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C 最大值的上限应小于最大变量值D 最大值的上限应大于最大变量值 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
A. 大量性B. 数量性C. 同质性D. 差异性E. 客观性 ACD 变量按其是否连续可分( )A.确定性变量B.随机性变量C.连续变量D.离散变量E.常数CD产生登记性误差的主要原因有A 计量误差B 计算误差C 记录误差D 抽样误差 ABC常用的相对指标有:A 动态相对指标B 结构相对指标C 强度相对指标D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ABCD抽样调查是A.非概率抽样调查B.非全面调查C.全面调查D.专门调查 BD定比尺度的特点是( )A 它有一个绝对固定的零点B 它没有一个绝对固定的零点C 它具有定类、定序、定距尺度的全部特性D 它所计量的结果不会出现“0”值E 它可以计算两个测度值之间的比值ACDE定性数据说明事物的品质特征,它可以用如下计量尺度表示:A 定类尺度B 定比尺度C 定序尺度D 定距尺度 AC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公式有( )A. B.C.D.E.BC甲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为1X ,标准差为1σ,乙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为2X ,标准差为2σ,如果( )。
A.2121,σσ>>X X ,则甲班身高均值的代表性低B.2121,σσ><X X ,则甲班身高均值的代表性低C.2121,σσ>=X X ,则甲班身高均值的代表性低D.2121,σσ<<X X ,则甲班身高均值的代表性低E.2121,σσ=<X X ,则甲班身高均值的代表性低BCE假设检验所依据的是A 大概率一定发生的原理。
B 小概率不可能性原理C 在观察中小概率发生了,则认为原假设是不合理的D 在观察中小概率没有出现,则认为原假设是合理的。
BCD今天的“统计”一词已被人们赋予多种含义,但概括起来统计的含义ABE是指( )。
A.统计工作B.统计数据C.统计机构D.统计法规E.统计学AD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B. 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时期的定基增长速度C. 平均增长速度减去100%等于平均发展速度D. 平均增长速度加上100%等于平均发展速度某商场天喜牌电脑销售单价报告期是基期的75%,这一指数是ACA.个体价格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C.动态指数D.计划完成指数ACD 统计方法包括( )。
A. 大量观察法B. 深入调查法C. 综合分析法D. 统计推断法E. 统计报告法ACD 普查是A一次性调查 B非全面调查C全面调查 D专门调查BCD 如果用p表示商品价格,用q表示商品的销售量。
则公式的意义( )A. 综合反映价格变动和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B.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C. 综合反映由于价格变动而使消费者增减的货币支出额D. 综合反映销售价格变动使商业企业增收或减收的绝对额E.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变动的绝对额下列分组属于数量标志分组的有ADA 按工资水平分组B 按性别分租C 按企业的所有制分组D 按年龄分组下列指标形成的时间数列,属于时期数列的是:BCA 在校学生人数B 商品销售额C 家用电脑总产量D 学生班级数BC 下列指标形成的时间数列,属于时期数列的是:A.生猪存栏头数B.商品销售额C.钢产量D.企业单位数ACD 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A.企业职工人数指数B.商品物价指数C.播种面积指数D.商品销售量指数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ADA 商品销售单价指数B 商品销售量指数C 商场职工人数指数D 职工平均工资指数CD 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A 平均工资指数B 播种面积指数C 职工人数指数D 亩产量指数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BDA 人口密度B 职工平均工资C 职工工资总额D 每公顷粮食产量下面各项属于定序数据的有( )。
A. 某班组职工一月份的计件工资收入B. 参加街头拦截问卷调查的受访者性别C. 按优良中差四级计分的学生期中测验成绩D. 按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对某一问卷的选择回答 CD相关系数r=0.9,这表明现象之间存在着( )A.高度相等关系B.低度相等关系C.低度负相等关系D.高度正相关关系E.低度正相关关系AD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总体标准差与允许误差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
A. 前者越低,后者越高B. 前者越高,后者越低 C. 前者越低,后者也越低D. 前者越高,后者也越高CD相关系数等于-0.85,表明现象之间A.存在高度的相关关系B.存在线性相关关系C.存在负相关关系D.存在曲线相关关系 ABC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有( )。
