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硅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第0章绪论
硅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第0章绪论
27
• SSI (小型集成电路),晶体管数 10~100,门数<10 • MSI (中型集成电路),晶体管数 100~1,000,10<门数<100 • LSI (大规模集成电路),晶体管数 1,000~100,000,门数>100 • VLSVI L(超SI 大规模集成电路),晶体管数 100,000~ 1,000,000 • ULSI (特大规模集成电路) ,晶体管数>1,000,000 • GSI(极大规模集成电路) ,晶体管数>109 ,Grand Scale
张忠谋
25
戈登-摩尔提出摩尔定律
•英特尔公司的联合创始 人之一----戈登-摩尔 •早在1965年,摩尔就曾 对集成电路的未来作出预 测。 •“摩尔定律”: 集成电 路上能被集成的晶体管数 目,将会以每18个月翻一 番的速度稳定增长。
26
简短回顾:一项基于科学的伟大发明
➢Bardeen, Brattain, Shockley, First Ge-based bipolar transistor invented 1947, Bell Labs. Nobel prize ➢Kilby (TI) & Noyce (Fairchild), Invention of integrated circuits 1959, Nobel prize ➢Atalla, First Si-based MOSFET invented 1960, Bell Labs. ➢Planar technology, Jean Hoerni, 1960, Fairchild ➢First CMOS circuit invented 1963, Fairchild ➢“Moore’s law” coined 1965, Fairchild ➢Dennard, scaling rule presented 1974, IBM ➢First Si technology roadmap published 1994, USA
1
2
3
4
绪论
引言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发展状况 集成电路工艺特点与用途 本课程内容
5
1 引言
早在1830年,科学家已于实验室展开 对半导体的研究。
1874年,电报机、电话和无线电相继 发明等早期电子仪器亦造就了一项新兴 的工业──电子业的诞生。
6
基本器件的两个发展阶段
分立元件阶段(1905~1959)
20
(Fairchild Semi.)
Si IC
21
仙童(Fairchild)半导体公司
1959年7月,诺依斯提出:可以用蒸发沉 积金属的方法代替热焊接导线,这是解 决元件相互连接的最好途径。
1966年,基尔比和诺依斯同时被富兰克 林学会授予巴兰丁奖章,基尔比被誉为 “第一块集成电路的发明家”而诺依斯 被誉为“提出了适合于工业生产的集成 电路理论”的人。
1969年,法院最后的判决下达,也从法 律上实际承认了集成电路是一项同时的 发明。
22
J. Kilby-TI 2000诺贝尔物理奖
半导体Ge,Au线
R. Noyce-Fairchild 半导体Si,Al线
23
发展
60年代的出现了外延技术,如:n-Si/n+-Si, n-Si/p-Si。一般双极电路或晶体管制作在外 延层上。
不同产品的制作工艺不同,但可将制作工 艺分解为多个基本相同的小单元(工序 )——单项工艺。
不同产品的制作就是将单项工艺按需要顺 序排列组合来实现的——工艺集成。
8
微电子工业生产过程图
前工序:微电子产 品制造的特有工艺
后工序
9
npn-Si双极型晶体管芯片工艺流程 ----硅外延平面工艺举例
举例
15
1958-1960: 氧化 p-n结隔离 Al的蒸发 ……
平面工艺发明人:Jean Hoerni -- Fairchild
16
氧化
扩散 光刻
掩蔽
17
平面工艺基本光刻步骤
掩膜版 光刻胶
18
应用平面工艺可以实现多个器件的集成
19
Jack Kilby’s First Integrated Circuit
70年代的离子注入技术,实现了浅结掺杂。 IC的集成度提高得以实现。
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出现。(等离子技术 的应用,电子束光刻,分子束外延,等等)
24
张忠谋:台湾半导体教父
全球第一个集成 电路标准加工厂 (Foundry)是 1987年成立的台 湾积体电路公司, 它的创始人张忠 谋也被誉为“晶 体芯片加工之 父”。
be
n+
n
n+
c
10
2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发展历程
诞生:1947年12月在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发明了 半导体点接触式晶体管,采用的关键工艺技术 是合金法制作pn结。
In
Ge
N-Ge
加热、 降温
pn结
合金法pn结示意图
11
合金结晶体管
12
1st point contact transistor in 1947 -- by Bell Lab J. Bardeen W. Brattain
•1959年2月,德克萨斯 仪器公司(TI)工程 师J.kilby申请第一个集 成电路发明专利;
•利用台式法完成了用硅来 实现晶体管、二极管、电 阻和电容,并将其集成在 一起的创举。 •台式法----所有元件内部 和外部都是靠细细的金属 导线焊接相连。
Photo courtesy of Texas Instruments, Inc.
W. Shockley
1956年诺贝尔物理奖
点接触晶体管:基片是N型锗,发射极和 集电极是两根金属丝。这两根金属丝尖端 很细,靠得很近地压在基片上。金属丝间 的距离:~50μm
13
不足之处: 可靠性低、噪声大、放大率低等缺点
14
诞生
1958年在美国的德州仪器公司和仙 童公司各自研制出了集成电路,采 用的工艺方法是硅平面工艺。
真空电子管、半导体晶体管
集成电路阶段(1959~)
SSI、MSI、LSI、VLSI、ULSI
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到大规模 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电子产 品向着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稳定、智能 化的方向发展。
7
什么是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集成电路工艺,是指用半导体材料制作集 成电路产品的方法、原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