段内容集中,语意层次清晰训练
8、语句之间的逻辑性训练
9、语句之间的语意关联训练
1、作文结构完整、段落清晰训练2、作文开头训练
本课程旨在建立科学、有效的初中作文训练序列,解决初中作文训练长期以来的无序、低效问题。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对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效率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切实改变作文教学现状。
二、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具体目标
建立科学、有效的初中作文写作序列化训练体系,提升作文写作训练的系统性、实效性,提高作文写作训练效率。
1.问卷评价
2.访谈评价
5、画龙点睛、升华主题训练
1.妙用动词、色彩词训练
2、巧用修辞手法训练
3、语言“陌生化”训练
4、句式变化训练
1、线索的运用训练
2、核心片段写作训练
3、小标题的拟制训练
4、环境烘托的运用训练
5、精巧构思的训练
九年级
九年级重点进行语言个性化训练。
1.清新自然语言个性训练
2.活泼热烈语言个性训练
3.简洁精练语言个性训练
2.初中作文写作中心序列训练。
3.初中作文写作语言序列训练。
4、初中作文写作技巧序列训练。
四、课程实施




作文题材序列化训练
作文中心序列化训练
作文语言序列化训练
作文技巧序列化训练
题材训练的序列化主要是由题材的单一性与复杂性来体现。可以按照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区生活→家乡生活→异地生活→域外生活这样的题材序列来安排训练。
2、异时异质复合题材训练。如,两个夜晚,两件发展趋向不同的事件的复合。
3、同时同质复合题材训练。如,同一节课,老师给“我”两次锻炼机会的复合。
4、同时异质复合题材训练。如,同一节课,“我”截然不同的表现的复合。
1、从不同的角度提炼中心训练
2、从多层次发掘中心训练
3、用逆向思维确立中心训练
4、“以小见大”挖掘中心训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