A. B. C.D.AD需要使用离散系数(标志变异系数)来反映不同总体的离散程度,其原因是:A 进行对比的两个数列的平均水平不同B 进行对比的两个数列计量单位不同C 进行对比的两个数列代表的所有制不同D 进行对比的两个数列代表的企业性质不同 AB一个动态数列的基本要素包括A.现象所属的时间B.现象所属的地点C.现象出现的次数D.反映现象的指标数值BC应注意当一组数据中出现0或负数时,将无法计算下列哪种平均数( )。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E.中位数BC影响抽样误差的主要因素有( )A.抽样数目的多少B.总体标志变异程度的大小C.不同的组织方式D.抽样周期的长短E.不同抽样方法ABCE在下列回归方程中,肯定是错误的有A Y=100-20X r=0.82B Y=25+5X r=1.01C Y=30+0.28X r=-0.61D Y=-4+16X r=0.6 ABC在下列回归方程中,肯定有错误的回答是A. Y=80+5X r=1.05B. Y=200-25X r=0.72C. Y=-20+15X r=0.43D. Y=23+33X r=-0.81 ABD在直线趋势方程bt a y t +=ˆ中A .a 值代表动态数列的最末水平B .a 值代表趋势直线的起点值C .b 值为趋势直线的斜率D .b 值为每增加一个单位时间,现象平均增加的值 BCD三、填空四、名词解释五、简答题什么是指数体系?试举例说明若干个因素指数的乘积等于总变动指数。
指数体系是指若干个指数由于经济上相互联系、数量上存在推算关系而组成的整体,其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为:若干个因素指数的乘积应等于总变动指数。
如: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销售价格指数总产值指数=产量指数×产品价格指数工资总额指数=员工人数指数×职工平均工资指数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有哪些区别?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有如下区别:(1)时期数列每个指标数值,反映现象一定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时点数列的指标数值只反映某一时点的总量;(2)时期数列各个指标数值相加有意义,时点数列各个指标数值相加无实际意义;(3)时期数列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时点数列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无直接、必然关系,(4)时期指标数值是对现象做连续登记取得,时点指标数值是对现象做一时的调查取得。
六、计算题从某高校2000名大学生中,按不重复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00名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大学生人均月生活费支出为480元,月生活费支出的标准差为60元,要求以90%的概率估计该校大学生月生活费支出的区间范围。
(t=1.64)解:已知N=2000,n=200,=480,s=60,当抽取的样本为大样本、置信概率为90%时,t值为1.64,求该校大学生人均月生活费支出的区间范围。
样本平均数的区间估计计算公式为:即:有90%的把握估计,该校大学生人均月生活费支出在473元至487元范围之内。
从某高校12000名大学生中,按不重复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96名学生进行手机购买偏好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大学生手机购买的平均单价为1200元,标准差为364元,已知学生手机购买价格的概率分布服从正态分布,现要求以90%的置信概率(Z值为1.64)计算并推断该校大学生购买手机的抽样误差、允许误差和购买手机价格的区间范围。
解:根据题意已知:平均数为1200元;标准差为364元,样本单位数为196,置信概率为90%时,Z 为1.64,由此可以计算出:抽样误差: 26196364===nx σσ允许误差:64.422664.1=⨯=⋅=∆x x z σ 区间范围: 64.421200±=∆±x x (1157.36~1242.64)因此,在90%概率保证程度下,该校大学生的手机购买平均价格在1157元至1243元的区间范围。
某地高校教育经费与高校学生人数连续6年统计资料如下:教育经费(万元)在校学生数(万人)316 343 373 393 418 45511 16 18 20 22 25要求:(1)建立回归直线方程,估计教育经费为500万元的在校学生数;(2)计算估计标准误差。
答:(1)在教育经费为500万元时,在校学生数为(万人)(2)(万人)某地农副产品收购站几种主要农副产品调价前后的收购资料如下表:调价前调价后收购单价(元/公斤)收购量(吨) 收购单价(元/公斤) 收购量(吨)粮食 1.8 8000 2.4 8500 生猪 6.4 500 8.4 600 禽蛋5405.650试计算:(1)三种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和收购量的个体指数。
(2)三种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综合指数*和收购量综合指数。
(3)由于收购价格提高,农民增加了多少收入。
列表计算结果如下:收购类别调价前调价后个体收购价格指数个体收购量指数 p 0q 1收购单价(元/公斤)p 0 收购量(吨) q 0 收购额(元)p 0q 0 收购单价(元/公斤)p 1 收购量(吨) q 1 收购额(元)p 1q 1 粮食 1.8 8000 14400 2.4 8500 20400 1.3333 1.0625 15300 生猪 6.4 500 3200 8.4 600 5040 1.3125 1.2 3840 禽蛋 5 40 200 5.6 50 280 1.12 1.25 250 合计-854017800-915025720--19390个体收购价格指数和个体收购量指数见上表 收购价格综合指数:收购量综合指数: 因收购价格提高农民增加收入:根据以上计算,该收购部门收购价格提高了32.65%,收购量增加了8.9%;由于收购价格提高,农民增加收入633万元。
某国有商店有下列资料:月份3 4 5 6 商品销售额(万元) 165.0 198.0 177.0 216.9 月末销售员人数(人)210240232250根据上表资料计算::(1)第二季度该店平均每月商品销售额; (2)第二季度平均售货员人数; (3)第二季度平均每售货员销售额。