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防水施工方案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厦深铁路(广东段)XSGZQ-VIII标段范围内所有的混凝土桥涵防水层工程(包括:桥梁桥台道碴槽的防水、框架顶面和侧面的防水;涵洞被土掩埋部分表面的防水;各式涵洞、框架的接缝处的防水等)。
二、工程材料
(一)防水层材料
防水层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物理性能及检验方法如下: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规格及技术要求
高聚物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如下:
高聚物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二)保护层材料
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细骨料:中砂,粒径小于1mm,级配应符合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标准及检查方法》(JGGJ52-92)的规定。
粗骨料:粒径不大于10mm的碎石或卵石,其质量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GJG53-92)的要求。
聚丙烯维网:采用Fibermesh-19mm 聚丙烯纤维网,并符合美国ASTM 系列标准。
玻璃纤维:长度为12mm,直径为14μm,其直径应符合美国PCI,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产品的质量控制手册的要求。
减水剂:应采用高效减水剂。
水:无侵蚀性的洁净水。
三、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
(一)防水层的施工
防水层的施工及质量要求应按《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进行施工及检查,应注意以下几点:
1、高聚物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每平米用量不少于0.4kg。
2、采用机械烘烤设备热熔铺贴卷材,也可采用多台喷灯同时烘烤热熔铺贴卷材。
3、在基层涂刷高聚物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时应涂刷均匀,不漏底面,不堆积,当基层处理剂干燥不粘手时方可进行卷材铺贴。
4、卷材铺设:
(1)防水卷材纵横向搭接长度均不得小于80mm,纵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20mm。
在已涂刷基层处理剂并干燥的基层表面,留出搭接缝尺寸,将铺贴卷材的基准线弹好,以便按此线进行卷材铺贴施工。
(2)防水卷材铺设到挡碴墙根部,在挡碴墙根部处加铺卷材附加层,附加层延挡碴墙弯起高度5cm,水平向宽度15cm。
(3)保护层与挡碴墙及电缆槽竖墙接缝处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封边,封边宽度不小于8cm。
5、卷材铺贴应从一端开始,桥面横向由低向高顺序进行,点燃喷灯,烘烤卷材底面的沥青层及基层上的处理剂,烘烤要均匀,将卷材地面沥青层融化后,即可向前滚铺。
为确保卷材和基层的粘结,卷材热熔铺贴过程中,应边贴边滚压排气粘合。
6、卷材底面融化以沥青接近流淌、呈黑亮为度,不得过分加热或少穿卷材。
7、卷材搭接处的上层和下层卷材应完全热熔粘合,以保证搭接处黏贴牢固,搭接缝处应有自然溢出的熔融沥青。
8、卷材铺贴到梁体周边收口部位时,滚压后应有自然溢出的熔融沥青。
采用刮板抹平密封收口。
9、防水层铺设施工环境温度不宜低于20℃。
10、防水层铺贴完成后30分钟,即可浇注保护层。
11、制作防水层时不得因流溅或其他原因而污染梁体。
12、防水卷材应在桥面铺设至挡砟墙根部。
(二)保护层的施工
1、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保护层施工方法
(1)将石子、砂子、水泥倒入搅拌机中预混1分钟,然后加水,减水剂及纸袋包好的纤维网(连同纸袋一起加入),混合3-5分钟,均匀即可。
(2)将混和均匀的纤维网混凝土均匀铺在桥涵结构的防水层上,用平板振捣器捣实,直到无可见的空洞为止,然后用刀摸平。
纤维网的混凝土厚度应控制在30-37。
3mm。
(3)纤维网混凝土面层做好后,应采取必要的保水养护措施,避免快速失水,冬季施工应加入防冻剂。
2、玻璃纤维混凝土保护层施工方法
(1)将石子、砂子、水泥减水剂倒入搅拌机(应适用自落式搅拌机)中预混,然后加水,混合均匀。
(2)将玻璃纤维加入搅拌机中与混合好的砂浆混合约1分钟,至纤维均匀分散时停止搅拌纤维与混凝土的混合时间应尽量短,以避免对纤维造成伤害。
(3)将混合均匀的纤维混凝土均匀铺在桥涵结构的防水层上,用平板振捣器捣实,直到无可见的空洞为止,然后用刀摸平。
纤维网的混凝土厚度控制在30-37.7mm。
(4)纤维网混凝土面层做好后,应采取必要的保水养护措施,避免快速失水,冬季施工应加入防冻剂。
四、质量检查
(一)防水涂料准确、搅拌均匀、无漏刷现象。
(二)除可用肉眼观察检查的项目处,用衡器检查防水涂料的配比,用橡胶测厚仪检查涂层切片样品的厚度。
(三)混凝土保护层在拌制和浇注过程中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检查:
1、检查混凝土保护层组成材料的质量和用量,每一工作班不少于两次。
2、在拌制地点浇注地点用塌落度筒或倒置落度筒法检查混凝土的稠度。
(四)检查混凝土质量应做抗压强度试验,抗折强度(或抗拉强度)试验。
(五)评定试验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以及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
五、混凝土保护层技术要求
(一)外观无肉眼可见裂
(二)抗压强度 23.Mpa
(三)抗折强度 6.0 Mpa
(四)劈拉强度 4.5 Mpa
(五)抗渗标号 12
六、注意事项:
(一)防水涂料及高聚物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在运输和保存中,防止日晒雨淋,严禁接近火源。
(二)五级以上强风天气不宜进行防水体系施工。
(三)氯化聚乙烯宽幅双面复合防水卷材和聚氨酯防水涂料禁止使用黑色及W类织物内增强的防水卷材。
(四)氯化聚乙烯宽幅双面复合防水卷材,双面复合层材料应采用丙纶短纤针刺无纺布,其布双面各宜选用重100g/m2的布料,禁止使用再生料生产的无纺布及长丝无纺布。
(五)保护层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及施工养护应根据桥涵所处环境,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无渣轨道梁防护墙内侧保护层构造可根据无渣轨道结构要求进行调整。
七、验收标准
(一)生产厂家或施工单位应具备各种子原料的合格证书或试验数据.
(二)进行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试制时应进行抗压、抗折、抗拉强度试验及抗渗标号试验。
(三)材料、工艺、配合比有改变时,也应进行上述试验。
试验合格者方可进行批量生产,否则再估试件加倍试验,直到合格为止。
(四)施工记录应完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